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進化的原因教案 生物教學設計的功能

admin時間:2024-01-16 07:16:3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完整的生物課教案包括哪些內容

一、教學目標:包含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二、教學重難點

三、教學策略

四、教學過程:要求有,時間安排,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以表格的形式寫

五、課堂練習(可有可無時情況而定)

六、板書設計:要求主板書和副板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生物實驗教案有哪些

以下課題供參考:1.走進大自然:酸酸甜甜的山楂2.科學活動:多變的蝴蝶3.科學活動:各種葉子4.科學活動:睡蓮花開5.科學活動:動物保護色6.生命科學教學活動:種蠶豆7.科學教學活動:烏龜的秘密8.科學活動:給春姑娘寫信9.科學活動:蝸牛吃什么10.科學活動:毛毛蟲變蝴蝶11.科學活動:花生、綠豆分開來12.認識動物系列:如兩棲動物運動會13.好吃的食物系列:如美味的冬筍14.參觀活動:神奇的植物王國/找春天15.觀察活動:芹菜等常見蔬菜16.科學活動設計:捉迷藏的昆蟲17.科學認知活動:會爬的植物18.科學探索活動:動物怎么保護自己等

生物教學設計的功能

生物教學設計。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理清知識的脈絡。讓學生對重點掌握一目了然。

講故事小熊想長大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2、懂得小樹和小熊一樣,也會生長變化。

3、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活動過程:

一、師生問好。

二、談話討論,引出故事。

三、欣賞故事《小熊想長大》,發現問題

四、討論問題,找出答案

五、啟發想象,發散思維

1、小熊會慢慢地長大,小樹也會慢慢地長大,小朋友也會慢慢地長大,你知道還有哪些事物會長大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會長大”想象講述其他會長高的生物和植物

什么是生物教案

這其實是一個不太確切的簡單說法,通常生物老師為上課講課準備的教學方案,我們叫它生物教案。

如何提高教師社會地位

如何提高教師社會地位?教師是一種職業,決定一種職業社會地位的因素是這個職業對社會起到的作用和從事這個職業人的收入高低。

老師對這個社會的作用是擔負著為國培養人才的職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世界各國的競爭,實際是人才的競爭,人才靠教育培養,這足以說明教育是國之發展的根本。教育靠的是教師,教師的地位按道理說應該是最高的——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可是現實并非如此,尤其是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更是低下,得不到社會應有的尊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教師工資低,一副窮酸相,誰能看得起你?

在職的教師因為家長還需要老師教育他的孩子,對老師還有一點“禮貌”,而對于廣大為了教育事業奮斗了一輩子的退休教師,是一點“禮貌”也沒有了。沒有幾個會“感恩”老教師辛苦幾十年的付出。難道是老師沒有對他們進行品德教育嗎?沒有教自己的學生要學會感恩嗎?

當然不是,那是什么造成的呢?一個字“錢”。

在職教師工資就沒有公務員工資高,退休教師的工資比在職的更少。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是這么個道理。

要想提高老師的社會地位,只有提高在職教師和退休教師的工作待遇,尤其是提高偏遠鄉村在職教師和退休教師的待遇。讓老師也成為不為生活發愁的有錢人。

這樣就可以有尊嚴的活著,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去當教師,就可以讓更多教師能終生從教,如果有一天能達到人人都想當教師的程度,教師的社會地位就真的上去了。

就像現在年輕人人人都想當明星,所以明星的社會地位就高。眾星拱月,無限風光。

經驗導入法教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可以很好的詮釋導入課在教師資格考試或者是在以后的教學中的作用。一個良好的導入課可以很好的促使學生情緒高漲,提升教師的講課效果,保證整堂課教學的成功。所謂導入包含“引導”和“進入”兩重含義,在課堂導入中,“引導”是教師的行為,“進入”則是學生的行為。學生能否在上課初始階段便很快進入角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引導效果。導入課是教師在一項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前,引導學生做好心理準備和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習方式的一種教學行為。

導入技能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理導入這一教學環節時,利用各種教學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主動學習新知的一種教學行為方式。導人技能是課堂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必備的一項基本技能。

課堂導入課本身沒有固定格式,需要依據課堂和教學對象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方法,但要注意導人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方法手段力求多變化、多樣化,讓學生常有新鮮感,導人必須為課堂的主題部分服務,不可喧賓奪主。通常將導入歸納給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導入法

這也是我們通常運用較多的方法,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將新課學習內容直接導入。比如我們可以在上課開始的時候向學生指出:“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學好這一課,可以為我們以后的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边@樣導入不僅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更增強了學習這堂課的責任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2、溫故導入法

溫故導人是指教師通過幫助學生復習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從中找到新舊知識的聯結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識的一種導入方法。它由已知導向未知,過渡流暢自然,適用于導入前后連貫性和邏輯性較強的知識內容。比如:教師在講解兩位數的乘法之前,可以先帶領學生對兩位數的定義和性質進行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可以很好的復習以前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在熟悉以前知識的基礎上,自信心會有提升,也有利于接受新的課程。

3、經驗導入法

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素材為出發點,教師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講解、談話或提問,以引起回憶。自然的導入新課,鼓動起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講解物理課中的“做功改變物體內能”課程前,教師可以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

老師:冬天,同學們的手被凍得發疼,這時候就會搓搓手,搓手有什么效果呢?

學生:手發熱,暖和。

老師:為什么搓搓手會暖和?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學生探究做功和物體內能變化的關系。

4、實驗導入法

實驗導入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在正式開始學習某些章節時,可由老師演示一系列實驗。設計演示實驗可從已知實驗人手,向本章涉及的未知實驗過渡,盡量挖掘富有啟發性、趣味性的實驗。通過大量的聲、光、電、味等使學生在學習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獲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時提出若干思考題,在一系列的是什么、為什么的啟發下,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索問題。這樣在某些章節學習開始時,巧布疑陣、設置懸念,就會使學習明確目的、增強動機。

5、歌曲導入法

在課堂開頭讓學生欣賞英文歌曲或童謠,頗受學生喜愛。它既能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趣,又能使學生在歌詞中發現該課教學重點所在,提前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在教“Birthday”一詞時,先讓學生聽聽“Happybirthdaytoyou”這首英文歌曲,自然而然進入了角色,同時學生也會對這個詞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6、事例導入法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或關心的事例來導入新課,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也可介紹新穎、醒目的事例,為學生創設引人人勝、新奇不解的學習情境。

7、問題導入法

思維永遠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導入是指教師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頓生疑慮,引起學生的回憶、聯想、思考,從而產生學習和探究欲望的一種導入方法。問題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由教師提問,也可以由學生提問;可以單刀直人,直接提出問題,也可以從側面提問設置懸疑;可以由直接問句形式來呈現,也可以由“謎語”等形式來呈現。

8、練習導入法

練習導人是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練習題,讓學生解答,通過練習找出問題,進入新課。比如教師在講解《有余數的除法》時,可以采用練習導入的方法。

教師:“大家先完成黑板上的幾個題目,同學們要用豎式來計算?!?/p>

(1)、56÷7=?

(2)、72÷9=?

(3)、48÷8=?

(4)、21÷3=?

(5)、14÷3=?

學生們開始做,一段時間后,教師問同學們結果,大家一起回答,可是第(5)題大家都有問題,說不會做。此時,教師導出新課:“今天,我們要來學習《有余數的除法》。”練習導入選擇的習題要有一定難度,并與新課內容緊密相關,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以上八種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會經常用到的方法,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以及自己的特長,靈活機動地設計不同的導人方法,做到以情人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切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