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兩個兩個一數教案著急著急,謝謝
教育目標:
1、學習1—20按群計數,兩個兩個數;
2、建立數群概念。
教具組成教師演示板一套,幼兒人手一套學具。
活動過程一、活動導入:
教師和幼兒玩數單雙數的游戲,從1到10,再到20。
二、活動組織:
1、請小朋友在插板上的第一行插上兩個紅棋子,再插兩個黃棋子,兩個藍棋子,兩個綠棋子,2個黑棋子,一共10個棋子。
2、教師提問:
一共插了幾種顏色的棋子?每種顏色共有幾個棋子?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棋子?
先讓幼兒按個數數,再按顏色數——2、4、6、8、10。
3、請幼兒照第一行的樣子插同樣的棋子,同時說出12個棋子,14個棋子,16個棋子,18個棋子,20個棋子。
4、請幼兒說說怎么數速度快?為什么?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兩個兩個數的練習,讓幼兒借助顏色的區別進一步感知雙數遞進的規律。
5、游戲“聽聲音拿棋子。”
教師拍一下手,請小朋友拿掉2個棋子,同時讓幼兒練習兩個兩個數,直至把棋子全部拿掉。
三、結束
收回插板。
四、活動延伸
戶外體育活動的報數游戲,數字表的點數游戲。
幼兒園蒙氏閱讀與識字1,《起床》的教案
幼兒園教案:起床
教師:屈老師
目標:
1.學習起床時應遵守的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
核心要素:
起床時要安靜去方便步要輕
衣穿好被疊齊先梳洗后游戲
準備:
《禮儀教育幼兒用書》、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音樂喚醒。
1.教師為幼兒播放輕柔優美的音樂,喚醒午睡的幼兒。
2.教師來到醒來孩子的床前,給予每個孩子一個擁抱,并以親切的口吻問候每一個幼兒。(如:“曉曉,下午好!”)幼兒也應該問候教師:“老師,下午好!”(如果幼兒沒有回應,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暗示。)
3.老師一邊問候小朋友,一邊給他們做午檢。
提醒幼兒大小便,并提出
禮儀要求:(天涼時)小便之前要先將上衣穿上,以免著涼;
去廁所要保持安靜、不玩耍;
大便前應事先通知老師,大便后應沖水,若請老師幫忙擦屁股,應通知老師。大便后應洗手。
(二)指導幼兒穿衣服
禮儀要求:穿衣服時要坐在小椅子上穿,而不能坐在地上穿。
穿衣的順序是上衣-褲子-襪子(若是冬天應先穿襪子再穿外褲)-鞋子。
穿衣時如果需要他人的幫助,應該有禮貌地請求老師或同伴的幫助。
溫馨點心:
禮儀要求:坐在固定的座位上吃水果或點心。
雙手端托盤放置在桌子上。
起身后先收椅子再放托盤。
游戲\學習獲得
給幼兒提供衣飾框等材料讓幼兒進行系扣子、拉拉鏈等練習。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小班認識數字10的教案
一、活動目的:1、認識數字10,知道其實際意義。2、鞏固對數字1——10的認識。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能力。二、活動準備:數字卡片1——10每人一套,課件三、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1)組織幼兒坐好。(2)教師導入:今天我們班里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是誰呀?(出示課件小兔子圖案)小兔子想和我們一起學習,小朋友歡迎嗎?(3)小兔子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它給小朋友帶來一條謎語,大家來猜一猜:十個好朋友,長短不一樣,寫字畫畫都靠它,樣樣事情學著做。(手指)(4)小兔子夸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告訴它,小朋友還會用手指做律動呢!小兔子很想看,我們一起來做給它看好不好?(放音樂)做手指律動——手指五線歌。2、基本部分:(1)小兔子昨天去森林里采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來數一數,它一共采了幾塊蘑菇。(9塊)(2)在回家的時候,小兔子在樹下又發現了一塊大蘑菇(出示課件),小朋友數一數,現在它有幾塊蘑菇?(10塊)(3)得出結論:9添上1是10。(領讀兩遍)(4)(出示課件)10的點子卡片,出10的數字卡片,幼兒認讀。(5)說一說:10像什么?它可以表示什么物品?(6)結合手指從1數到10。(7)課間休息:拍手歌。(8)數字像什么:教師出示課件,按順序出示數字1——10,每出現一個數字引導幼兒說出像什么,然后說出一句兒歌。教師領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數字歌》(9)操作練習:出示圖片(課件),請幼兒找出圖中數量為10的物品。教師出示實物卡片(課件),幼兒舉起相應的數字卡片。3、結束部分:(1)活動延伸:請幼兒課下和回家的時候,找一找身邊數量為10的物品。(2)師:小朋友今天表現很好,小兔子可喜歡你們了,它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戲,好不好?聽,小兔子放好音樂在等你們了。(3)放音樂,幼兒聽音樂走出教室。
小班數字11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1—10的數字寶寶。
2、喜歡數學,并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數字1—10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1—10,誒你感到幼兒認識數字。
二、游戲:找數字
——教師事先把1—10的數字寶寶貼在教室里的各個角落。
1、教師:你們認識數字寶寶1—10嗎?請幼兒從1數到10。
2、教師請個別幼兒來操作——現在請幼兒聽仔細要求,聽聽老師要求你們找什么數字寶寶,看看誰找的對,沒請到的幼兒要看仔細他們是不是找的正確,如,找的不正確的,你們要指出來。
3、游戲開始:教師說:數字寶寶9在那里,請到的這名幼兒去找數字9,并將數字卡片9貼在黑板上。
4、游戲可反復進行,教師一旁指導。
三、游戲:誰不見了
——教師將數字1—10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教師先請幼兒一起認識數字1—10。
——教師在在數字1—10的卡片中拿掉幾個數字,請幼兒觀察黑板上的數學里,睡不見了。
——教師可從簡單到難:先從1—5開始:1—5的數字寶寶里少了誰啊?
——在1—10的數字寶寶中少了誰?。?/p>
四、練習操作
1、教師分發幼兒用書——翻開書本第11頁。
2、教師講解作業要求,幼兒操作。
3、教師巡查指導,并幫助個別幼兒。
——注意:貼貼紙要要輕輕的撕,撕了的廢紙要扔垃圾桶里。
4、教師批改幼兒作業,幼兒糾正作業。
幼兒園數字1到10怎樣教法
1、兒歌法。
把1到10編成兒歌,教給孩子們。通過唱的方式,讓1到10深入幼兒的腦袋里。
兒歌一般都節奏感比較強,孩子在唱的時候,會感覺比較輕松。而且,印象也很深刻。
2象形法。
把1到10的數字跟具體實物一一對應,讓孩子去認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印象,還能更好的理解
幼兒園認識數字11至20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認識11~20各數,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實物、小棒、直尺等直觀素材,充分經歷數數的過程,認識數的組成、數序并感受數的大小關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11~20各數,能準確數數、讀數,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并能比較數的大小。教學難點是理解11~20各數是由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11~20各數的組成,由以“一”為計數單位,到以“十”和“一”為計數單位的連用,是學生認知上的飛躍,也是學生認知的難點。
三、教學準備
課件、集星卡、小棒等。
四、教學過程
(一)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學生數出自己開學以來獲得“學習星”的數量。
2.指名匯報,教師利用板書簡單記錄學生匯報的數(8,17,11,20……)。
3.揭示課題。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比10大的數,今天就來認識這樣的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實際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數數經驗引出課題,讓學生真切感到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
6+1課堂教案怎么寫
6十1即是,導,思,議,展,評,檢,練。
六加一”高效課堂,通過六個環節的課堂結構與課后的練習環節,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可以促進課堂新內容的生成。相對傳統課堂而言,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的目標的基礎上也貫穿著兼顧實現了“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