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6 09:42:3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小班社會教案《我上幼兒園》“一課三論”第三論教師:屈老師活動目標1、了解熟悉幼兒園的一日活動環節。
2、能和老師、同伴一起愉快地游戲。
3、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愿意開開心心地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Ppt、各種游戲材料活動過程:一、導入1、教師和幼兒共同演唱《我愛我的幼兒園》,邊唱邊走進教室。
2、教師:剛才我們唱了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做什么呀?(動作提示:唱歌、跳舞)二、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里除了唱歌、跳舞還做哪些事情?(幼兒每說出一點,教師就出示一張圖片)2、師幼共同小結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1)教師:早上,小朋友們開開心心地來到幼兒園。
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早!"你們應該怎么說呀?(2)我們和好朋友一起玩什么?(搭積木)(3)然后我們就排排隊去做操啦。
(動作參與)教師:我們一起學一學排排隊的樣子,哦,我們小朋友的隊伍真整齊(4)教師:做完操回到教室我們做什么?(喝牛奶)(5)教師:喝完有營養的牛奶呀,我們小朋友就要和老師還有其他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做游戲啦。
教師:有哪些好玩的游戲呢?先請小朋友來說一說。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說出游戲活動的名稱)教師帶領幼兒玩手指游戲《愛的可樂》(6)教師:游戲結束了,吃飯的時間到了。
這個時候我們小朋友做什么呀?(7)這就是小朋友們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
三、幼兒自主地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1、教師:我們在幼兒園里做了這么多事情,那你最喜歡做什么呢?2、教師:我知道了,我們小朋友最喜歡做游戲。
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好玩的玩具,請你們去玩一玩。
(理發店、娃娃家、玩具店、加工廠、圖書館)3、教師:你玩的什么?好玩嗎?怎么玩的?開不開心?4、教師總結:你學會了捏橡皮泥、搭積木、做娃娃家游戲很快樂,哦,原來是在幼兒園學會了本領很快樂。
四、拓展延伸1、教師:我們的教室里有這么多好玩的東西,其實,在我們的教師外面還有好多好玩的東西呢。
2、出示滑滑梯、戶外活動的游戲(拍皮球等)的圖片教師:這是什么?你們想玩嗎?那我們一起開火車去玩一玩吧。
教學目標
認知
懂得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和睦相處不僅大家都愉快,還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
情感
1、愿意。
2、樹立維護和增進鄰里之間和睦的責任感。
行為
1、說話、做事考慮左鄰右舍的利益。
2、對鄰居講謙讓,能諒解人。
3、鄰居有困難,熱情幫助。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六年級“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規范”的有關“鄰居和睦相處”等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設置的。與鄰里和睦相處,是一個人學會社會生活的起步,是一個人社會行為的重要表現。建立友好和睦的鄰里關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時對友鄰、對社會都有極大的影響。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本課要求學生在促進鄰里之間的關系上有所作為。
課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說明鄰居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以及指導同學如何使鄰里之間和睦相處。
教法建議:
1、本課主要使學生充分認識鄰里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即它不僅關系到左鄰右舍各家的生活,還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2、要注意聯系學生實際,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會本課的主要觀點。
教學設計示例
十三
教學目標
認知
懂得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和睦相處不僅大家都愉快,還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
情感
愿意。
樹立維護和增進鄰里之間和睦的責任感。
行為
說話、做事考慮左鄰右舍的利益。
對鄰居講謙讓,能諒解人。
鄰居有困難,熱情幫助。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鄰居之間和睦相處關系到左鄰右舍各家的生活,還關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教學難點:
根據學生實際,具體指導學生如何做到鄰居之間和睦相處。
教育過程
一、導入談話引出觀點
1.你們聽說過"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嗎?誰能談談你是怎樣理解的?
小結:"遠親不如近鄰"就是說:親戚雖然親,但住得遠,不如住在近旁的鄰居來往多,遇到事情也不如鄰居能夠給預及時的幫助。
我給大家講一件自己親身遇到的事:1998年我的小孩剛兩歲,一天夜里,他突然高燒40度,當時渾身抽搐。我突然想起鄰居建華家可能有退燒藥,剛要打電話,又猶豫了,因為當時已經是夜里一點鐘了。屋外狂風吼叫著,我顧不了許多了,撥通了他家的電話。不到十分鐘,建華和他的妻子拿著藥趕來了。我們一同給孩子吃完藥,建華又開來車連夜帶我們去了兒童醫院……
我的小孩今年已經六歲了,在這六年中,他燙傷過,是樓下的袁叔叔送來的燙傷藥;我們不會做棉衣,每年都是鄰居李奶奶幫助做的;因為工作忙,好幾次忘了接小孩,是鄰居的大媽幫助接回來的;我深深的體會到真是"遠親不如近鄰"。
1、環境適應教育豐富的物質環境能激發幼兒的活動愿望,啟迪幼兒的智慧,愉悅幼兒的身心。美化、教育化的裝飾環境,既富有教育意義,又具有美的熏陶。自主、開放的游戲環境,豐富的游戲材料,能緩解幼兒的壓力,滿足幼兒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2、人際關系教育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得天獨厚的同伴群體,為幼兒創設相互接納、信任、尊重的集體生活的氛圍,有助于幼兒心理品質的形成。久而久之,他們在和同伴的游戲中體驗到快樂,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解決幼兒之間的沖突。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肯定他們的良好行為,關心自己身邊的人,鼓勵其進步與努力,還要寬容幼兒的無心之過,與幼兒交流時態度和藹,平視幼兒。
3、學習困難教育幼兒因沒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時,應該安慰和鼓勵,不要表現出失望的表情。只要幼兒努力去做,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鼓勵,同時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導,避免只根據結果評價幼兒。教師不要比較幼兒的長相和身體特征,傷害幼兒的自尊心。
4、情緒情感教育讓幼兒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教育幼兒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要理解孩子,允許幼兒發泄。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降低達不到理想狀態時的挫折感,當失敗和挫折發生時,幫助幼兒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增加經驗、接受教訓,豐富閱歷,從中接受積極的信息。要培養幼兒的同情心,關心他人。
1.與心靈相約,與健康同行。
2.掛上迷人的微笑,洗禮昨天的陰霾。
3.健康的心靈是幸福的源泉。
4.微笑的曲線可以撫平所有的困難。
5.健康的心靈,為你添上飛翔的翅膀。
6.倡導和諧心態,成就健康心理。
7.敞開心中一片天,放飛心理健康夢。
8.打開心靈的窗戶,讓陽光進入;敞開心扉,締造美麗人生。
9.悲觀者橫向比人生,樂觀者縱向攀人生。
10.關注心靈,點燃激情,增強自信。
幼兒園小班畢竟年齡還小,要非常耐心,仔細的跟他講解可能講解過程中,小孩會有些迷糊這時就要費很多的時間,就不能大聲吼她,跟她仔細講解,就可以跟她打比方,現在的孩子打是沒有用的,打反而會使他更加叛逆,我想跟她慢慢解釋,她也會融入其中。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如何預防洪水災害;
2、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如何預防泥石流。教學重點:培養學生遇到危險時如何機智預防和自救的能力教學過程:
一、學校如何預防洪水災害對于易受洪水災害影響的學校,要做好洪水災害的預防、宣傳教育和相應物資準備。
(1)根據學校所處的位置和條件,選擇最佳撤離路線,做好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
(2)加強預防洪水災害的宣傳教育,使廣大師生熟悉學校和上學路線周邊地理情況,了解洪水發生規律和逃生知識,減少洪水危害。
(3)在得到可能發生洪水的預警后,學校要及時調整學生上課日程,同時發動在校師生做好應急準備: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的用途,知道電的危險。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知道插座、電線不可以隨便碰?;顒訙蕚?/p>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電的用途和危險性。
2.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用電,電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也有危險,人觸電就會被電著,甚至有生命危險。
3.出示有電的標志和電線、插座。
4.教師讓幼兒看教材,知道哪些物品不導電,哪些物品導電。
5.教師播放PPT,學習兒歌《遠離插座》。
6.教師播放PPT,引導幼兒完成本課的“安全游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