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小船教案?中班搖搖樂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4 12:13:1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水是大力士中班教案

幼兒園中班活動《水是大力士》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

2、通過學習是幼兒了解水,知道水有浮力和沖力。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具:課件(流水:慢、較快、急)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的碟片洪水災害片段

2、幼兒活動材料:

(1)圖片

水面水底一套小物體圖片(如石頭、木頭、球等)

(2)玻璃水槽、與圖片一樣的實物

(3)每人一只小紙船、小鐵釘若干

(4)每組一個小水車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看課件,自由模仿流水,用動作表現水流的速度。

2、談話導入:水寶寶力氣可大了,為什么說水寶寶力氣大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二、了解水的浮力。

1、播放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吸引幼兒的求知欲,并提問:

(1)文彥博用什么辦法把球取出來的?

(2)樹洞里灌滿水之后,球會怎樣?

(3)石頭掉進洞里,灌滿水,石頭會怎樣?為什么?

2、游戲《浮與沉》:

為幼兒提供各種物體圖片,幼兒認為沉的就貼在圖片水底,能浮的貼在水面。

3、幼兒實際操作:

幼兒用與圖片相同的實物在水槽中進行實驗,證實一下自己先前的猜測,從而了解哪些物體能沉,哪些物體會浮。

4、教師總結:水寶寶力氣大,它能將許多物體浮出水面,如輪船、皮球等

三、了解水的沖力。

1、出示小水車,幼兒想辦法將小水車轉動起來。

2、幼兒進行實驗:倒水沖擊水車,使水車轉動起來。

3、教師總結:水寶寶具有沖力,能使水車轉動起來,幫助人類;有時候也能搞破壞。

4、播放電視,幼兒觀看洪水時的情景,了解洪水的危害。

四、游戲《看誰的小船有本事》:

每人一只小紙船,一個一個向小船中投放小鐵釘,看誰的小船有本事,不光盛的小鐵釘多,而且不沉入水中.

五、活動延伸:

1、仔細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時候離不開水?

2、鼓勵幼兒觀察周圍事物,哪些能沉?哪些能浮?

中秋節教案中班手工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節日前品種多樣,色澤鮮亮味美可口的月餅閃亮登場,幼兒見得多也品嘗得多。幼兒在已有的經驗中對中秋節有初步的認識,知道市上有月餅,中秋節快到了。有一次有位朋友問:“老師,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我就簡單的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給他們聽,幼兒很感興趣。為了讓幼兒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有必要開展一“中秋節”為主題的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了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教師小結:月亮的

野曠天低樹教案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 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注釋]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縣(今屬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煙渚: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 -------------------------------------------------------------------------------- [簡析] 這首詩寫了江邊夜景,表現了詩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增添了憂愁。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耙皶缣斓蜆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敖逶陆恕?,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略到。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據說有一次,他到長安參加文人詩會。他即席賦詩,寫出了“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葉間)兩句好詩。大家都十分嘆服,擱筆不繼續賦詩了。 -------------------------------------------------------------------------------- [賞析] 這是一首抒發旅途愁思的詩。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象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

乘船安全教案小班

【活動目標】

1、感知平衡的意義。

2、學習用增減數量達到平衡的目的。

【活動準備】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個,盆里裝滿水。

3、石子若干。

4、作業卡。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圍在水盆邊。教師指水盆:“這是公園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氣好,沒有風和大太陽,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們看一看,它們應該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會掉到湖里?!苯又痉?把石子擺到船的兩邊,使之傾斜,逐個移動石子,直至達到平衡。教師要邊講邊示范,使幼兒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導幼兒做練習:

(1)在每3組物體中,找出和圓點數一樣多的物體,并畫線圈起來。

(2)啟發幼兒數一數,說出每排物體的數量,然后比較它們的多少,知道將多的組去掉1或將少的組添上1都能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3)將猴子和氣球一一對應的比較,差多少氣球就添畫多少氣球。

中班語言蒲公英種子的旅行教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讓幼兒懂得樂于關心、幫助別人的人,才能生存、發展和擁有更多的朋友。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張;磁性教具:四只螞蟻樹葉小船一條大青蟲四個小傘兵;螞蟻頭飾數量和幼兒人數一樣多;蒲公英、青蟲頭飾各一個;配樂故事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螞蟻”,引出主題。

1、看,它是誰?(小螞蟻)你們喜歡小螞蟻嗎?

2、今天我就來講一個小螞蟻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二)欣賞故事《蒲公英媽媽和小螞蟻》。

1、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講述故事后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誰和誰?

2、出示背景圖,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講故事。

講述過程中提問:

1)小河的對岸住著誰?

2)一陣大風吹來,小螞蟻坐的樹葉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4)蒲公英是怎樣對待小螞蟻的?

5)小螞蟻說了些什么?蒲公英媽媽又說了些什么?

6)蒲公英媽媽為什么很感激小螞蟻?

7)小螞蟻是怎樣回到自己家的?

8)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4、師生共同討論。

1)小螞蟻和蒲公英為什么會成為好朋友?

2)你有沒有好朋友?他(她)是誰?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她)是怎么辦的?

4)你能把你們之間互相幫助的事情表演出來嗎?(請個別幼兒表演)

5)你們得到別人幫助高不高興?

6)你們幫助了別人以后,心里感覺怎么樣?

小青蛙吃西瓜的故事教案

新城小青蛙和小鳥去果園里采果子,他們來到了西瓜地里,發現了一個很大很大的西瓜,小青蛙想把蘋果樹下載在蘋果吃,可是到蘋果樹下必須要通過一條河小青蛙和小鳥就把西瓜吃了個精光,做成了一個小船,乘著小船就過了河

中班搖搖樂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老師和小朋友,減少陌生感

2愿意親近老師并與同伴游戲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活動準備:根據條件選擇理想的場地

活動過程:

1。在操場或教室中讓幼兒圍成一個圈,老師先做示范:(小朋友,我們先圍一個圈。){我們在教室內做的/我先讓幼兒跟我讀的(你們先跟老師讀搖小船,搖呀搖,搖到幼兒園,找到***)接著,老師站起來。邊走邊說:搖小船,搖呀搖,搖到幼兒園,找到***當說到***的名字的時候站在他的后面,叫到的**站起來,對周圍的小朋友介紹自己"我叫***"

2。老師示范幾次后,讓幼兒自己站起來走到幼兒的后面,老師說幼兒跟讀,方法跟前面一樣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看書,體驗與老師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