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3 03:54:4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基因控制生物性狀的途徑1.基因通過控制的合成來控制.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2.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來直接影響性狀.
兩條途徑是:1、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直接控制性狀:合成的蛋白質直接能用,作為一個身體的部件直接構成人體,例如血紅蛋白,基因控制血紅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一系列性狀,例如血液紅色,血液帶氧…
2、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謝過程,以此來控制性狀:酶是催化劑,不能直接構成人體,注意,不直接構成人體,而是一種成分罷了,而是用來控制代謝過程,例如合成的唾液淀粉酶,控制唾液消化淀粉的過程,進而控制性狀,即唾液是否可以消化淀粉
兩種方式是:1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直接控制性狀
2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謝過程,以此來控制性狀
途經一就是DNA(轉錄過程)RNA(翻譯過程)蛋白質,合成的蛋白質直接能用,作為一個身體的部件直接構成人體,例如血紅蛋白,基因控制血紅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一系列性狀,例如血液紅色,血液帶氧……
途經二就是合成酶阿,DNA(轉錄過程)RNA(翻譯過程)蛋白質,這個但不致就是酶,酶是催化劑,不能直接構成人體,注意,不直接構成人體,而是一種成分罷了,而是用來控制代謝過程,例如合成的唾液淀粉酶,控制唾液消化淀粉的過程,進而控制性狀,即唾液是否可以消化淀粉……
簡單的說
途經一是直接生產身體部件
途徑二生產酶,控制代謝(例如你的呼吸之類的生命活動)
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1.基因是遺傳物質所在的單位,是細胞內的一個信息庫。從基因上可以編碼傳遞給后代的遺傳物質,從而決定生物的性狀。2.科學研究表明,基因是影響生物性狀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對于某些遺傳病來說,基因決定了疾病的發展和表現。細胞內的基因可以決定生物性狀的多種表現,如眼睛的顏色和大小、身高、皮膚顏色等。3.因此,可以明確地說,生物的性狀由基因控制。
?基因是生物體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人類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一般是46條。這46條染色體中,有44條是常染色體,雙雙成對,一共22對,它們和性別沒有關系。另外,還有兩條,叫做性染色體,它們決定人類性別的分化,性器官的發育,第二性征的產生。所有這些染色體,應用特殊的細胞技術,可以把它們一一區分開來,并根據國際上規定的標準,予以命名和編號,這叫做染色體組型分析。男女的常染色體,沒有什么不同,區別只在于性染色體,女性是一對X染色體,即XX;而男性是一條X染色體,一條Y染色體,即XY。
??人類染色體有時會有變異,常染色體的變異,會給人帶一些遺傳方面的疾病,性染色體,的變異,會給人的性別辨認帶來麻煩。
??人類的基因性別,多數是在受精的瞬間決定的。男子的精子與女性的卵,都是單倍體,即只有22條常染色體和一條性染色體。很容易理解,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因此卵中的性染色體總是X;而精子則不同,半數攜帶X,半數攜帶Y。受精過程中,只有一個精子能進入卵。如果是帶Y染色體的精子和卵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便是XY,因而生男;反之,則得女。社會上有些人,把生不出男孩歸罪于女方,是由于無知的緣故,因為生男生女的關鍵在于受精的精子帶X還是帶Y,精子是從男方那里來的,如果一定要講誰的責任的話(其實雙方都無過錯),那么,似乎應該由男方承擔。
??性染色體組型,決定的是基因性別。一般而言,基因型和表現型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基因性別和生理解剖學的性別應該是吻合的。染色體由許多基因組成,性染色體上有著控制生理性別的基因譜,能促發一系列的變化,導致性分化過程。已經確認,Y染色體分為長短2臂,它的短臂上存在著決定男性的基因,使胚胎的性腺始基分化成睪丸,如果是沒有Y染色體的XX時,分化成卵巢,但是如果只有一條X,即X單位,如XO,也不能分化成有功能的卵巢。
??然而,有時性別的基因型,卻和它的表現型并不一致。因為遺傳基因并不是決定性分化的唯一因素,產前及產后的許多因素都可以改變由基因決定的某些性狀。無論是基因男性還是基因女性,在胚胎的最初的6周,他們的內外生殖器完全相同。第6周,才開始出現原始的性腺,它具有雙向發展的能力,即可能發育成睪丸,也可能發育成卵巢。性器官分化的方向,與一種激素——睪丸酮的水平有關,如果水平適量,性器官向男性方向分化發育;假如水平低下,不論是何種基因性別,性器官均
01、哪位科學家首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
克里克首先預見了遺傳信息傳遞的一般規律,并命名為中心法則。
02、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內容是什么?
⑴、DNA自我復制:即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
⑵、轉錄:即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RNA。
⑶、翻譯:即遺傳信息可以從RNA流向蛋白質。
⑷、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流向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03、基因、蛋白質與性狀有什么關系?
⑴、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⑵、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⑶、性狀是基因上遺傳信息的表現形式。
⑷、基因是決定性狀的內在因素。
⑸、蛋白質是性狀的(表現)承擔者。
⑹、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效果受環境條件的影響。
04、人類的白化病是怎么回事?
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異常,導致酪氨酸酶缺乏,不能將酪氨酸催化成黑色素,表現為白化癥狀。
這是基因間接控制生物性狀的例子。
05、囊性纖維病是怎么回事?
該病為北美白人的常見病。
原因是編碼一個跨膜蛋白(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導致CFTR蛋白在第508位缺少了苯丙氨酸,
進而影響了CFTR蛋白的結構,使CFTR蛋白運輸氯離子的功能異常,造成患者支氣管中黏液增多,管腔手阻,
細菌在肺部大量繁殖,最終使肺功能嚴重受損。
06、鐮刀型貧血癥是怎么回事?
同樣是由于基因異常造成的。正常的基因編碼出的血紅蛋白組成的紅細胞是圓餅狀的,異?;蚓幋a的
血紅蛋白組成的紅細胞是鐮刀狀的,影響了紅細胞的正常功能。
07、什么是細胞質基因?
就是指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基因。
08、細胞質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有什么規律?
母系遺傳特點:因為細胞質基因只能由母方遺傳給后代。
不遵循孟德爾規律:因為細胞質基因的遺傳是隨機的,不具有規律性的數量特征。
09、注意理解P-75圖4-11尼倫伯格和馬太的蛋白質體外合成實驗。
可以是多個性狀,比如說控制代謝過程中某一個酶的基因失活,可能會給生物帶來一系列的疾病,性狀變現則由多重。
多基因控制一個性狀你可以把它類比到物理里看。就是將一個電源,一個燈泡,兩個開關用導線串連起來。燈泡就是表達的性狀,開關就是基因。單獨一個基因起作用就像是只閉合了一個開關,這時電燈不亮,也就是性狀不表達,只有兩個開關同時閉合,即多個基因同時起作用,電燈亮,性狀表達。
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控制生物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時,顯示顯性性狀;當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顯示顯性基因控制的顯性性狀;當控制生物性狀的一對基因都是隱性基因,顯示隱性性狀.通常用大寫字母表示顯性基因,小寫字母表示隱性基因.例如用D和d分別代表顯、隱性基因,則顯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是DD或Dd;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是dd.因此表現出隱性性狀的基因組成是dd.故答案為:顯性隱性顯性基因大寫字母隱性基因顯性基因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