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風教案 高帆《我看見了風》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4 08:30:4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高帆《我看見了風》教案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事無巨細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

并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梢缘桨咐闹黧w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風是郵差教學意義

風水郵差稱教學的意義就在于風能夠把一些植物的種子說出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可以飛過高山,越過大海,最終可以找到他們自己適合成長的地方。

教學的意義就在于指導孩子們認識大自然無窮無無盡的魅力,明白,孩子長大了總有遠走高飛。

中班教案認識自然現象:風、雨、雷、電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身體的每個關節部位。

2、在運動和生活之中保護自己的關節。

3、培養孩子觀察和發現的能力。

籃球教案怎么寫

給個例子給你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肚迤綐?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象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

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

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并質疑。(師適時板書并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臥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

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么?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1。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反饋,把所想象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么,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

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向往寧靜淡泊,饑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象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象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

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準字音:篙、棹)

2。

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準,最流利。

3。自讀理解,借助課后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回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借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只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

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借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象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象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象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象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

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并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

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并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

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扒迤綐贰钡摹皹贰币x成“l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后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肚迤綐反寰印愤@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準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準: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

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里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

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象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中班語言花瓣樹葉教案

一、活動目的:

1、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體驗理解作品。

2、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積極參與葉子的體驗活動。

二、活動準備:

葉子、蟲、蟬、風云、棉被、小草的卡片若干、音樂磁帶一盒,各種樹葉,掛圖,圖譜。

三、活動過程:

1、隨《葉子》的音樂入室。

2、欣賞四季景色的掛圖并提問:你看到了什么?不同季節的葉子有什么不一樣?葉子象什么?

3、教師完整朗誦,幼兒欣賞兒歌《葉子》。

4、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根據兒歌意思邊提問邊貼出相應的卡片,如:春天的葉子是什么?誰在上面寫日記,用什么寫?

(2)出示圖譜:春天--葉子--筆記本--毛毛蟲

(3)依同樣的方法提問并出示圖譜:夏天--葉子--歌譜--蟬兒秋天--葉子--卡片--風哥哥、云姐姐冬天--葉子--棉被--小草。

幼兒語言教案“看天”

《看天》晨誦

教案一、開啟黎明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親愛的孩子們啊,用你們最美妙的聲音開啟嶄新的一天吧!師:早安,親愛的孩子們生:早安,親愛的劉老師師:整個早晨,我一直看著你們,生:整個早晨,我們一直看著你。師:怎樣把每一寸玲瓏的晨光,變成粉筆的舞蹈,嚼成知識的海洋生:怎樣把每一寸玲瓏的晨光,變作七彩的朗誦,嚼成書本的芳香。二、復習詩沙沙沙,沙沙沙,同學們聽,是風

晨誦《看天》教案

《看天》晨誦教案

一、開啟黎明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親愛的孩子們啊,用你們最美妙的聲音開啟嶄新的一天吧!

師:早安,親愛的孩子們

生:早安,親愛的劉老師

師:整個早晨,我一直看著你們,

生:整個早晨,我們一直看著你。

師:怎樣把每一寸玲瓏的晨光,變成粉筆的舞蹈,嚼成知識的海洋

生:怎樣把每一寸玲瓏的晨光,變作七彩的朗誦,嚼成書本的芳香。

二、復習詩

沙沙沙,沙沙沙,同學們聽,是風婆婆來找我們做游戲了。

風(齊讀)

風兒喜歡開玩笑,摘下我的小草帽。

摘下草帽他不戴,當作飛碟空中拋。

雷爸爸雷媽媽(男女分讀)

別以為只有風婆婆來了,他還帶了他的朋友呢!

雷爸爸,雷媽媽。

二人脾氣真是大,

只要心里不高興。

轟隆轟隆就吵架,

還要動手摔東西。

咔嚓咔嚓咔嚓嚓,

烏云娃娃嚇哭了,

眼淚流下嘩嘩嘩。

雷爸爸和雷媽媽可真是厲害!都把烏云娃娃嚇哭了,只剩下太陽哥哥和月亮弟弟了。

太陽和月亮(齊讀)

太陽是哥哥,

月亮是弟弟,

哥哥和弟弟,

天天做游戲,

你拉不著我,

我抓不住你,

跑來又跑去,

從東追到西。

三、出示課題,朗讀

師:說到太陽和月亮,昨天晚上天空晴朗,我們抬頭望天,可以看到明亮的是-----(生:月亮)一眨一眨的是------(生:星星),好,同學們,我們今天還朗讀一首有關于月亮的童謠,他的名字叫《看天》。

看天

月亮圓圓,像個盤盤,

我要上去,找你玩玩。

星星晶晶,好像明燈,

我要上去,拿你照明。

天河長長,好像長江。

我要上去,坐船逛逛。

師:想不想聽聽老師怎們讀的?

生:想。

老師示范。

師:同學們請看PPT上,你們自己先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問老師,也可以問問同學。(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學習,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師:誰想讀一讀?(指名讀一讀)

學生讀。齊讀,小組讀,多種形式的朗讀。(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印象,讀熟練。)

四、齊讀

五、指名讀

六、小組朗讀展示

七、找自己的小伙伴讀一讀

八、男女分讀

九、配樂師生共讀

同學們,等今天晚上月亮姐姐、星星弟弟和長長的天河阿姨出來的時候,我們和他們一起玩耍吧,好嗎?

教案,高梵《我看見了風》

兒童詩人高帆寫的《我看見了風》,因為被選入多種小學教科書的配套閱讀資料而流傳甚廣。他的這首詩歌標題,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打算回應羅塞蒂或者是葉圣陶的兒童詩,所以他堅持說“我在樓上看了風。/請你一定相信——”,然后他寫道:

我看見風從草地上走過,

踩出一溜清晰的腳印。

風是一個胖子,

鉆進了對面的樹林,

擠得小樹搖搖晃晃,

樹縫冒出它氣喘的聲音……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