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猜謎語教案,中班手工鴕鳥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0 13:39:3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大班開心識字《小露珠》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部分生字。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投影片5張小卡片4塊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猜謎語

(1)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雨)

(2)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處,響時先冒火,聲音震山谷。(雷)

剛才,小朋友們猜出的雨和雷都是自然現象,老師再出一個有關自然現象的謎語給你們猜:

(3)閃亮透明小圓球,不大不小像豆豆?;ú?、樹葉作搖籃,搖來搖去真自在。太陽出來去無蹤,那是自然一奇觀。(小露珠)

二、導入新課

1、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為我們小朋友寫的故事。揭示課題。

2、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板:?)你們的這些問題,徐老師都知道,你們想不想徐老師告訴你們?

請小朋友輕輕地打開課本。

三、自由讀課文

1、其實,徐老師并不擔心你們能不能回答這幾個問題,擔心的是你們能不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你們知道讀書時,應注意什么?

3、你們真會讀書,下面請小朋友們自由讀課文,讀時注意三點。出示投影:

(1)借助拼音讀課文,劃出課文中生字詞。

(2)讀通課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

(3)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指第二點,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任務就是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剛才,徐老師看了一圈,發現有幾位小朋友很會學習,邊讀邊畫,很認真,這就是讀書的好習慣。

四、檢查初讀效果

1.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讀。

2.出示小卡片,指名當小老師檢查同學們讀詞語。

昆蟲檔案教案中班

教學目標:

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蟲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通過仔細觀察能正確辨認昆蟲。

2.樂于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對昆蟲有進一步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并出示課件圖片,引出昆蟲的活動主題。

教師念蜜蜂的謎語兒歌:團結勞動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間,常到花叢去上班,造出產品比糖甜。

提問:這是什么?(幼兒答對后出示蜜蜂的圖片。)

教師念蜻蜓的謎語兒歌:小飛機,紗翅膀,飛來飛去滅蟲忙,低飛雨,高飛睛,氣象預報它內行。

提問:這是什么?(幼兒答對后出示蜻蜓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都猜對了,那你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嗎?

小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二、結合昆蟲課件,引導幼兒認識昆蟲的基本特征。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蜜蜂圖片。

提問:請你們仔細看看蜜蜂,它是什么樣子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對翅膀和腳?你知道它生活在什么地方?(蜂巢)愛吃什么嗎?(花粉和花蜜)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蜻蜓圖片。

提問:蜻蜓是什么樣子的?頭上有什么?身體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對翅膀和腳?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幼蟲生活在水里,成蟲后夜里在樹枝上休息)愛吃什么嗎?(蚊子、飛蛾、蒼蠅等小蟲)

3.出示更多昆蟲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比較它們的相同之處。

師:老師這里有很多昆蟲的圖片,請你們仔細看看,和邊上的小伙伴說說,他們哪些地方是相同的?生活在哪里?吃什么?

4.觀看課件,小結:原來昆蟲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昆蟲的`身體都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昆蟲的胸部長著三對腳,大多數昆蟲背上都一般長著一對或兩對翅膀;昆蟲腹部包含著**器和大部分的內臟,是一節一節的,兩側還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昆蟲在成長過程中在外型上要經過一系列的變化才能成為成蟲。

三、通過觀察操作,引導幼兒辨認昆蟲,能正確辨別出昆蟲。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昆蟲有哪些特征,老師想要考考你們。請你們來看看,這些圖中,哪些是昆蟲,哪些不是昆蟲,為什么?

教師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并與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及其原因。

總結:昆蟲是一個大家族。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其他的昆蟲,請小朋友們找一找還有哪些昆蟲,再和大家介紹一下,好嗎?

教案的教學內容怎么寫

第一,就是你在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是什么?首先就是導入老師與護學生通過游戲或者猜謎語講故事等這些方式,進入今天你要講的內容,然后講述你今天要講述的內容,通過提問讓孩子們加上印象,能夠學到真的。

第二,教學內容只有豐富多彩,孩子們才能夠更好的接受你的課程,而且也愿意聽你的課程,所以作為一個老師一定要寫好教案。

小學科學教案:《光是怎樣傳播的》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過程與方法:有依據地推測光的傳播路徑;設計驗證光是直線傳播的實驗;通過實驗中的現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線傳播的;利用光的傳播規律解釋為什么會有影子。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愛思考的習慣,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測要有依據;在實驗中能認真觀察、勤于思考,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推理。

二、教學重、難點:

會用多種方法驗證光的傳播路徑。

三、教學準備:

教師演示實驗:課件,鐳射筆。

學生分組實驗:手電筒、3塊帶孔塑料板、白屏。

自選活動材料:空心塑料管、吸管等。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清晨,太陽冉冉升起,萬丈光芒映紅了朵朵朝霞,給大地帶來了光明和色彩,夜晚,華燈齊放,世界依然是姹紫嫣紅,五彩繽紛。這樣多姿多彩的美麗世界,是誰的杰作呢?(光)課件出示圖片

嗯!我們要看清這五彩繽紛的世界,必須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那么,光是從哪里發出來的呢?

2、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么,你們想不想知道從光源發出的光又是怎樣照到物體上的呢?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光是怎樣傳播的》。(板書課題:光是怎樣傳播的)

(二)、提取生活經驗:

1、教師:悄悄打開鐳射筆,光斑落在黑板中間,問:仔細觀察,現在的黑板與往常有什么不同嗎?

生觀察到光斑,馬上會意識到老師手中有鐳射筆(學生俗稱激光筆),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

老師手中的鐳射筆發出的光,是怎么照到黑板上的呢?誰能上前來演示一下?

導:這位同學認為這條路線是直的,大家同意嗎?(你說,)那也許它是弧線形,或者是S形、螺旋形的呢?(教師在此用手輔之以弧線形、S形、螺旋形動作)

2、你們認為光可能是沿直線傳播的,那你看到的平常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能支持你的想法呀?

學生自由發表。

3、師:剛才幾個同學說的很有道理,老師也找了些圖片,我們現在一起來看看。(出示幻燈片)

生討論

(三)、自主設計實驗驗證:

1、師:實踐出真知。今天,我們就用桌子上這些簡單的器材去大膽設計實驗,驗證你們的猜想是否正確、請同學們邊討論.邊設計實驗,比比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但是要注意不能用眼睛直對很亮的光源,不然會對眼睛有傷害哦!

2、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實驗設想,(教師適時出示彎管和直管,請學生來證實光是直線傳播的。)

展示實驗成果。

(四)、深入探究過程

1、現在讓我們當一次小科學家,研究一下,怎樣能讓光通過三個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老師在這里也為大家準備了一組材料(教師隨機出示,分別是一個手電筒,三張有小孔的紙,一張沒有小孔的紙。)分小組討論,隨時整理實驗記錄單。當音樂停止時,停下來,準備匯報。

2、實驗:出示幻燈片:你能完成挑戰嗎:讓光通過三個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小組匯報。初步得知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3、進一步驗證:當三個小孔對齊時能在屏上看到手電筒的光斑時,移動第二張或第三張紙,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進一步說明了什么呢?(光斑相應的出現在第二張或第三紙上,原因是光是直線傳播的,當它被移動的紙擋住時,就無法照到屏上,因為它不會拐彎。當紙繼續移動,不再遮擋光線時,光又透過兩張紙的小孔,照在最后的屏上。)

師:通過我們的再次實驗,我們能進一步證明什么?(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通過這么多實驗的證實我們終于能把我們的猜想上升為結論了,今天我們學到的結論是?(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意圖:通過這一實驗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光是直線傳播這一規律的理解。并使學生明白:一個結論的得出應該通過反復驗證,用不同的方法驗證。同時培養了學生自己設計簡單實驗的能力。)

4、大家的表現真是精彩。為了獎勵大家的表現,老師也設計了一個實驗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但是需要一位同學上來幫幫忙。

做小孔成像的試驗。

你們看到了什么,這又一次證明了什么呀?----我們看到了---證明了---

(五)、實踐應用

1、猜謎語:一個好朋友,走到哪跟到哪,就是不說話。是什么呀?

它就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那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么嗎?說說你的理由吧!

從光源發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體上時,物體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后方形成一個光線照不到的黑暗區域,這就是物體的影子。2、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運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你們仔細想想看?;脽舫鍪炯す鉁手?/p>

3、日食和月食。(幻燈片出示)

這也是關于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4、現在我們知道光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你知道光傳播的速度是多少嗎?

我們再來看一段資料,相信同學們會對光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幻燈片出示)看后,發表感想。

六、總結

這節課,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和探究,懂得了很多知識,誰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和快樂呢?

學生總結

作業:

解決問題:老師很喜歡在陽臺上種一些花花草草,可是老師家里的陽臺采光不好,他們經常曬不到太陽,你能幫我想想辦法嗎?

七、板書設計

3、光是怎樣傳播的

猜想→實驗

結論: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幼兒園教案《珍惜水和電》

活動目標:

1、知道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水的珍貴,懂得要珍惜水資源。

2、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主題內容小組合作進行繪畫,并確定宣傳語。

3、初步嘗試用抽象的方式表現宣傳內容,感受宣傳畫的多種形式。

活動準備:

1、宣傳語若干:

如果還不珍惜水資源,最后一滴水就是人類的眼淚。眼淚

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接住每一滴水

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地球喝水

請珍惜每一滴水。水龍頭

水是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干涸的地

節約用水,一水多用,請充分利用循環水。循環利用

2、有關"珍惜水資源"的宣傳圖片PPT課件。

配套課件:大班社會課件《珍惜水資源》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圖片(干涸的地面),激發情感。

師:小朋友,你們看了這些圖片有什么感覺?這些圖片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觀察、談話,了解如何珍惜水資源。

1、這些圖片想要告訴我們的又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要珍惜水資源,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三、小組合作宣傳畫--珍惜水資源

1、師:今天,我們要來合作完成這張作品,(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我請小組長負責,請你們根據老師給你們的內容來確定畫面內容。(水龍頭、干涸的地、眼淚、循環利用、接住每一滴水、地球喝水)

2、幼兒小組作畫,教師出示相關圖片供幼兒參考。

3、添加宣傳語:請為你們的宣傳畫加上一句響亮的標語。(教師提供宣傳語供幼兒選擇)

四、作品展示、交流、宣傳。

1、請每組代表介紹自己的宣傳畫:你們想要宣傳的是什么?請大聲說出你們的宣傳語。

2、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到各班進行宣傳。

3、將宣傳畫張貼到幼兒園醒目的地方,起到全園宣傳的目的。

幼兒故事小烏龜給爺爺送蘋果教學活動

中班語言活動《小烏龜看爺爺》

(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小烏龜關愛爺爺的感情,激發幼兒關愛爺爺的行為2、觀察圖片,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講述蘋果樹變化的過程活動準備:掛圖18號磁帶機錄音機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用完整的句子講述故事3、難點:觀察圖片,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講述蘋果樹變化的過程活動過程1、引入主題猜謎語引出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中班手工鴕鳥教案

《鴕鳥》

【活動目的】

1、感受自制道具的樂趣。

2、手指能協調地進行撕、粘的動作。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紙工操作紙、漿糊。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師:一只大鳥真古怪,有翅不飛跑得快,遇到危險藏腦袋,屁股留在沙堆外。

二、師幼說說鴕鳥的特點。討論制作方法

1、請幼兒說說鴕鳥具有什么特點。

2、介紹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撕紙時,注意鴕鳥的頭部不要撕斷;

(2)強調鴕鳥翅膀粘貼的位置;

(3)注意衛生常規,將廢紙扔在指定的地方。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翅膀要粘整齊,以及衛生常規。

2、鼓勵幼兒把鴕鳥身子粘牢固。

四、分享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2、說說自己的制作方法。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