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3 15:50:4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速算方法
將三位數乘一位數分成三個乘法分別計算出乘積,再將乘積相加。
例:326×8
解:326×8
=300×8+20×8+6×8
=2400+160+48
=2560+48
=2608.
分析整數乘法計算法則:先用一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另一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用因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尾就對齊哪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數加起來,據此解答.
解答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乘起.
故答案為:對齊,個.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注意從被乘數的個位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兩位數乘一位數,先用一位數去乘兩位數的個數,再乘兩位數的十位,要是個位數滿十就向十位進一,然后得到的結果就是所求的數。
設兩位數為80,一位數為7,三位數為100;80×7=560,100×7=700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可以很好的詮釋導入課在教師資格考試或者是在以后的教學中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導入課可以很好的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提升教師的講課效果,保證整堂課教學的成功。所謂導入包含“引導”和“進入”兩重含義,在課堂導入中,“引導”是教師的行為,“進入”則是學生的行為。學生能否在上課初始階段便很快進入角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效果。導入課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教學行為。
導入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導入這一教學環節時,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學習新知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導人技能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課堂導入課本身沒有固定格式,需要依據課堂和教學對象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法,但要注意導人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變化、多樣化,讓學生常有新鮮感,導人必須為課堂的主題部分服務,不可喧賓奪主。通常將導入歸納給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導入法
這也是我們通常運用較多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將新課學習內容直接導入。比如我們可以在上課開始的時候向學生指出:“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學好這一課,可以為我們以后的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導入不僅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更增強了學習這堂課的責任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溫故導入法
溫故導人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它由已知導向未知,過渡流暢自然,適用于導入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兩位數的乘法之前,可以先帶領學生對兩位數的定義和性質進行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可以很好的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在熟悉以前知識的基礎上,自信心會有提升,也有利于接受新的課程。
3、經驗導入法
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回憶。自然的導入新課,鼓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講解物理課中的“做功改變物體內能”課程前,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
老師:冬天,同學們的手被凍得發疼,這時候就會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
學生:手發熱,暖和。
老師:為什么搓搓手會暖和?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做功和物體內能變化的關系。
4、實驗導入法
實驗導入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在正式開始學習某些章節時,可由老師演示一系列實驗。設計演示實驗可從已知實驗人手,向本章涉及的未知實驗過渡,盡量挖掘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實驗。通過大量的聲、光、電、味等使學生在學習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獲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時提出若干思考題,在一系列的是什么、為什么的啟發下,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索問題。這樣在某些章節學習開始時,巧布疑陣、設置懸念,就會使學習明確目的、增強動機。
5、歌曲導入法
在課堂開頭讓學生欣賞英文歌曲或童謠,頗受學生喜愛。它既能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又能使學生在歌詞中發現該課教學重點所在,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在教“Birthday”一詞時,先讓學生聽聽“Happybirthdaytoyou”這首英文歌曲,自然而然進入了角色,同時學生也會對這個詞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6、事例導入法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事例來導入新課,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也可介紹新穎、醒目的事例,為學生創設引人人勝、新奇不解的學習情境。
7、問題導入法
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導入是指教師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頓生疑慮,引起學生的回憶、聯想、思考,從而產生學習和探究欲望的一種導入方法。問題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教師提問,也可以由學生提問;可以單刀直人,直接提出問題,也可以從側面提問設置懸疑;可以由直接問句形式來呈現,也可以由“謎語”等形式來呈現。
8、練習導入法
練習導人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練習題,讓學生解答,通過練習找出問題,進入新課。比如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時,可以采用練習導入的方法。
教師:“大家先完成黑板上的幾個題目,同學們要用豎式來計算?!?/p>
(1)、56÷7=?
(2)、72÷9=?
(3)、48÷8=?
(4)、21÷3=?
(5)、14÷3=?
學生們開始做,一段時間后,教師問同學們結果,大家一起回答,可是第(5)題大家都有問題,說不會做。此時,教師導出新課:“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本毩晫脒x擇的習題要有一定難度,并與新課內容緊密相關,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以上八種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用到的方法,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及自己的特長,靈活機動地設計不同的導人方法,做到以情人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切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題的要求是速算技巧?首先把三位數分解成百位數十位數和個位數的和絲后用一位數分別與百位數十位數和個位數相乘,例如345×5=(300+40+5)×5=1500+200+25=1725。
345×5=23×3=23×75=23(100一25)=2300一23(20+5)=2300一460一115=2300一400一60一100一15=1900一100一60一15=1800一75=1725。以上就是本題解題方法和答案1725,覺得有用的請點贊吧。
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
教材分析: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學生分析:東新一小學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師資力量雄厚,現代化教學設備正趨于完善,學生生源較好。所執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40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磁力板、圖片、膠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幫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們愿意嗎?(出示掛圖)
(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愛新小學”的師生,下個月要來我們這里參觀,我們給小伙伴們準備了一些禮物。磁力板顯示圖片:筆記本4元、鉛筆盒21元、書包56元、字典42元、故事書13元。教師說明:每個同學只能選購一種東西,想一想你要送哪件禮物?要送多少個?需要多少錢?(小組活動)
(意圖:注意數學與生活聯系,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內容,使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能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3.情景模擬(練一練3題)
桌子上擺放兩種膠卷,教師和一名同學買膠卷,師故意引發矛盾,在買的過程中出現爭議,誰買的膠卷合算,誰買的膠卷拍的照片多的問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教學反思:教學《需要多少錢》一課,我結合教材創設了“買泳圈”的情境,鼓勵學生看圖提出問題,再嘗試列式解決問題,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交流的過程,使學生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課程改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在今后的教學中,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學習,盡可能多給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