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19 22:36:5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生成性教學策略
所謂生成性策略,即“鼓勵或允許學生通過生成教育目標、內容的組織、細化、排列和強調、理解的檢驗,以及向其他方面的遷移,從教學中建構他們自己特有的意義”。
2.替代性教學策略
相對生成性策略,教學的替代性策略(supplantivestrategies)“傾向于通過提供全部的或部分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的組織、細化、排序和強調、理解和檢驗,以及遷移的建議,較多地代為學生加工信息”。
3.指導性教學策略
前兩種教學策略適合于不同的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應該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有所側重,而指導性教學策略則是一個偏于“中性”的、適用范圍較廣的教學策略。
教學步驟如下:(1)導入階段(2)主體階段(3)結尾階段(4)評價階段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教學設計理念根據教學法的真實性原則,設計學習活動,提供話題和真實任務,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思考,發揮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面向全體學生,強調學生的參與和實踐。創造合作學習型活動的必要條件,包括明確的小組活動目標,小組成員積極依賴的關系,成員間面對面的交流,注重學生社交技能的鍛煉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能力。
2.主要采用的教學與活動策略◆課前調查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準備;◆課中進行聽力訓練、交流分享、問題探究等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引導認知的多樣性?!粽n后延伸活動——小組活動,拓展認識。
3.關鍵問題:◆課前的調查表設計要簡單明確,適合學生能力;◆課堂學習活動教師要注意引導,借助媒體促進學生思考;◆做好教學資源平臺,使學生獲取更多感興趣的內容,為學生后續學習服務。
教學設計為教學策略提供舞臺,教學策略為教學設計提供服務。二者共同為實現教育教學的目的而努力。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行為主體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
行為條件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
行為動詞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
表現程度指學生學習之后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
B、敘述最好有不同層次
根據《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
C、過程與方法是什么?
對于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后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歷史思維的方法)
教學后記部分的寫作要求:(1)評價出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2)對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拓展資料:
我們用表格形式將教案與教學設計進行比較從中可以看出,從關注“具體的教材教法的研究”轉變為關注“以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的教學策略研究”是從傳統教案走向現代教學設計的根本轉折點,我介)只有弄清了二者的區別,才能夠真正理解并掌握現代教學設計的理念和技術,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不會將二者混淆。
①脈絡要“準”——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
②目標要“明”——是教學設計的“方向”;
③立意要“新”——是教學設計的“靈魂”;
④構思要“巧”——是教學設計的“翅膀”;
⑤方法要“活”——是教學設計的“表現形式”;
⑥練習要“精”——是教學設計的“綜結點”。
教學策略是教學心理學中的術語。廣義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學的策略,而狹義則專指教的策略,屬于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即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采取的教學實施措施。妙啊
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課后反思,其中教學過程里面又包括導入環節,新知呈現環節,操練環節,知識拓展與鞏固環節,再加上總結環節。
1.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2.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3.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4.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學方案是指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和達到教學效果,設計的教學活動的具體細節和順序的計劃。
教學方案包括課堂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教學資源、課堂管理等方面的設計,是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