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羊教案?有誰知道小班數學森林野餐會的教案

admin時間:2024-01-16 15:45:4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心肝寶貝手指操教案

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我用十個手指頭,來游戲;大拇哥,二指弟,三中指,四無名,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我用十個手指頭,來游戲;大拇哥,二指弟,三中指,四無名,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小班社會兩只山羊過橋教案

對于小班的孩子,兩只山羊過橋是非常有意思。非常能夠引起小朋友興趣的一篇課文要告訴孩子們。遇事不要急要,懂得謙讓。

有誰知道小班數學森林野餐會的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觀察,了解小雞和小鴨外形、動態、習性等方面的特征。

2.感受小雞和小鴨的可愛,樂意親近和愛護它們。

活動準備

圖形寶寶:圓形,正方形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拉個圓圈走走

2.師:今天,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要去森林野餐,請小朋友一起去。

教師依次出示小雞和小鴨的圖片,請幼兒模仿小雞和小鴨的叫聲,并觀察不同之處。

師總結:小雞叫聲嘰嘰嘰(伸出手指頭模仿小雞啄米)

小鴨叫聲嘎嘎嘎(搖搖擺擺走路)

3.師:咦?你們看,它們去野餐不帶食物的嗎?

4.出示圖形寶寶

師:玩了這么久,它們肚子都餓了,請小朋友幫幫忙吧!把餅干放到它們的盤子里,讓老師來問問它們喜歡什么樣的餅干。小雞喜歡圓形,小鴨喜歡正方形。

師:剛好,老師口袋里有許多餅干,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個吧

5.請幼兒按順序喂食,注意把正確的圖形放在相對應的盤子里。

6.活動結束

師:謝謝小朋友帶來的美味點心,小雞和小鴨今天玩的非常開心。

活動延伸

帶上圖形寶寶玩圖形蹲游戲

初一課文《童趣》教案

《童趣》教案

教材簡介:本教材主要用途為通過學習語文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交流能力,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和工作,為了滿足人類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本教學設計資料適用于初中七年級語文科目,學習后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本內容是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的編寫,可以放心修改調整或直接進行教學使用。

教學設想

教學本文,宜把誦讀作為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悟其妙。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復述課文內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由于本文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師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課前可安排預習。

教學目標

1,背誦,翻譯全文。

2.理解作者的精神體驗一一“物外之趣”。

3.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重點、難點

理解文言詞句,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法

傳統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復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容: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一步矯正自己在朗讀上諸如語氣,節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朗讀,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內容的理解上,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難點問題可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合作解決。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要講明白,講透徹。

學法指導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于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教學手段

錄音機、投影儀。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掃除字詞障礙,疏通文意。

2,反復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兒童是天真爛漫的。對世界,他們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小時候,我們都玩過“過家家”游戲,幾個小朋友在一起,有的當爸爸,有的當媽媽,有的當孩子。有句兒歌唱道(教師唱):“小板凳啊擺一排,小朋友們坐上來啊坐上來。我當司機把車開啊,我當司機把車開。轟隆隆隆,轟隆隆隆,轟隆隆隆,鳴一一。“看,小板凳排起來就成了火車了。多有趣!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么意思嗎?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逼渲小爸耨R”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

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

(二)板書課題

(三)出示教學目標

(四)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清代文學家。

(五)采用多種形式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朗讀方法上,教師要在語音、語氣、節奏、感情等方面給學習以點撥和指導。對學生的課堂訓練,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鼓勵。

以下內容應出示投影儀或彩屏顯示。

1.檢查預習,讓學生試著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讀一讀,寫一寫。

童稚(zhì)藐(miǎo)小項為之強(jiáng)鶴唳(lì)云端怡(yí)然稱快

凹(āo)凸(tū)土礫(lì)壑(hè)龐(pá)然大物蝦(há)蟆(a)

2.認真默課文,仔細揣摩課文內容,試著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搞不清的四人小組討論,合作解決。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云端。(唳,鳥鳴。)

(7)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8)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9)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10)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于,在。)

(11)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之,指蚊子。)

(12)徐噴以煙。(以,用。)

(13)使之沖煙而飛鳴。(之,蚊子。)

(14)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15)以草為林。(以,把。)

(16神游其中。(其中,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17)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

(18)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3.在大體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請試著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作/青云白鶴/觀。

(6)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斗草間。

4,聯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語句,想一想該怎樣翻譯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我]為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3)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游覽。)

(5)見二蟲斗草間。

([我]看到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

(6)捉始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二、布置作業

1.完成“研討和練習”第二題。

2,寫一個復述課文內容的提綱。

3.思考題: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為什么會產生“物外之趣”?

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課文中表現的“物外之趣”。

2.認識“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及時給予賞識和激勵性評價。

1,依據提綱,復述課文內容。

2,背誦課文。

3.口頭翻譯。

二、研讀欣賞

(一)教師導學

1,同學們,這篇課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確:

本文的主旨是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2,請概括地說出作者記敘了哪幾件“物外之趣”?

明確;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鶴舞于空中”。

(2)把草叢、蟲蚊、土礫比作森林、野獸、丘壑。

(3)觀“二蟲斗草間”,懲治癩蛤蜞。

(二)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適時啟發,點撥、引導,

1,參考注解,試說說作者提到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

明確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2,你認為這種“物外之趣”是怎樣產生的?

明確:

是借助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來的。

板書或彩屏顯示(主要列舉前兩件事):

自然景物思維方式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想和想像

森林、野

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始蟆

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三、體驗反思

1,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創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2.討論:這篇課文對你有怎樣的啟發?

明確:

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點,勇于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于開拓的人。

3.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于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鼓勵。

四、多角度思考

“我”為小蟲打抱不平,為什么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癩始蟆處死?

參考答案(不求一致):

1,珍惜生命。

2,處置有度。

3,不忍心。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2.將“體驗反思2”寫成300字的短文。

點評:

本教學案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突出對了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

教學設計對學生詳情進行了深入分析,強調了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把傳統的朗讀和背誦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是比較恰當的,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特點。根據教材內容,確定以學生自學為主,符合現代教學的理念。同時,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強調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也是比較客觀實際的。

教學目標設置合理,重點、難點把握準確,對教材鉆研得比較深入。把對詞語的理解、句子的翻譯等基礎知識作為訓練重點,符合教材本身的特點和學生現階段的基礎情況。課時安排合理。

精心設計符合兒童心理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教學容量大,訓練多,有助于知識的積累和基礎能力的提高?;y為易,化整為零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可以掃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心理障礙,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值得重視的是,本教學案依據教材本身的因素,把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以至創造力放在比較突出位置,有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和終身教育。

在人文素質的培養方面,讓學生認識自然之美和創造之美,突出了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

本教學案還注意到尊重學生于對所學內容的獨特感受,多角度思考問題,在培養學生延伸思維方面做了一些探討。

實施本教學案,學生在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乃至寫作能力等方面,都可以得到應有的訓練.

小班科學蝸牛餅干店教案反思

蝸牛餅干店教案反思

目標:

1、會運用各種線條有序的組合來表現蝸牛的外形特征,感受線條畫帶來的美感。

2、培養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仔細、耐心的作畫習慣。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重難點:

創作新的線條組合來裝飾蝸牛;并注意線條之間的疏密。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作。

經驗準備:

已經有畫線條畫的經驗;

教學準備:

1、哭聲、歡笑聲、雷雨的音樂

2、兩只蝸牛范畫

3、蠟筆、粗、細記號筆、已畫好外形的蝸牛與幼兒人數相等。

教學過程:

一、利用音樂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1、放音樂《歡笑聲》。教師提問:“誰笑得這么開心呀?”

2、過渡:原來是蝸牛軒軒和樂樂。瞧,他們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參加選美大賽呢!

二、出示范畫,欣賞教師畫的蝸牛的范例,請幼兒互相說一說,這些蝸牛的形狀及裝飾的線條,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花紋。

師:老師畫的蝸牛是什么形狀的?用了什么樣的線條進行裝飾?

重點引導孩子觀察幾種線條組合變成新的圖形的裝飾效果。

三、利用音樂創設情境,培養孩子的耐心,激發創作欲望。

1、放音樂《雷雨聲》、《哭聲》。激發孩子的助人為樂精神。

教師:呀!雨水把軒軒和樂樂身上畫的漂亮的線條和色彩都沖洗掉了,他們沒辦法去參加選美大賽了。聽,他們哭得多傷心呀!孩子們,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2、激發創作欲望。

教師:軒軒和樂樂喜歡的線條是幾種線條組合變成的新線條,而且他們喜歡自己身上的線條是別人沒有的,你能畫出來嗎?

3、請個別孩子到前面畫出自己創作出的線條組合,并給線條命名。

四、師示范講解如何對蝸牛進行裝飾?如何處理分割畫面?處理畫面中點、線、面的疏密關系的畫法:

(1)教師簡單在蝸牛身上示范分割畫面的塊,畫出各種形狀的線條,并重點講解如何處理畫面中點、線、面的疏密關系。

(2)引導幼兒討論,你準備用什么線條來裝飾?

五、師提出作畫要求:

(1)在作畫前先想一想:你是想幫助軒軒還是樂樂?要用什么線條裝飾?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出各種線條的組合,看誰想的和別人不一樣。并注意點、線、面的疏密變化。

(3)安靜作畫,不影響別人,注意坐姿。

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作品送到畫展欄中進行評比,選出最漂亮的作品送給軒軒和樂樂去參加選美大賽。

六、幼兒創作,教師給予及時指導,對幼兒創造性表現的作品及時給予肯定。

(1)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大膽嘗試用不同的點、線、面的運用。引導孩子自由發揮,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驗到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2)幫助能力差的幼兒變化各種線條花紋。

(3)請完成作品的幼兒把畫送到畫展欄中。

七、觀賞評析作品:

(1)請幼兒自由互相講述自己所裝飾的蝸牛。

(2)請個別幼兒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幫助軒軒和樂樂裝扮的漂漂亮亮的,軒軒和樂樂都說非常漂亮,他們說你們都畫的非常漂亮,決定把你們的作品都帶去參加選美大賽呢!

教學反思

1、用音樂轉換情境,為孩子創設了愉悅、直觀的聽覺效果。

2、用一個故事作為主線把各個教學環節有序、合理地組織起來,讓孩子在故事情景中復習所學的線條,激發創作出新的線條,層次清楚,難度層層遞進。

3、線條畫的范畫作品要比蠟筆畫、水粉畫的大許多,孩子才能清楚地看見線條的組合及疏密排列。

4、教師講解太多,語言不夠精練。要注意提問的藝術。

幼兒園大班禮儀兒歌教案

做文明好寶寶,就餐禮儀不能少。

筷子勺子不亂敲,講話嬉笑就不好。

不挑食來不剩飯,人人都夸寶寶好。

細嚼慢咽腸胃好,身體棒棒都說好。

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誰是好寶寶;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身體坐直,兩腿并攏,一口飯,一口菜,寶寶吃得好,干凈又安靜。

粘土手工教案

粘土手工制作小人兒教案

首先我們用白色粘土做一個扁圓的小人兒頭部形狀,用黑色粘土做出眼睛的部分

第2步:

再做一個鴨蛋狀形狀的身體

第3步:

做出小人兒兩只長胳膊和兩只腿

第4步:

最后將小人兒各個部分進行組合在一起,完成粘土小人兒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