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5 13:15:4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通常散文里引用古詩歌謠的作用有:
1.豐富了文章的內容,拓展了寫作的空間;
2.突出某某的什么特點;(這里突出了三峽的險與急)
3.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4.使文章更有文采,吸引人。
《三峽》作者是按時間順序寫三峽景物的。先寫夏水,再寫春冬水,最后寫秋天,因為夏水最盛,最有特點,所以先寫,春冬水相似,所以一起寫,最后寫三峽之秋的凄涼第1段總寫了三峽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為序描寫了三峽的四季景色。寫了大自然無比雄偉壯麗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懷。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漢族,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終未能盡其才。
他博覽奇書,幼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后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煞Q為我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后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
原文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注釋
自:在,從。
略無:毫無,完全沒有。闕: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樣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xiāng):上,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這里泛指山陵。
沿:順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時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傳達。
朝發白帝:早上從白帝城出發。
朝:早晨。
雖:即使。
奔:奔馳的快馬。
御:駕著,駕駛。
不以:不如。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
綠潭:碧綠的潭水。
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的倒影。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絕:極。巘:高峰。
懸泉:懸掛著的泉水瀑布。
飛漱:急流沖蕩。漱:沖蕩。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良:很。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剛剛放晴的時候。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引:連續不斷。屬(zhǔ):動詞。連接。引:延長。
凄異:凄慘悲涼。
哀轉久絕:悲哀婉轉,猿鳴聲很久才消失。絕:消失,停止。轉:通“囀”鳴叫。
三聲:幾聲。這里不是確數。
沾:打濕。
裳(cháng):衣服。
《三峽》是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盡管只有155個字,卻寫出了三峽七百里的萬千氣象.文章生動地描寫了江水流經三峽時的壯觀場面,描繪了兩岸的景物;山石樹木,飛泉哀猿,情景歷歷如繪,使人讀后,宛如身歷其境.
酈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時期,從小喜愛游覽山川河流,并搜集當地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創作《水經注》四十卷?!度龒{》這篇文章即是從中節選出的,是作者記錄長江三峽的雄偉險峻和四季風光所作。
酈道元的《三峽》(選自《水經注》三十四卷《江水》)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作者只用不到兩百字的篇幅就描寫出了長江三峽雄偉壯麗的景色。
在文章的節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詩句表現了突出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色悲寂凄涼的氣氛。
結尾引用漁歌更反襯了三峽的凄涼,但在行文的過程中,如果恰當引用古人詩詞佳句,不僅可以準確地表現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強文章的文學性、可讀性,使文章更具音韻美。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