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6 12:26:0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老師準備毛巾和半盆水,讓小朋友觀察毛巾吸水以后發生的變化,通過實驗引導幼兒了解毛巾吸水變軟以后,可以用來干什么,水在哪里去了,引導幼兒自己觀察了解毛巾的變化,培養幼兒的觀察能辦,提升小班幼兒的注意力,這是課程的主要目標
活動意圖:孩子們特別愛玩水的游戲,把折的小船放到水中玩時,經常會有小船很快被水沾濕不能漂浮在水面上。為了讓幼兒真正了解為什么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則迅速沉入水里,我開展了此次活動。幫助幼兒了解由于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象,啟發幼兒利用已有的科學經驗和科學知識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顒幽繕耍?/p>
1、了解不同質地的紙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
2、學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
3、有分工合作的意識和能力。活動準備:1、物質準備:宣紙、報紙、紙折的小船若于只、水盆每組一個、托盤每組一個、記錄筆每名幼兒一支、集體記錄表格、小組記錄表格。2、經驗準備: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幾種紙,并知道紙能夠吸水?;顒又攸c:能夠認真觀察紙吸水時的細微變化,并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顒与y點:幼兒間合作觀察及記錄。
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還是多準備一些實物讓小朋友參與其中比較好,老師在上課之前可以多準備幾塊小方塊海綿,還可以準備幾把新的海綿拖把,上課的時候老師出示小方塊海綿,發給小朋友每人一塊,在教室的中間放幾盆水,讓小朋友把海綿放到水里,看看海綿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小朋看看有什么變化友把拖把在水里濕透了在擦地
活動由來:
幼兒通過過國慶節回來,互相交流外出游玩的感受和體會,孩子們都說我們的國家真大,幼兒都有強烈的認識了解祖國的欲望,為了滿足幼兒的欲望和要求,于是產生了我們的祖國的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問題板塊主題壁報區域游戲相關內容家園合作資源利用
1、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緒、情感及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2、了解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多民族的國家。
3、知道了解母親河(長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4、知道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曾經創造過世界奇跡。
5、知道了解四大發明。
1、中國地圖什么樣,它象什么?
2、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閱兵圖片軍儀仗隊圖片。
4、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墻。
1、布置了中國地圖的拼圖墻。
2、五十六個民族服裝服飾展,民族娃娃展。
3、閱兵圖片,三軍儀仗隊圖片。
4、布置長江、黃河的圖片展。
5、搜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6、搜集四大發明的相關資料,布置展墻。
1、中國地圖拼圖。
2、制作繪畫民族娃娃。
3、繪畫天安門。
4、歌舞表演,我愛天安門學唱國歌畫國旗。
5、搭建長城。
6、創編歌舞。
7、手工制作長城。
8、實驗活動。
9、紙的超市。
1、向家長介紹本網絡的活動內容。
2、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資料。
3、家園共同配合帶幼兒參觀天安門、長城。
4、請家長給幼兒布置相關適宜的環境。
5、教師家長幼兒共創風格墻。
6、讓家長幫助尋找提供資料。
1、看錄相、光盤。
2、從網上下載的照片。
3、利用家長外出參觀給幼兒提供錄制的材料、照片、解說詞等。
4、活動區活動。
5、利用周邊的社區的環境和資源。
6、參觀紙箱廠,尋找各種紙。
活動網絡圖
主要活動:1、認識中國地圖2、56個民族
3、母親河長江黃河4、天安門廣場
5、長城6、國旗國徽國歌
7、四大發明8、認識紙
活動一:認識中國地圖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祖國地域的遼闊,地圖板圖形和雄雞的特點。
2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祖國的名稱。培養幼兒從小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中國地圖一幅、中國地圖拼圖數個。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認識中國地圖,了解地圖上的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1讓幼兒知道了解我國地域的遼闊,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
1請幼兒觀察中國地圖,并提問幼兒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地圖上都有什么?各種顏色分別代表什么?
3幼兒對地圖觀察比較仔細,顏色分別代表什么大部分幼兒初步掌握。
1幼兒操作拼圖,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和家鄉的情感。
2在拼圖上找出祖國寶島臺灣的位置。
請幼兒操作拼圖,并找到北京和自己家鄉的位置。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4幼兒能很快找到北京的位置,對家鄉的位置在哪個別幼兒尋找較慢。
1教師能與幼兒共同互動觀察地圖的形狀和顏色。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了有序的觀察。
1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找到家鄉的位置。
2活動中幼兒互相合作進行語言和操作上的交流。
活動二:56個民族
活動目標:1、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了解部分民族的主要風土人情。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布置五十六民族的墻飾、照片、參觀中華民族園。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通過設計這次活動,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風俗。
1、談話,請幼兒分別說說參觀后的體會。
2、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民族。
3、談話: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及它們的風土人情。
4、你是哪個民族的?這個民族有什么風俗習慣,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5、手工制作及繪畫,民族娃娃。
6、幼兒能結合此活動把外出參觀后的所見所聞進行講述。
7、通過本次活動加深了對自己民族的了解和熱愛。
8、幼兒通過制作繪畫民族娃娃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1、教師在本次活動中同幼兒一起對我國的五十六個民族的不同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通過本次活動激發了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2、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與幼兒互動制作民族娃娃,欠缺的是幼兒對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了解的不夠。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活動三:母親河長江黃河
活動目標:1認識長江、黃河、了解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2初步知道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發展的關系,激發幼兒對母親河熱
愛的情感。
活動形式:看錄相,談話。
活動準備:光盤(長江、黃河三峽的圖片等)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知道了解中國的兩條著名的河流。
知道長江黃河的發源地。
了解長江、黃河與民族發展的關系,說說母親河治理后的變化。
一看錄相,讓幼兒初步了解長江,黃河的雄偉,壯觀。
1、幼兒觀察自帶圖片,請幼兒進行相關的講述。
2、通過觀察圖片,使幼兒知道哪個是長江、哪個是黃河、哪個是三峽發電站及壺口瀑布。
3、幼兒看錄象時都非常認真仔細,并不時的互相交流。
二、分辨長江黃河的圖片。
1、師生共同探討長江、黃河與中華民族的關系,激發幼兒熱愛母親河的情感,及治理后長江黃河給人民帶來得好處。
2幼兒渴望了解更多的母親河治理后的情況。
教師能在幼兒看錄象時向幼兒進行重點的介紹說明。
幼兒對此活動有很高的興趣,渴望了解黃河長江的更多知識。
通過師幼互動,幼兒的環保意識加強了。
幼兒通過次此活動激發了對母親河熱愛的情感。
活動四:天安門廣場
活動目標
1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2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3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幼兒去天安門參觀、天安門的照片、圖片、閱兵儀式圖片錄象帶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請幼兒說說去天安門參觀的體會,了解天安門廣場的重要用途。
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天安門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讓幼兒對天安門城樓的外觀進行描述和繪畫。
一、談話:幼兒介紹參觀后的見聞。
二、看錄相,讓幼兒知道天安門廣場是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國旗每天從這里升起。
1、幼兒參觀時對天安門廣場看的比較仔細,要求教師為他們留影。
2、了解并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廣場,并了解相關的建筑(人民英雄紀念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
3、幼兒對人民英雄紀念碑渴望有更多的了解。
4、能簡單說出天安門城樓外觀
5、繪畫天安門。
6、幼兒基本上能對天安門的外觀進行描述。
幼兒通過組織活動,每周一升旗的時候幼兒都有一種作為中國人的神圣自豪感。
教師能有重點的對天安門廣場進行介紹。幼兒都知道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重點指導幼兒在繪畫天安門時表現的天安門頂蓋是金黃色的琉璃瓦,有紅色的城墻,城墻上五個城門。
活動五:長城
活動目標
1知道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世界奇跡,是世界著名古跡。
2知道古代勞動人民為什么修長城。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圖片、圖書、故事、磁帶、幼兒自備相關資料。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讓幼兒進行觀察后說說你知道的長城的事。
了解長城的過去和今天,同時讓幼兒記住這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個奇跡。
了解長城在世界上是很著名的建筑。
一、幼兒通過觀察圖片,認識長城。
1、幼兒討論有關長城的事情。
2、教師介紹長城的由來及故事。
3、提問為什么說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有的幼兒說:長城為什么修這么長。小朋友說:“我要看看和圖片上有什么不同。一、知道長城是世界上著名的古跡。
二、利用活動區活動搭建長城畫長城。
三、幼兒用不同的積木建構心目中的長城。幼兒能積極參與討論氣氛活躍。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了解長城的事情。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了解長城的起點和總長度。
幼兒在活動中對長城途經的地方地名了解的不夠。主要是幼兒相關知識儲備不足。1重點指導幼兒在活動區搭建長城。
活動六:國旗國徽國歌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認識國旗、國徽、國歌及有關此活動。
2、通過觀察圖片知道國旗、國徽、國歌是我國的標志,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活動形式:談話活動
活動設計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1、認識國徽、國旗、知道國歌的歌詞。
2、讓幼兒了解國旗、國徽、國歌的相關知識。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緒、情感。
1、出示國徽、國旗、放國歌的音樂。
2、引導幼兒認識國旗,教師出示各種旗子,讓幼兒從中選中國國旗。并請幼兒說一說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五顆黃星代表什么?
3、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什么節日國旗是最多,為什么?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志。
4、引導幼兒認識國徽,通過觀察實物和圖片了解國徽的外形特征,知道上面的標志各代表什么。知道國徽是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尊嚴。
5、聽國歌,讓幼兒說一說你在什么場合聽到過這首歌曲。這首歌曲代表著什么?通過聽歌曲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6、組織幼兒聽國歌,并講解聽國歌的要求。
延伸活動,我為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
7、準確識別國徽、國旗及國歌的音樂。
有的幼兒說每當國旗升起時應站直。林上越說要挺起小胸脯。趙子玉說聽到國歌很自豪。
孩子們說國徽是我國的標志,有的幼兒說四周的齒輪和谷穗代表工作和農民。
1、幼兒對此活動都非常感興趣。
2、師幼互動幼兒能理解國歌的含義。
3、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我們的祖國相關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同時更加激發了幼兒熱愛祖國的情緒、情感,和做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4、欠缺的是幼兒在語言表達時部分幼兒語言平乏。
活動七:四大發明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國有著名的四大發明;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2、讓幼兒知道做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活動形式:分組活動
活動準備:圖片、錄音磁帶、火柴、指南針、各種紙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與反思
讓幼兒知道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讓幼兒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一、聽錄音磁帶,了解四大發明的由來。
1、分別了解火藥、印刷、指南針及造紙術。
2、兒對造紙術的由來比較感興趣。
3、火藥可以做炮竹,也可以發射火箭。
4、王福贏說:古代的書就是這樣印刷的,那
時候的人真聰明。
5、有的幼兒說古代發明的指南針現在我帶的表上就有。
幼兒討論四大發明對人類的巨大作用。
教師鼓勵幼兒從小愛探索、愛科學、長大發明更多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師幼互動時,也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
幼兒對這次活動有著很高的操作、探究欲望,聽錄音時也非常認真。
教師能與幼兒互動,共同參與討論和操作并進行相關的實驗。
通過這次活動,培養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激發了幼兒愛科學的欲望,特別是幼兒對古代人民發明的造紙術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延伸了下一次活動,他們可求認識各種紙。
活動八:認識紙
活動目標:認識各種紙,了解紙的特性;簡單了解紙的用途,知道節約用紙。
活動形式:分組操作實驗活動
活動準備:各種紙、水盆
活動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幼兒通過這次活動,了解不同的紙。討論各種紙的用途。
一、動手實驗操作,認識各種紙,了解紙的特性。
1、提問請幼兒說說操作感知后的結果。(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軟、有的硬、有的有顏色、有的有彈性等)
1、知各種紙的不同(吸水實驗)
3、提問請幼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哪種紙吸水快、哪種紙吸水慢、哪種紙不吸水)幼兒對實驗活動感興趣。
王依晨說:錫紙是防潮的,所以用它包香煙。
有的幼兒說:我們用的餐巾紙和手紙吸水快。有棱紙可以減少碰撞擠壓。紙有臘紙才不怕水。
幼兒說:“防水的紙可以做紙杯,復寫紙可以把字印出來,彩色紙可以用來布置美化班內的環境?!?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紙的用途,鼓勵幼兒一起討論說出不同的答案。
二、請幼兒尋找在家中或幼兒園哪些地方需要紙。我們應該節約用紙。
教師巡視幼兒的實驗操作并能鼓勵幼兒在實踐操作中主動參與積極討論。在實驗中發現問題能和幼兒一起討論通過這次活動幼兒對不同的紙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能說出它們的用途,也培養了幼兒知道節約用紙的良好習慣。欠缺的是對特殊紙的用途了解的不夠透徹。
思維接力棒:幼兒對我們的祖國網絡活動非常感興趣,參與意識強,師幼互動和幼兒與幼兒的互動都非常好,幼兒探究欲望高,因此延伸了以下活動如:我愛首都北京.環保小衛士.指南針真能干.
【活動目標】:1、讓幼兒認識水、了解水,知道水的重要性。2、讓幼兒節約用水,珍惜水資源。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多媒體、海綿若干、水桶、透明器皿、冰塊、桌子、金屬(小鑰匙)、小花灑、木塊
【活動難點】:孩子們對雨水的形成過程的理解,對此教師除了有簡明的敘述講解以外,還會利用道具進行簡單的演示,形象地解釋雨水形成的循環過程。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1、教師組織幼兒輕松愉快地入場坐好。(音樂)2、(播放雷電聲→雨聲)利用多媒體等道具營造夏天雷電雨時的氛圍,通過聲音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受。3、教師提問:剛剛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會想到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打雷閃電的聲音、下雨的聲音)(二)基礎部分1、教師提問:你聽過的雨聲是怎樣的呢?(霹靂啪啦、滴答滴答……)你們知道,雨水是怎么來的嗎?想知道嗎?2、水的形成--觀察圖片(雨水形成循環圖)教師用語:請小朋友們一起安靜地、認真地觀察這幅圖,答案就在里面。教師提問: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教師給小朋友自主觀察與思考的時間,鼓勵小朋友動腦筋、積極發言)。教師解說:雨水是這樣形成的-太陽熱烈的照射,地上的水受熱變成了水蒸氣,飄到了高空中遇到冷的空氣變成了很多小水滴,水滴聚集在一起變成我們看見的云朵,當云朵里的小水滴越積越多,承受不了重量,就從天空中掉落下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雨啦!你們看,就像這樣……(1)解說:把海綿當做云朵,當云朵里的水分不多時,還很輕(讓幼兒感受海綿的重量)太陽照射下的空氣中充滿水分;(2)給海綿注入水分,解說:當云朵中的水分聚集得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會太重,于是從天上落下來,這就是雨了。小朋友,明白了嗎?(3)請個別小朋友體驗。3、水的形態--冰(1)教師用語:小朋友,水除了有液體、氣體的形態,還有其它形態,是什么呢?(搖動裝有冰塊的盒子,引起小朋友的好奇心與思考,引導幼兒說出"冰")(2)請小朋友摸一摸冰塊,說出感覺。(冷冷的)(3)教師用語:水一經冷凍,就變成"冰"的狀態了。(4)提出問題:冰又怎么變成水的呢?(準備水的三態,讓孩子觀察與思考)4、水的作用教師引導:水這么奇妙,它有什么用呢?(喝、清潔、游戲等等)與幼兒談話,適當利用語言和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水可以……;可以用水……。讓幼兒自主思考,作出經驗談,知道水的用處很多,我們都需要水。教師提問:小朋友,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沒有水,生物都不能生存了,水非常重要。我們要珍惜水資源,不浪費水,可以怎么做呢?(水龍頭關緊、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或者洗完衣服的水可以拖地等等)(三)結束部分1、水的游戲操作游戲準備:準備三個透明水罐、水、海綿、乒乓球三個游戲玩法:把小朋友平均分成三組,在規定的時間內(音樂控制)讓每組幼兒輪流以接力的方式,用海綿吸水灌進透明水罐里,看哪組收集的水最多,乒乓球浮起最高為勝。(教師示范一次)2、小結與提問水的用處可真多,水除了可以喝,可以用來清潔,還可以玩游戲呢!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小朋友,請看清楚--演示:把金屬鑰匙和木頭放進裝有水的透明罐中,三種物體形成對比(浮、沉)。提出問題,引起思考和探索:為什么乒乓球和木塊會浮在水面上,而鑰匙卻沉下去了呢?還有什么是能浮在水上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后,自己去尋找一個完整的答案,回來告訴老師。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