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4 10:46:0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地理》考試內容:地理科學知識與運用:理解地理科學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過程;掌握組成地理環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熟悉中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
教學知識與運用:熟悉初中地理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特點;熟悉初中地理課程設置和設計思路;掌握初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培養目標。
熟悉《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
教學設計:確定教學目標了解一般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習基礎和需求。
分析教學內容確立適切的教學重點。恰當分析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須在學期期末考試中通過學校開設的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課程考試,并且要在全省統一組織的普通話考試中成績達到二級乙等(中文專業為二級甲等)以上,方可在畢業時領取教師資格證。
地理大單元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比較穩定的地理教學結構、教學程序以及實施地理教學方法的教學策略體系。
組成要素:(1)教學理論與教育思想(2)地理教學目標(3)地理教學程序(4)師生互動
基本特征:(1)完整性特征(2)中介性特征(3)操作性特征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1.緯度位置。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附近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陸位置。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濕的作用。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濕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濕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地理科學專業為師范專業,主要培養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教育工作和地理工作者。開設綜合自然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人文地理學、區域經濟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地理教學論、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等課程。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為非師范專業,主要培養從事城市規劃、國土資源(土地)管理、區域規劃等方向的專業技術人才和政府公務員。開設綜合自然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經濟學原理、城市規劃原理、區域分析與規劃、中國經濟地理、世界經濟地理、旅游地理學、計算機制圖、建礎、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村鎮規劃等課程。
教師資格證地理面試主要考查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在地理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中,將考察考生地理的相關學科知識,考生若想順利通過考試,還需做好考試準備。
①看書看書看書,買中公的地理教資書看
②一定要熟悉地圖。熟悉世界地圖和中國地圖,世界和中國地形圖也要了解
③熟悉七大洲的位置,熟悉重要地形的經緯度(推薦你們買一本北斗地圖)
④地理課標也要看看,不要求背下來,但是最好有印象(我就考到有關地理課標的一道大題)
⑤地理涉及的知識確實很多,但是自然地理考的比較多,所以重點應放在自熱地理這一塊;其他模塊也相對簡單,記憶類知識點多。
⑥地理教資筆試最后一道題是教學設計題,不會的寶寶們就先看看答案,看看答案怎么寫的,然后你模仿著寫就可以了。
例子:
開發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是《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于豐富課程內容、開展有效而多樣化的地理教學、增加地理課堂教學的活力意義重大。本文作者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通過收集資料,問卷,訪談,實踐考察,結合實際經驗圍繞農業區位研究了十堰市鄉土地理的教學設計,寫出本文。
一、三維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認識農業定義和特點。
2.分析影響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媒體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卷調查,了解本地農產品基本情況,加深對農業特點的理解。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鄉土地理案例,掌握影響農業生產布局主要區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樹立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人地協調發展觀念,培養理智、客觀的地理思維。通過對家鄉農業區位的分析,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各個農業區位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結合區域特征,分析某個地區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
三、教學過程設計
1.新課導入
播放“柳陂的光伏生態農業示范基地”介紹視頻。
提問1:視頻拍攝地在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提問2:通過觀看視頻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什么是農業么?
提問3:我國農業分布大體是東耕西牧、南稻北麥,能否把這種分布格局調換呢?
學生回答,并將全班分為四個組,各個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命名為問卷組、自然組、社會組、科技組。
2.自主學習
第一組:問卷組
要求:結合生活實際,完成下列各題。
1.列舉出你熟悉的農貿市場新上市的蔬菜和水果、(各一種)。
2.判斷這些水果和蔬菜都是本地生產的嗎?
3.本地主要種植等農作物,現在生長在農田里的作物有。
4.請你列舉出當地某種農作物的播種、收獲季節。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展示調查的具體情況,概括出農業的特點,即地域性、季節性、周期性。
過渡:下面,我們就重點探究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科技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3.合作探究
第二組:自然組
案例1:櫻桃溝,得名于櫻桃,更因櫻桃而出名、富民?,F在的櫻桃溝村名為“櫻桃溝生態旅游新村”,她位于十堰和鄖縣的交界處,北距鄖縣縣城4公里,南距十堰市區10公里,209國道穿村而過,漢十高速公路距村莊僅2公里。她地處鄂陜豫三省邊界,南水北調工程的源頭漢江的核心水源區,秦巴山區東側余脈,“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正是對她的真實寫照。思考:櫻桃溝的農業有什么自然優勢?
學生發言后,教師點評,歸納影響農業的主要自然因素。
第三組:社會組
案例2:十堰市對于蔬菜產業最新政策:加速蔬菜的采后清洗、分級、冷凍、包裝等處理,推廣凈菜上市;增加蔬菜的花色品種;開發特色山野菜,提高冷凍技術,擴大出口量。市政府重點培植以十堰渝川、房縣神駒、鄖西益群、竹山兆華、竹溪順溪等蔬菜、山野菜加工龍頭企業,支持其引進工藝和設備,促進技術改進、產品研發;打造以武當山珍、“武當紅”泡菜等蔬菜為主的十堰特色蔬菜品牌。
問題:
1政府的政策支持對于農業有什么影響?
2.為什么人們對蔬菜、水果、肉、奶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3.蔬菜容易變質,為什么還能夠遠銷他省?
第四組:科技組
案例3:2017年10月上旬,十堰市和湖北農科院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農科院研發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會在十堰優先推廣,指導建立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立專家大院,加大對相關特色農業、現代農業、特色畜牧業等生態農業的科技支持;對于十堰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派遣專家幫助,開展合作創新,力求在共性關鍵瓶頸技術上有所突破。
提問:十堰為什么要改進農業技術?
課堂小結
學生回答后,教師給出鼓勵性點評。進行知識的升華:農業生產布局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們要找準主導因素,保證決策的科學合理。
播放歌曲:十堰(注:改編自趙雷的《成都》)。
《十堰》——獻給深愛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
原創作者:趙雷作詞:本文作者
心中無法忘懷的,是武當山的秋,漢江河邊的梧桐,輕輕向你招手,前路漫漫無盡頭,到房縣走一走,依依不舍常眷戀,房縣木耳最優秀。最美總是在春天,童話世界櫻桃溝,漫山遍野的櫻桃,向你發出問候,無論我走到哪里去,也不會忘記你,櫻桃,darling,我愛你。到十堰的農業園走一走,喔哦,直到晚霞映紅了衣袖也不停留,你拉著我的衣袖,我把手放進褲兜,走過冬夏和春秋,就這樣一路白頭。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