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案,大班心理《好心情壞心情》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0 02:56:2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1、環境適應教育豐富的物質環境能激發幼兒的活動愿望,啟迪幼兒的智慧,愉悅幼兒的身心。美化、教育化的裝飾環境,既富有教育意義,又具有美的熏陶。自主、開放的游戲環境,豐富的游戲材料,能緩解幼兒的壓力,滿足幼兒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2、人際關系教育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得天獨厚的同伴群體,為幼兒創設相互接納、信任、尊重的集體生活的氛圍,有助于幼兒心理品質的形成。久而久之,他們在和同伴的游戲中體驗到快樂,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為,解決幼兒之間的沖突。教師還要善于發現幼兒的優點,肯定他們的良好行為,關心自己身邊的人,鼓勵其進步與努力,還要寬容幼兒的無心之過,與幼兒交流時態度和藹,平視幼兒。

3、學習困難教育幼兒因沒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時,應該安慰和鼓勵,不要表現出失望的表情。只要幼兒努力去做,無論結果如何,都應該鼓勵,同時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導,避免只根據結果評價幼兒。教師不要比較幼兒的長相和身體特征,傷害幼兒的自尊心。

4、情緒情感教育讓幼兒體驗關愛、親情、共享的快樂。教育幼兒正確認知自己的情緒,學習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緒,教師要理解孩子,允許幼兒發泄。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降低達不到理想狀態時的挫折感,當失敗和挫折發生時,幫助幼兒正確對待失敗和挫折,增加經驗、接受教訓,豐富閱歷,從中接受積極的信息。要培養幼兒的同情心,關心他人。

教師資格證心理健康教育考幾門

心理健康教師資格證考試包括3個科目,科目一為《綜合素質(中學)》科目二為《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三為《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教師資格的筆試僅開考科目一與科目二,科目三《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結合面試一并考核。

教師資格證的心理健康教育考試內容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政策法規。

大班心理《好心情壞心情》教案

活動目標:認知:愿意認真傾聽老師講故事。

活動重點:愿意認真傾聽老師講故事。活動難點:知道壞心情變好心情的方法有很多?;顒訙蕚洌洪_心、悲傷的圖片各一張,繪本《壞心情變好心情》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主題。

能力:知道壞心情變好心情的方法有很多。情感:愿意與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心情。

。

教:小朋友你們開心的時候會怎樣?(大笑,高興)那悲傷的時候呢?(哭泣、發脾氣)

二、出示開心、悲傷的圖片,幼兒討論。

教:小朋友看看老師手上拿的這兩張圖片有什么不同?請個別幼兒舉手回答。

教:這張圖片上一個心情很好,一個心情很壞。那小朋友覺得有好心情好?還是要壞心情???

1、引導幼兒說說壞心情給身體帶來那些傷害(如壞心情傷肝,愛發脾氣等)。

2、教師小結。

我們要每天保持一個好的心情,要大度不能愛生

氣,要和別人和睦相處,做事不能斤斤計較,喜歡幫助他人等。

三、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壞心情怎樣變成好心情。

1、教師講《壞心情變好心情》的故事幼兒仔細傾聽。

活動延伸:內容:

2、幼兒說說在故事中你聽到了什么方法?

3、教師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如: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做一些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可以找好朋友說說話等。

4、教師小結。

教:我們在心情不好的情況下,要努力使自己變成好心情,因為壞心情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試教案怎么寫

您好,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試教案的寫法如下:

一、教案概述

1.教學內容: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例如:情緒管理、人際關系、自我認知等方面的內容)

2.教學對象:小學生(年級、年齡)

3.教學目的: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某個具體的心理健康主題,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操作、游戲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心理價值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抗壓能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某個具體的心理健康主題的相關知識。

(2)難點:通過實際操作、游戲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

3.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通過講解、展示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

(2)互動式教學法:通過互動、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參與活動,積極體驗和探索。

(3)案例分析法: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學生了解某個心理健康主題的實際應用。

4.教學過程

(1)引入:通過引入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2)講解:通過講解、展示等方式,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

(3)實踐:通過實際操作、游戲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

(4)總結:通過總結,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5.教學評價

(1)形成性評價:通過課堂表現、作業等方式,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2)總結性評價:通過考試、調查問卷等方式,總結本次教學的效果和問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參考。

三、教學資源

1.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教材

2.多媒體設備:投影儀、電腦、音響等

3.教具:游戲道具、圖片等

四、教學效果

通過本次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了解并掌握某個具體的心理健康主題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學生的心理價值觀、自信心和抗壓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我學到的心理健康知識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指青少年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良好發展,能在學習和社會活動過程中與人建立良好關系,能諒解他人,辨別是非,在遇到困擾時能克服困難。

目前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尚無統一公認的標準。綜合多數心理學家和醫學家的觀點看,青少年心理健康起碼應具有如下標準:

1、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身體健康、智力正常是衡量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是正常生活工作的基本條件。

2、人格完整,意識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懷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識,并自尊自愛,尊重他人,善于調節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齡特點。

3、樂于交流,善于結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善于結交知心朋友,與朋友能溝通心靈,友好相處,對矛盾和分歧,能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并有樂于助人的愿望和行為。

4、情緒穩定,樂觀開朗。情緒是心理健康的溫度計;樂觀能使人心情開朗。保持相對的樂觀、穩定的情緒,就能在順境中積極向上、謙虛謹慎,在逆境中意志頑強并能戰勝困難。

5、有所追求,積極進取。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對現實,勇于承擔責任。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