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4:44: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食材清單
糯米
適量
干黃花(黃色)
適量
紫莧菜(梅紅色)
適量
糯米原色(白色)
適量
紅藍草(紅色)
適量
黑豆汁(黑色)
適量
收起
烹飪步驟共13步
1
準備所有材料。
2
將黃花洗凈放入已盛有清水的砂鍋內煮開提取黃色染汁。
3
將黃色染汁瀝渣倒出備用。
4
將紅藍草(紫色)洗凈放入已盛有清水的砂鍋內煮開提取紫色染汁。
5
將紫色染汁瀝渣倒出備用。
6
將紅藍草(紅色)洗凈放入已盛有清水的砂鍋內煮開提取紅色染汁。
7
將紅色染汁瀝渣倒出備用。
8
將洗凈的糯米分別倒在各染汁碗內,白色為糯米原色放入清水內泡,放冰箱內隔夜泡一晚。[分別泡了紫色(紅藍草)、黃色(干黃花)、紅色(紅藍草)、黑色(黑豆汁)、梅紅色(紫莧菜汁)、白色(糯米原色)]
9
將糯米里的各染汁水倒出瀝干水份待用。
10
依次將染好色的糯米放入已鋪有蒸沙布的竹匾內。(竹匾也是在老家順手帶回來的,雖然很老很舊了,但卻是很喜歡,以前的老人都會手編的竹編,但現在少見到了。)
11
起鍋放入適量清水,將裝有糯米的竹匾架在蒸架上。
12
加蓋蒸煮至糯米軟糯即可。
13
成品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1份分別用多種水彩顏色著色的洗潔凈,每人一根吸管。
2、范畫:泡泡畫1張。
3、每人1張作畫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捉泡泡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范畫)師:瞧!這畫上有各種顏色的圓圈圈,多漂亮呀!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么話出來的嗎?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師演示泡泡畫的過程。
1、這里有五種顏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們是紅色、黃色、綠色、蘭色和紫色。還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顏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麗的泡泡畫。
2、教師演示泡泡畫
(1)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舔一下。
(2)對著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一個彩色的泡泡。
(3)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要經常變換顏色吹出不同顏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在請小朋友來吹泡泡作畫,要求把畫紙上都畫滿泡泡。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畫作業。鼓勵幼兒把空白畫紙都畫滿。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作品展示,外出繼續玩捉泡泡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狐貍和葡萄》
教師:屈老師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一株紫丁香
《一株紫丁香》為一首詩,出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上冊(舊版)和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讀本。
中文名
一株紫丁香
一首詩
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級讀本。
另一個版本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讀本。
類型
詩歌
原文
踮起腳尖兒,
走進安靜的小院,
我們把一株紫丁香,
栽在老師窗前。
老師,老師,
就讓它綠色的枝葉,
伸進您的窗口,
夜夜和您做伴。
老師——
綠葉在風里沙沙,
那是我們給您唱歌,
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老師——
滿樹盛開的花兒,
那是我們的笑臉,
感謝您時時把我們掛牽。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老師,休息吧,
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
那夢啊,準是又香又甜。
課本教案
教材簡說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伙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株,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讀著這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我們會覺得心里很甜很甜。這樣的詩情畫意,在滋潤著我們的心。這熾熱的童心,將激勵著我們把這綠葉和花香的情意,化成無盡的關愛送給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這株紫丁香,不僅是孩子們送給老師的一份珍貴的禮物,更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
《窗外一株紫丁香》,作者:滕毓旭,選入蘇教版二年級上和人教版二年級上課本。
每次讀到這道詩,腦子里總會涌出周華健的一句廣告詞:“暖暖的,很貼心!”這就是這首小詩的整體氛圍。
至于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假設我是作者,我一定對老師充滿愛戴和敬重。能夠感受到老師的艱辛和不容易。這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學生,三觀正、是非明,感情豐富細膩。
老師也是一位值得寫詩托情的好老師,對孩子們盡心盡職、嘔心瀝血,視學生為己出。
韓愈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不尊師重道,何以解惑?不解惑,人類的心靈只是一片沙漠!
師生情,暖暖的,很貼心!
活動目標:
1、了解葡萄的特點,體驗秋天葡萄園豐收的喜悅。
2、學習用橡皮泥揉、團、捏、粘方法進行排列制作成熟的葡萄,體驗制作的樂趣和美感。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水果(葡萄)
2、范例1幅,布置在區域活動區。
3、托盤1個,橡皮泥1盒,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季)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許多水果都成熟了,有蘋果、香蕉、鴨梨、山楂、桔子、蜜桃等好多水果,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到美麗的葡萄園去看看吧。(出示ppt課件),提問:
1、好多的葡萄架啊,葡萄架上結滿了什么?(葡萄架上結滿了許多葡萄。)
2、誰來說一說,葡萄是什么顏色的?(葡萄有許多種,有綠色的、有紫色的、有黑色的。)
3、老師特別想吃,誰能告訴我,葡萄是什么味道的`?(葡萄有酸的、有甜的。)
4、葡萄粒是什么形狀的?(葡萄粒有圓圓的、有橢圓形的。)
二、出示實物葡萄
請小朋友品嘗葡萄,說一說葡萄的顏色、味道、形狀。
小結:葡萄有許多種,有紫色的、有綠色的、還有黑色的,一串葡萄它的上面寬下面窄,上面密下面稀,像個倒放的三角形。
三、幼兒動手制作一串葡萄
幼兒自取一個托盤,先將橡皮泥掰成許多小塊,再將小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團成一個小圓球,如此反復,把所有的小塊橡皮泥變成小圓球。然后把小圓球放在托盤上排列成一串葡萄。最后再用橡皮泥捏出葡萄的藤葉。要求幼兒注意講究衛生,不要把橡皮泥擺的很亂。
重點指導幼兒“團緊橡皮泥,讓葡萄粒緊挨在一起?!钡闹谱饕I。
四、將作品平放于區域活動區
大家一起分享制作經驗,欣賞“橡皮泥葡萄”帶來的美感。
五、整理活動后的材料,工具,放回原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