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節約用電教案,幼兒園節約糧食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3 11:31:0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師們喜歡上網課么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大部分教師都不喜歡上網課。

學生的聽課效率低。

這疫情發生以來,學生上網課的時間也有兩個多月了。從我所教的班級來看,上網課的學生聽課的效率非常的低。新知識新內容大部分沒有掌握,前不久剛組織了一次線上考試,考試成績非常的差。這說明平時在上網課時,學生沒有認真去聽?;蛘呤钦J真聽了,但是有一些重點難點聽不懂。所以一考起試來就手足無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覺得大部分老師都不喜歡上網課。

線上批改作業比較麻煩。

學生上網課,那么學生的作業都是通過線上提交,比如我所在的班級,就是通過釘釘這個軟件,學生把作業提交到家校本,然后老師進行批改。相對于批改紙質作業來說,線上批改作業有一點麻煩。首先是有些作業畫面不清晰。導致老師們看不清楚,有的時候網絡比較差。形成卡頓導致改不了作業。還有就是有的學生作業上有錯誤的地方老師要把他圈出來進行標注,這一點操作也比較麻煩。所以說老師們一般都不怎么喜歡上網課。

結束語

以上是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神奇的再造紙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紙的演變過程,知道紙是如何做出來的。

2.通過造紙的制作過程,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發展創造力。

3.知道紙的原材料是樹木,激發幼兒保護環境、愛護森林的情感。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準備材料:

(一)教師材料:皺紋紙、電光紙、報紙、PPT

(二)幼兒材料:紙巾、透明杯、木棒、紗網、紗網架

身為老師,你如何寫教案怎么要求學生做筆記

身為老師,如何寫教案,怎樣要求學生做筆記,是每一位老師第一個必須重視的問答。如何寫教案呢?

教案分兩種,詳案和簡案。

詳細教案,基本包括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及步驟:每節課都是如此。教學目的和方法,新課導語,引入新課,背景介紹,范讀(朗讀)課文,字詞教學,分段、概括段意,板書設計等等。

①先寫導語,引入新課,導語不要長,盡量簡練精辟,目的是吸引、集中學生對新課文的注意力。

③范讀(朗讀)課文,是老師自己主要教學魅力的展示。寫教案時應標示出:針對課文的題材特點,選用相應的朗讀風格。哪一段適宜高昂,哪一段宜于低訴,抑揚頓挫,語語心發,聲聲帶情。優美誦讀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④課文里的生字詞,板書出來,正音辨義,組詞釋義。如學文言文,必須將本文出現的主要實詞、虛詞板書出來。文言虛實詞分列,釋義,再將義項理清,再舉例子以示證明。本課出現的文言句式,講清講明,再以其它文言課文里相似句式,歸類排隊,以反復加深才能牢記。

⑤教案強調,課文段意要求學生自讀自習總結概括,老師不可明示。

⑥寫教案要認真、仔細,書寫優美。板書更是如此,給學生作好榜樣。

簡單教案:

可根據課文難易度,教材生熟度,可選簡單教案,把握整體,教材熟稔,以1.2、3、4為序,提綱契領式標示、掌握知識點、重點和難點,圍繞三點展開教學,適當拓展,總結主題即可,但是,課文三點不可疏忽、漠視,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簡單的是過程,要求的是內質。

回答不好,請予批評。

幼兒中班現代造紙教案及反思

中班科學教案節約用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紙的來歷,萌發節約用紙的意識。

2、初步了解節約用紙的方法,做環保小衛士。

活動準備:

ppt課件、作畫用的紙和筆、幼兒每人一個自己平常用的本子、收集幼兒一天扔掉的廢紙、

活動過程:

一、了解紙的來歷

師:這是什么地方?樹有什么作用呢?(引出造紙)

幼兒觀看“造紙”視頻短片。

小結:原來我們用的紙也是用樹造出來的。

設疑:這幾天,大樹爺爺傷心得直落淚,這是為什么呢?

二、了解浪費紙張的行為,萌發節約用紙的意識。

1、觀看“浪費紙”的視頻,提問:視頻中的這兩個人是怎么用紙的?看了他們的行為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談話:你還見過哪些浪費紙的行為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3、幼兒自我檢查:檢查一下自己平常用的本子,看看有沒有被浪費掉的地方。

(教師出示幼兒一天扔掉的廢紙)看來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有浪費紙的行為???,這是咱們班小朋友一天扔掉的紙,一天就扔這么多,那一年下來得扔多少啊!這么多紙得砍多少大樹啊!浪費紙就是在砍樹。

4、大樹爺爺就是因為看見有些人浪費紙,害得它身邊的親人白白付出

生命,所以傷心得哭起來。咱們想辦法幫幫大樹爺爺吧。

三、初步了解節約用紙的方法

1、分組討論,再選一個代表畫下來,教師展示、評價幼兒想到的辦法。

2、判斷對錯:哪些是節約用紙的做法。

四、總結,提出希望。

大樹爺爺終于笑了,它還有話對小朋友說呢:小朋友們,節約用紙就是在保護森林,希望你們說到做到,從節約用紙開始做保護環境的小衛士吧!

篇二: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造紙》

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造紙》

一、活動名稱:造紙

二、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了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祖國的燦爛文化感到驕傲。

(二)技能目標:1、通過造紙的制作過程,鍛煉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發展創造力。

三、探索要點:引導幼兒了解造紙的過程

探索路徑:引導幼兒了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簡單了解造紙的原料,以及造紙術是誰發明的。

四、準備材料:

(一)教師材料:皺紋紙、電光紙、報紙

(二)幼兒材料:紙巾、透明杯、木棒、紗網、紗網架

五、本節難點:使用攪拌棒把餐巾紙攪拌成紙漿,要慢慢攪拌,餐巾紙攪拌的越碎越好。

六、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小朋友們好,有趣的萊博瑞實驗課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上課前,老師先讓大家看一件東西,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它有什么作用呢?(紙張,可以用來寫字,印書)

2、教師提問:

(1)那么,在遙遠的古代,還沒有紙張的時候嗎,人們是怎樣記錄每天發生的事情的呢?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一根繩子,上面打了很多繩結,用來記錄數量)

(2)你們認識這些是什么嗎?后來人們又把文字刻在了石頭和動物的骨骼上,稱為石文和甲骨文。

(3)但是把字刻在石頭和動物的骨骼上太費力氣了,于是人們又想出了更好的辦法,把字體刻在了竹簡和木簡上。注:竹簡和木簡就是把柱子或者木頭削成相等大小的條形,中間用線連接好??墒?,竹簡和木簡太重了,每次搬運起來很費勁,于是,有一個又想出了更好的辦法。

(4)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原來啊,他的名字叫做蔡倫,生活在離我們很遙遠的東漢時期。蔡倫經過長期的實驗,發明出了一種更好地制造紙張的方法啊,看,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紙。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被稱為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發明。

(5)看,這位老奶奶正在造紙呢,首先把竹子、稻草等物品剁成碎屑,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紙漿,再用紗網在含有紙漿的水中過濾,最后晾干,紙就制作好了。

(6)因為制作紙張的主要原料是樹木,一顆大約5-6歲的大樹,可以制作大概750張左右的紙,所以,大家要節約用紙,減少對樹木的砍伐。所以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愛護我們的環境,愛護森林哦!

3、那么你們知道造紙術是由誰發明的嗎?(蔡倫)同時引導幼兒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1)首先請幼兒探索各種材料的名稱和特征(即材料的名字、形狀、材質等,并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見到)

(2)探索材料之間的關系和作用:紗網和紗網架之間有什么關系?紙巾在實驗中有什么作用?水杯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在實驗中呢?木條的作用是什么?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制作造紙過程:將紗網套在紗網架上,把紙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濕,用小木棒將紙巾攪碎,使其變成紙漿,把攪好的紙漿倒入水盆內,水盆里裝少量的水,用做好的紗網架從盆壁慢慢下滑,把紙漿撈上來。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曬干。

(三)互動課堂

1、彩頁上:下面的幾種材料哪些能造紙呢?(紙、木頭、大紙箱)

2、PPT上:下列物品哪個不是四大發明?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紙是由含有纖維素的原材料(如:木頭、稻草、亞麻、麻、棉花等)制成。纖維素是一種植物性碳水化合作,由大量互連接著的的分子構成。在生產紙張的過程中,人們行用像碎木塊這樣的.黏稠混合物煮成紙漿。然后把一層層薄紙漿鋪在濾網上,滴干,最后,將干雞東漿壓成一張張的紙。

2、提問:彩頁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1)誰發明的造紙術?(蔡倫)

(2)紙里面含有什么呢?(纖維)

(3)紙都有哪些種類呢?(打印紙、紙巾、包裝紙等)

3、作品展評:明天我們比一比誰制作的紙可以用?

(五)總結延伸:回家后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用哪些物品來造紙?試一試!

(六)成品裝進袋子帶回家。

小班科學會魔法的吸管教案

小班科學領域教案

《會魔法的吸管》

活動目標:

1、以吸管和紙杯為主要材料,鼓勵幼兒大膽地設計、合理地組合成某一物體形象,激發幼兒創造思維;

2、嘗試用不同的剪吸管的方法來突出物體形象性,享受成功的快樂;

3、充分體驗變廢為寶的美工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吸管、蛋糕盤、卡紙、剪刀、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討論引出課題,發揮幼兒的想象

1、(出示吸管和蛋糕盤)“你可以用著兩樣材料變出一個有趣的形象嗎?”

2、引導幼兒討論、想象,教師可與個別幼兒交流稍作提示;

?

3、幼兒回答并可以借助黑板畫幫助自己說明創想。

(二)欣賞范例,進一步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學習制作方法

1、向幼兒講解用剪刀剪吸管的不同剪法,對齊剪、剪小角等;

2、粘貼時合理(如對稱)節約使用材料;

(三)幼兒制作、教師巡視

1、嘗試用管子、紙盤合理組合表現物體,掌握剪法;

2、教師觀擦幼兒操作狀況,根據需要適當引導、幫助;

(四)作品成品展示,享受成功的快樂將作品集與一起,大家圍坐聽同伴介紹,感受變廢為寶的快樂。

幼兒園節約糧食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愛惜糧食。

4.愛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5.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的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愿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面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后一句話:“面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3)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愛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課文第三小節錄音

你聽到糧食是怎么說的呢?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愛惜糧食)

(3)最后,糧食還有幾句話想讓同學們牢牢記住。(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仔細聽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出示一粒米與糧倉圖,同時播放第四小節錄音)

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呢?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聽了一粒米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議一議”欄目下載

1.(投影出示兩位小朋友在莊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這兩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給他倆提提意見。(我們要愛護莊稼,不踐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時,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這位小弟弟做得對嗎?你能給小弟弟講講該怎么做嗎?

3.(投影出示兩位小學生在莊稼地里立起寫有“請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學生正從莊稼地里并排走過的畫面)這些同學中,哪些同學該受表揚?哪些同學該受批評?談談你的看法。

五、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愛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4.總結全課: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5.齊讀兒歌。(見板書)

板書設計

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

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世界水日》

活動目標

1、認識國家節水標志,了解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2、讓幼兒認識到缺水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的不方便,知道節約用水是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幼兒學習一些節約用水的方法,在生活中努力做到節約用水,向身邊的人宣傳節約用水,督促自己的家長節約用水。

4、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浪費水的行為是不對的并能節約用水。教學難點:自覺做到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及我國西南大旱的視頻材料)

2、節水標志。(教師自己設計的半成品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教師用PPT出示大樹因為缺水干枯而哭泣的圖片。并設問:“大樹為什么哭了?”

2、引入水娃娃,多媒體出示活潑可愛的水娃娃形象。

二、基本環節

(一)讓幼兒認識水的重要性。

1、教師以水娃娃的口吻設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用到我?”

2、教師補充介紹除了我們生活中需要水,動物,莊稼,工廠生產都離不開水,并用多媒體展示相關圖片。

3、播放我國西南地區大旱視頻材料,使幼兒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加深幼兒對水的重要性的認識。

(二)幼兒學習節約用水的方法。

1、幼兒說說自己,家人是怎樣節約用水的。

2、教師多媒體介紹一些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三)行為指引

讓幼兒說說身邊的小朋友是怎樣節約用水的,那些小朋友沒有節約用水,應該怎樣做。

(四)教師介紹國家節水標志及世界水日。

三、結束環節

1、教師小結。告訴幼兒做一個“節水小衛士”,自己主動節約用水并向身邊的朋友家長宣傳節約用水的知識。

2、教師出示大樹喝飽了水笑了的圖片,同時展示水給我們的生活生產帶來方便的圖片。

四、拓展環節

教師同幼兒一起制作節水標志并張貼在幼兒園合適的位置。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