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6 09:58:5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有多少個字》教案
〖教學目標〗
1、在估計活動中,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估計的方法。
2、在估計的活動中,感受大數的意義,發展學生的數感。
3、通過數一數的活動,加深對計數單位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中的最后一個實踐活動――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個字。在二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對一些簡單的、數目較小的事物進行了估計,如抓一把小棒估計有多少根、估計物體的長等。
本節課要求學生先估計有多少個字,再具體地數一數。二年級學生對這種數量較多的事物估計起來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結合現實生活安排了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計的素材,按從易到難的坡度進行設計,引導學生逐步體會估計的方法,也使學生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先選一張彩紙。畫上皮卡丘的樣子然后再裁剪下來就可以了。
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階段,良好的習慣會使人終生受益。而二年級是入學不久的小學生,更是養成教育的關鍵期。下面,我針對二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談個人一些看法和做法。
二年級學生已入學一年,有了一定的學習習慣的基礎,但由于年齡特點,在數學學習上容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一、注意力方面:學生年齡小,有意識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長,一節課40分鐘,很難堅持到底,往往聽了一半就思想就開起了小差,或東張西望,隨意說話,或小動作不停。
二、聽講方面:不能傾聽是許多低年級學生的通病。但學生的自我表現欲較強,往往一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聽完整,一知半解時便搶著回答,聽不進老師的建議和其他同學的發言。
三、看和寫的方面:粗心馬虎,經常把題看不完整、把數左右看顛倒或上下看錯行、把運算符號看錯,或把圖看不全面。寫的時候精力不夠集中,算對的卻抄錯,書寫不認真,書面不整潔,寫完不檢查。四、語言方面:由于生活經驗和積累的詞匯少,語言單調、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頭表達時也常常說不清、道不明。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學生常見的不足,我認為培養小學二年級學生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注意力方面:針對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教師應從課堂教學設計著手,多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將數學活動與游戲、童話有機結合起來,時不時來吸引學生的眼球,再加上老師適時的表揚、鼓勵與肯定,調動起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渴望成功的想法。
二、聽講方面: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最會傾聽的人,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還要從幾個方面來抓。1、讓學生“心靜”:剛上課的一兩分鐘內,學生的心還處于課間玩耍的興奮狀態,要讓學生在這一時間內調整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再上課,才能做到聚精會神。教師說和喊作用都不大,可以有節奏地拍兩下手,學生跟著齊拍三下,然后坐好。
2、讓學生“耳聰”:要做到“耳聰”,必須聽得進,記得住。因此,每節課的重點內容可以讓學生復述老師的講話或學生的發言,還可以經常做一些聽算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覺注意力。
3、讓學生“會神”:要想回神,就得聽懂,學生光是聽,不動腦筋思考,等于沒聽,課堂上應注意引導學生聽完別人的發言后說說自己的見解與想法,別人的發言好在哪兒,錯在哪兒,或者哪兒需要補充。三、看和寫的方面:學生在讀題和做練習中看錯數字、寫錯數字的現象在
一、導入,感受母愛的表達
⒈小朋友,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為什么?(媽媽愛我們)
⒉那媽媽是怎樣愛你的呢?媽媽為寶寶做過什么事?(媽媽給我買吃的、媽媽給我講故事、媽媽喜歡抱抱我等)
⒊師:你們的媽媽真愛你們,因為你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
二、導入故事,感受動物媽媽對小動物表達愛的方式
⒈今天陳老師還帶來了一個有關動物媽媽愛自己寶寶的故事,名字叫《媽媽抱抱我》,你們想聽嗎?(想)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那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吧!
⑴感受雞媽媽的愛
①(出示第二張圖片)看看圖片上有誰?(小雞的媽媽是誰?那小雞的爸爸叫什么呢?)
②你們猜雞媽媽是怎么抱小雞的?用什么抱小雞呢?
③(出示第三張圖片)原來雞媽媽是用翅膀抱它的孩子的。我們也來抱一抱。每當雞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雞媽媽就會用翅膀把小雞緊緊地護住。
⑵感受狗媽媽的愛
①聽!誰來了?(播放狗的叫聲)
②(出示第四張圖片)原來是狗媽媽和它的孩子。狗媽媽是怎么愛她的孩子的?你們家養小狗嗎?你家小狗看見你會怎么樣?(搖尾巴,用舌頭舔你)
③(出示第五張圖片)看,故事里的狗媽媽用舌頭輕輕地舔它的孩子。
⒉體驗和媽媽的愛,感受擁抱的溫馨
⑴(出示第八張圖片)小女孩回到家中,翻出一本書,她在看什么書啊?(幼兒觀察,大象的書)那么大象媽媽會怎么愛自己的寶寶呢?
⑵(出示第九張圖片)瞧!象媽媽用鼻子溫柔地撫摸著小象呢!想想看在你們睡覺的時候,媽媽輕輕地撫摸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
⑶(講述第十,第十一張圖片)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
師:想想看小女孩和媽媽幸福地抱在一起,小女孩會說什么?媽媽會說什么?(我愛你媽媽,我也愛你寶寶……)老師媽媽也很喜歡你們,寶寶們呢?老師媽媽也想抱抱你們,寶寶愿意嗎?
三、完整欣賞故事
⒈師:讓我們完整的來欣賞下這個故事吧!
⒉師:好溫暖的故事,故事里有許多許多的愛。
四、鼓勵幼兒主動擁抱自己的親人、老師和小伙伴,感受和諧、溫暖的人際關系和濃濃親情。
師:除了媽媽愛你們,還有誰愛你們?我們的身邊也充滿了愛,記得有愛要說出來,做出來哦!寶寶們,去抱一抱你愛的人吧!并且告訴他我愛你。
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身高、體重的概念和意義。
教學內容:
1、什是身高?什么是體重?
2、身高和體重是反映人本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
3、身高與體重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教學器材:課前讓學生準備小時候的照片,老師準備卷尺和小型體重稱。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幾張班中同學2--3歲的照片:玩游戲“猜猜我是誰”。
2、談話:同學們,這是我們班一些同學小時候的照片,請大家猜一猜他們分別是誰?
3、提問:看了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嗎?
4、小結并提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是的,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天天長高,一天天長壯。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是“什么是身高和體重”。
二、認識身高與體重
1、談話:老師這里有一位同學不同階段所拍攝的三張照片(順序打亂的3歲、5歲、7歲孩子照片),你們能將它們排排嗎?
2、學生進行排序。
3、提問:你是怎樣排的?為什么這樣排?
4、小結:同學們剛才通過觀察照片,通過照片中這位同學衣服、褲子、鞋子的變化比較,知道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高和體重都在變化。
5、提問:為什么同一個班中的同學,身高和體重各不相同呢?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我個人認為一二年級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講評課教案設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身心認知規律、通過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和積極性、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年級課后服務作業輔導方案:
1.先獨立完成當天的書面作業,養成先復習,再獨立做,然后小組可交流或讓老師督導,最后可預習一會明天的新課內容。
2.增加興趣學科。可以參加音體美各興趣活動,發展特長。
3.參加一些小科技發明,社會實踐等活動。
4.培養閱讀習慣。
5.培養思維能力,參加一些技能培訓,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