中班音樂鈴鐺舞教案,中班語言小貓戴鈴鐺教案反思

admin時間:2024-01-12 13:43:0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蝙蝠與雷達教案小班

《蝙蝠和雷達》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與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于觀察與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大致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蝙蝠夜間飛行時不會碰到障礙物的原因。

3、明白蝙蝠和雷達在夜間探路的原理。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查找有關仿生學的資料

2、課文朗讀錄音、寫有生字詞語的小黑板、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了解。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指導寫“蝙蝠”兩字。

二、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課文朗讀,注意生字的讀音,標出自然段。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同桌輪流讀課文,互相評價,互相指導。

4、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三、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1、課文主要講什么?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同桌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

3、指名講,師生共同歸納。你現在知道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了吧?

四、學習前三個自然段

(一)默讀前三個自然段,找出過渡句

(二)出示過渡句,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設問)讀了這個句子,你心中產生了什么疑問?

過渡:要想揭開其中的奧秘,我們要先來學習第三自然段。

(三)重點學習第三自然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講段意

3、對于蝙蝠在夜間飛行,你會用什么詞語來形容它?為什么?

4、出示句子:蝙蝠是在夜里飛行的,還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1)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知道蝙蝠有能在夜間飛行而且不會有危險的本領。

(2)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里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

(3)說感受

(4)指導朗讀:蝙蝠的本領真讓人佩服,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來朗讀這一段話?(贊嘆、佩服)

五、結束語:我們人類是靠什么來判斷有沒有障礙物的?(眼睛)那蝙蝠能在漆黑的夜里飛行,它靠的是不是那雙像貓頭鷹一樣銳利的眼睛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學習。

中班語言小貓戴鈴鐺教案反思

1、幫助幼兒學會分享,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2、初步培養幼兒對故事中語句的理解能力。

3、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豐富詞匯:圓溜溜、亮晶晶。

4、能簡單復述故事。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鈴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小鈴鐺。

提問:這是什么?

教師:這是小花貓的小鈴鐺,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會怎樣對小花貓說呢?

小花貓會不會把自己的小鈴鐺借給別人呢?

二、展開。

1、教師操作紙杯手偶分段講述故事,使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講到“小花貓對小花狗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丟的”時

提問:誰想戴小花貓的小鈴鐺?小貓是怎樣做的?

——講到“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時

提問: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會怎樣做呢?為什么?小花貓會被誰救上來呢?

——講到結尾時,提問:是誰救了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樣做的?

2、出示掛圖,完整欣賞故事,學說故事對話。

提問:

(1)小花狗看到小鈴鐺后是怎樣對小花貓說的?“圓溜溜”是什么意思?

還有什么事圓溜溜的呢?小花貓把鈴鐺借給小花狗了嗎?

(2)小白兔為什么想戴小鈴鐺?“亮晶晶”是什么意思?還有什么東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貓愿意把鈴鐺借給小白兔嗎?為什么?

(3)小山羊喜歡小花貓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