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05:16:4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結合語文課文欣賞詩歌,在朗誦中感受春天到了萬物復蘇的美。
2、進一步感知春天到來的特征,理解詩歌的句式,嘗試仿編詩歌。
3、在與同伴共同探索仿編,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歌的句式,嘗試仿編詩歌,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教學準備
學生:結合品社學科活動尋找春天的美
教師:媒體、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說一說身邊的春天
1、現在是什么季節?
2、春天來了,你看到了哪些變化呢?
教師總結: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春天來了,小鳥歸來了。 春天萬物復蘇,
教學目標:
認識與了解動物的基本特征。
用橡皮泥抓住動物的特征做自己喜歡的動物,進一步掌握做泥塑過程中捏、粘、卷、揉、搓、揉等技能,培養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激發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與團結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用橡皮泥做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學難點:
動物的特征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體驗1、幾位頭戴動物頭飾的學生出來進行角色表演。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好朋友,看!是誰呀,它們有什么特征?
2、教師播放課件,學生觀看有關動物的影片。
教師板書課題:
動物
二、師生互動,深入體驗師:你們看了這些動物,最喜歡哪一種動物,它有什么特征?1、學生分別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動物有哪些特征。
2、教師出示用橡皮泥做的動物,板書課題:捏泥動物
三、表現
1、你們知道老師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小組合作探討制作的過程:
①構思你要作什么動物
②用捏、揉方法做動物的身體與頭部
③上動物的細部特征,加上裝飾,使動物更生動
師:大家能動腦總結做動物的步驟,一年級我們學過什么方法來做食品?
3、復習舊知識:搓、捏、壓、粘、卷、揉等技能教師用較快的速度示范動物的制作過程與方法
四、創作體驗:
展示作業要求:
用橡皮泥捏一只你喜歡的動物,與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小小動物園。教師巡視指導鼓勵。
五、作品展示,角色表演小組交叉參觀交流,互相評價小小動物園。請小組代表手拿著作品上臺表演。
六、回味體驗,課外延伸。師生總結全課,談談自己的收獲或感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大家都要關心自然,愛護動物,共同保護環境。
帶寶寶出門這篇教案,是非常好的優質教案,從目標目的來說,老師,把蛋寶寶出門這一活動的方法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還有最后達到的要求規定的很明白,
在內容講授上,老師把這項活動的方法,方式,原則以及在活動中所要注意的問題,給孩子們講的非常清楚,在完成評價方面,讓孩子們進行組一組的對比,最好的組合,好的同學提出了表揚,非常好
螞蟻已知最早在白堊紀就出現,可能是從侏羅紀出現的原始胡蜂演變出來的,主要區別是螞蟻的觸角是明顯的膝狀彎曲,胡蜂的腹部是一個整體。
螞蟻一般都沒有翅膀,只有雄蟻和雌蟻(雌蟻具有生育能力,但只能繁殖出雄性繁殖蟻)在交配時有翅膀,雌蟻交配后翅膀即脫落。螞蟻是一種有社會性的生活習性的昆蟲,和胡蜂是近親。頭部通常闊大,觸角膝狀,4—13節。復眼小,退縮,單眼3個,位于頭頂。口器和足均發達,跗節5節。有性個體有翅2對,工蟻通常無翅。基部腹節顯著緊縮,形成腹柄。腹柄1—2節,每節背面上有1—2個結節狀突起。多數種類具有多型現象,屬社會性昆蟲。有些種類肉食性,捕食昆蟲、蜘蛛及其它小動物;有些為植食性,取食種子、菌類及其它植物質;有的為雜食性。
走失了怎么辦?這篇中班同學的教案是一篇非常好的教案,他從教學目的方面非常清楚地向孩子們介紹了,一旦走失,自己需要采取那些措施采取那些方法和步驟來保護自己,從授課內容方面,老師也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來解決,一旦走失,自己怎么保護自己的方法和內容?
按條目列了出來同學們一看都很清楚,同學們做的也很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非常好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了解安全出門要告訴家里人的注意事項。
2、知道注意安全才能開心出門。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談話,引發幼兒的美好回憶,導入活動。
2、引導幼兒逐幅觀看掛圖上的內容,組織幼兒討論。
3、教師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找出另外要注意的兩點。
4、請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和旁邊的小朋友自由地說一說安全出門要告訴家里人要注意的事項。
活動意圖:恐龍對于孩子們永遠充滿好奇。他們喜歡看關于恐龍的書籍,聽關于恐龍的故事,玩關于恐龍的玩具,“恐龍”是種神秘奇特的動物,沒人見過真正的恐龍是什么樣子,人們見到的恐龍圖案全是科學家通它的化石還原的形象。這給孩子們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孩子對恐龍世界探秘的渴望?;顒幽繕耍?.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活動內容: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分享、交流(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裥蕾p、感受(1)觀看恐龍化石。(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演示、討論(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等。(3)小結★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锊菔承钥铸埑郧嗖?、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镫s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現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癫孪搿⑻骄浚?)現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2)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B、火山爆發假說C、氣候變化假說D、海洋變遷假說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操作、游戲分組活動:(1)白色恐龍石膏像涂色(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3)恐龍模型分類活動二:繪本《永遠永遠愛你》●認識恐龍播放視頻,認識霸王龍和慈母龍。慈母龍:最愛自己孩子,吃植物和野果等。霸王龍:兇猛的食肉恐龍?!窠巧榻B認識繪本《永遠永遠愛你》●閱讀繪本(1)解讀封面封面上有誰?故事名字是什么?(2)故事中誰永遠永遠愛誰?(3)閱讀繪本,教師指導?!窭斫饫L本(1)利用電子白板展示,理解故事情節。觀察——猜圖——理解主要問題:1.慈母龍媽媽撿來的蛋是誰的蛋?2.蛋孵出霸王龍為什么要把他送走?后來為什么又留下?3.大的霸王龍是良太的什么人?為什么?4.果子山是誰送給慈母龍的?5.故事中誰永遠、永遠愛誰?你怎么知道?●欣賞故事教師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親情。●情感體驗(1)視頻:《父母的愛》,感受父母無私的愛。(2)幼兒動手操作,采用繪畫、粘貼的方式制作感恩卡,送給媽媽?;顒尤簠^域活動《恐龍的故事》圖書區:將收集的恐龍書籍、視頻投放活動區??茖W區:將沙盤投放在科學區,隱藏恐龍化石。建構區:收集恐龍圖片以及恐龍模型、廢舊牙膏盒、廢舊報紙、以及飲料品和易拉罐、積木,用于搭建和游戲。美工區:恐龍圖片,讓幼兒自由繪畫,投放橡皮泥,動手捏恐龍?;顒臃此迹簽榱俗層變毫私飧嘤嘘P恐龍的知識,我想如果教師只憑借一張嘴和幾張圖片進行教學,很難使幼兒充分感知了解,教學效果可能不盡人意。為此,課前我鼓勵幼兒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網查詢恐龍的相關資料,尋找恐龍的模型玩具或圖書圖片等,然后帶到幼兒園一起交流觀看,為這次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和準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