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2 23:39:4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首先提出,我們都提倡節儉,不要亂扔東西,但是我們也不要亂撿東西,因為那樣是很危險的導入新課,然后老師用白板展示亂撿東西帶來的危害例如用白板戰士撿東西的時候,不小心把手扎破了還有遇到了臟的東西,把手弄臟了,或者是藥品等等這都是對人體有害的,所以不能隨意撿東西本節課利用白板給人以直觀,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了,不要隨便撿東西,要保護好自己
我班創設了一個植物角,重點能美化環境,同時還能讓幼兒知道怎樣種植的方法,和生長過程,更要讓小朋友知道年天要澆水哂太陽,植物長的更快。
不亂喊,小班教案,小班小朋友剛剛來到幼兒園,他們還不懂得上課的規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解,小朋友來到了幼兒園,就要聽老師統一說話,不能,你想說就說,還要說話的時候不能亂喊,老師讓小朋友們看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
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變得越來越乖了,也不亂喊亂叫了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含義,懂得不能玩大剪刀的原因。
2、初步學習沿物體的邊線剪紙。
活動準備:
1、圖片
2、故事
3、兒童剪刀人手一把,畫有裙子或汗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
2、讓幼兒說說畫面上的物體和講的事情。
3、幼兒討論:為什么小孩子不能玩大剪刀?
4、幼兒操作:學媽媽裁衣服。要求幼兒沿著衣服的線條剪,不用剪刀頭對著別人,注意用剪刀時的安全。
附:不玩大剪刀
媽媽用大剪刀剪花布,給點點做條背帶褲。
點點學著媽媽的樣子,用大剪刀剪報紙。“哎喲!”點點的小手被大剪刀咬了一口,流血了。媽媽給點點包扎好傷口,還對點點說:“不玩大剪刀,要用媽媽給你的安全小剪刀?!?/p>
點點用安全小剪刀剪彩色紙,剪了一朵漂亮的窗花
亂丟東西咳不好教案反思,小朋友在平時都有一個粗心大意的毛病,有時候東西不仔細就丟掉了,老師要教育小朋友在任何情況下,自己的東西要整理好,不要粗心大意隨便亂丟,從小就要養成仔細認真,不亂丟東西的好習慣,長大了才會認真的做好事情
小班安全活動不抓咬小朋友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具體如下:
一、活動目標
1、嘗試區分出不能食用的物品,知道在游戲、生活中許多物品是不能咬的。
2、對食品衛生安全有初步的認識。
3、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餅干每人一份;鉛筆、橡皮、衣服、玩具。
三、活動過程
1、利用實物導入活動。
(1)出示蘋果、餅干等小零食,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都認識它們吧,大家嘗嘗,它們是什么味道的?
(2)教師出示實物鉛筆、橡皮、衣服、玩具,師幼一起說說鉛筆、橡皮、等的作用,鼓勵幼兒大膽地說。
2、情報模擬。
教師手拿鉛筆,采用擬人化的口吻,告訴幼兒幾種物品的不安全因素:
(1)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我是鉛筆小弟弟,我喜歡看書,協助和畫畫的小朋友,但我求求你,千萬不要把我放在你的嘴里,我身上含有有害物質,會影響小朋友健康成長,你記住了嗎?
(2)我是漂亮的橡皮擦,身上五顏六色,嗅一嗅還有點香味,你喜歡我嗎?可我身上常常有毒性,你喜歡我但一定要記住不能把我放在嘴里哦。
3、活動討論。
(1)討論:鉛筆、橡皮衣服、玩具能放到嘴里咬嗎?為什么?
(2)小結:鉛筆、橡皮、玩具有相當一部分的材料是有毒性的,放在嘴里咬,容易把有毒、有害的物質吃到肚子里,不衛生,不安全。
4、請幼兒在教室里找出不能用來咬的東西,并說說為什么。如:各種玩具、積木、課本、布娃娃等。
小班教材瓶子不亂扔的教學目的是有多種目的和意義的,第一種目的是從幼兒的安全角度去設想的。瓶子亂扔容易使幼兒受傷。容易出意外的傷害事故。
第二種教學目的是教幼兒從小要養成一種良好的好習慣,把用了的瓶子不要到處亂扔,要放到老師指定的地方。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