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3 13:53:0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猴下山》是部編版一年級小學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見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無所獲。
當然是兩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了?!缎『镒酉律健愤@篇課文就是告訴學生做事要專心致志、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不然的話就會顧此失彼、一事無成。同時,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從眾,看見別人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要目標明確地朝著一個方向努力。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講述小猴子下山,路過玉米地掰了一個;來到桃樹下,看到桃子,扔了玉米就去摘桃子;走到瓜地,看到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撿;后來看到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最后空手而歸,什么也沒有。
這個故事主題思想是教育我們做事要有明確的目的,始終如一;如果三心二意,將一事無成。
做任何事,都要堅持,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貪圖一時所獲,半途而廢,否則結果只能是空手而歸。
拓展資料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著走著,看見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
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級語文下冊部編教材第七單元課文第十八課。
《小猴子下山》是篇童話。課文講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來,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來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見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免子,最后,兔子跑進樹林不見了,小猴子一無所獲。在課文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從小猴子的行為中得到啟示:做事情明確目標,始終如一。
1、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讀為主線學習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同時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2、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4、學會看圖根據句式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1、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同時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表示動作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1、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專一,有始有終。
2、學會看圖根據句式復述故事
這個故事里的小猴子不僅貪婪而且做事情沒有毅力,不能堅持,容易半途而廢。故事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專心致志,不能半途而廢。
《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課文。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