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手帕教案?幼兒園中班音樂丟手巾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0 05:26:4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獨立性培養教案

1、孩子想做事情鼓勵孩子試著做

孩子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注意的中心會逐漸從父母轉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濃度一下,獨立意識大大增強。這時父母要順應孩子的發展變化,滿足孩子的獨立需求,鼓勵孩子積極探索,讓孩子獲得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比如孩子要自己吃飯,哪怕他撒了飯?;虿恍⌒乃ち送氲惨屗麌L試;孩子要自己洗手洗臉,就要允許他弄濕衣服;孩子喜歡玩泥、玩沙,就不要怕孩子弄臟衣服而限制他的探索……正是在這些自由自在的反復探索求和中,孩子不斷地克服自己認識上、動作上、能力上的不適應、不協調、不斷地提高獨立性。

2、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從訓練孩子的動能力做起。自己穿脫衣服、自己系鞋帶、自己大小便、自己洗手、洗臉、刷牙、梳頭、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圖書、自己洗手絹、襪子……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卻是培養孩子獨立性重要內容。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并進行引導,才能使孩子盡早學會自我服務。如果從小不作要求,孩子就會逐漸形成領帶性,從而缺乏獨立能力。

1-2歲幼兒折手帕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手帕折疊出多種幾何圖形,復習鞏固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的認識。

2、通過玩手帕游戲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塊手帕。

活動過程

一、認識自己手帕,激發玩手帕興趣

師:請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手帕是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些什么圖案?

二、啟發幼兒嘗試用手帕變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1、師:試試看,能不能把正方形的手帕通過折疊變成三角形?引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手帕變成三角形。

師:還可以變出其他樣子的三角形嗎?啟發幼兒運用不同的`折疊方法變出不同大小的三角形。

2、請幼兒互相看看、講講、把自己的折疊方法介紹給別人,同時觀察了解同伴的折疊方法。

3、教師總結:折疊的方法、折疊次數不同,可以把手帕變成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三、啟發幼兒再次嘗試用手帕變成其他幾何圖形

1、師:再試試看,正方形的手帕還能變成什么形狀的圖形?幼兒充分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2、幼兒互相講述自己的變法,并請個別幼兒把自己變出的圖形介紹給全班幼兒。

四、總結

師: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干,用手帕變出了許多幾何圖形,下課后再折折看,看還可以變出其他有趣的東西嗎?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性、形象性的特點,認識過程中,注意較易轉移,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科學、有效地完成教育任務、實現教育目標,是小班教學活動組織的難點。使幼兒在輕松、愉快、自主的狀態下,通過操作實踐與周圍的物質環境發生作用,動手動腦掌握數學知識。

小班安全沙子進了眼睛怎么辦教案

您好,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理解沙子進入眼睛的危害,并知道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2.學生能夠掌握沙子進入眼睛后的正確處理方法。

教學步驟:

Step1:引入話題

教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在玩沙子的時候,沙子進入眼睛會帶來哪些危害,學生們可以自由發言,教師及時引導。

Step2:講解注意事項

教師向學生們講解在玩沙子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盡量不要用手揉眼睛,因為手上的細菌會進入眼睛,導致感染。

2.戴上護目鏡,可以有效地防止沙子進入眼睛。

3.如果沙子已經進入了眼睛,不要用手揉眼睛,應該立即找到成人幫助處理。

Step3:演示正確處理方法

教師向學生們演示沙子進入眼睛后的正確處理方法:

1.先用清水沖洗眼睛,將沙子沖洗出來。

2.如果沙子沒有被沖洗出來,可以用干凈的紗布輕輕擦拭眼睛,不要擦得太重,否則會傷害眼睛。

3.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有效果,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

Step4:模擬操作

教師讓學生們分組進行模擬操作,學生們可以互相幫助,讓每個人都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

Step5:總結

教師與學生們一起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再次強調沙子進入眼睛的危害和正確的處理方法,希望學生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小學秋冬季傳染病的安全教案

您好,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

2.掌握正確的個人衛生習慣;

3.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二、教學內容:

1.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3.個人衛生習慣如何養成?

三、教學過程:

1.引入(5分鐘):

教師介紹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讓學生了解這些傳染病的癥狀和危害。

2.講解(15分鐘):

教師講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通風、適當鍛煉、合理膳食等,讓學生了解如何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3.練習(20分鐘):

教師設計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如在公共場所、在家中、在學校中等,演示如何正確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4.總結(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正確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四、教學評價:

1.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活動中的表現;

2.聽取學生總結的內容,評價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3.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調查、實驗等方式深入了解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幼兒園中班整合教案:打噴嚏時怎么辦

活動目標:

1、知道打噴嚏時應注意的禮儀。

2、學習有順序地觀察和講述圖片?;顒訙蕚洌?、"生活小絕招":《打噴嚏嘍》(請參照幼兒用書)。2、海報紙、筆。

3、紙巾、手帕、口罩?;顒舆^程:1、老師表演,盡量夸張地表現出打噴嚏時的錯誤方式,以引起幼兒興趣(不時用手揉鼻子、吸鼻水,對著書打噴嚏等)。引導幼兒討論打噴嚏時有什么地方是應該注意的。--不要對著人、書、食品等等。--要捂住嘴巴、鼻子,不讓細菌跑出來。--鼻涕不要吸進去,要嚊出來,擦干凈。2、幼兒有序地觀看圖片,將正確的方法演示出來。老師準備相關物品(如衛生紙),提醒幼兒打噴嚏時要想到這些方法。--運用兒歌重點指導正確使用紙巾的方法:拿張小紙巾,壓在鼻子上,雙手壓一壓,輕輕往下拉,折折再來擦。3、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經驗說一說要怎么保護自己的鼻子。課后分析:幼兒打噴嚏時要及時提醒注意禮儀,不能重復壞習慣。活動延伸:和幼兒說說感冒時照顧自己的辦法,鼓勵幼兒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多運動,養成鼻子保健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音樂丟手巾教案

游戲準備

1.小手絹或類似替代物。

2.寬敞、無障礙物的室外大場地。

游戲規則

1.丟手絹時,要在他(她)不注意時丟給他(她)手絹,圈上的幼兒邊拍手邊唱兒歌,增加游戲的樂趣和難度。

2.圈上的其他幼兒誰也不準告訴被丟給手絹的人。

3.追逐時,不要離開大家太遠,同時碰到衣服就好,不要撞到他人的身體。

游戲玩法

1.選一個幼兒丟手絹,其他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撒開手蹲下。丟手絹的幼兒,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繞著圈上的幼兒走,圈上的幼兒一起拍手念兒歌——“丟、丟、丟手絹,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她),快點快點捉住他(她),快點快點捉住他(她),快點快點捉住他(她)!”念到“輕輕地丟在小朋友的后面”時,丟手絹的幼兒將手絹悄悄地丟在圈上某一個幼兒的身后,念到“大家不要告訴他(她),快點快點捉住他(她)”時,如果被丟給手絹的幼兒還沒有發現自己身后的手絹,丟手絹的幼兒就要捉住他(她)讓他(她)表演節目。若在唱的過程中被丟手絹的幼兒自己發現了手絹,就要拿起手絹,快速追遙丟手絹的幼兒,丟手絹的幼兒則要迅速占據被丟手絹的幼兒原來蹲的位置,以免被追上,若丟手絹的幼兒被追上就要請丟手絹的幼兒表演節目,若丟手絹的幼兒沒被追上,兩人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2.丟手絹者和被丟手絹者可向相反方向跑,看誰先回到空位上。輸者表演節目,勝者做新一輪游戲的丟手絹者。

注意事項

1.游戲前,要檢查場地是否滑或是否有其他不安全因素。

2.手絹不宜過大過滑,避免游戲時不好拿。

植物知多少小班教案

你好,【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長發育過程。

2.掌握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

3.了解植物的作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1.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難點】

1.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實踐操作法。

3.情景模擬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幼兒園植物園。

2.學生準備:學習筆記本、植物模型、植物圖冊。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1.教師通過圖片等教具,引導學生回憶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綠色、有根、有莖、有葉等。

2.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班級植物園,讓學生發現植物的多樣性和美麗。

二、講授(15分鐘)

1.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圖片等教具,講解植物的基本分類和特點,如種子植物和非種子植物的區別、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的區別等。

2.教師講解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如從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

三、實踐(20分鐘)

1.教師組織學生參觀班級植物園,讓學生親身感受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植物模型拼裝活動,讓學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四、歸納(10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植物的分類和特點。

2.教師讓學生總結植物的作用和價值,如為生態環境提供氧氣、美化環境、提供食物等。

五、練習(10分鐘)

1.教師布置小組或個人練習任務,要求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完成相關練習題。

2.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類,掌握了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了解了植物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植物的結構和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多媒體課件、圖片、植物模型等多種教具,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理性認識。同時,教師注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及時總結和評價,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參考。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