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22:19:4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這節課,教學設計合理,通過孩子們積極的參與。體現出了跳繩的樂趣。
孩子們玩的非常開心,在玩中學,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應該多給學生展示幾種花式跳繩法,以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通過本節課,使孩子們懂得只有團結協作,互相團結,互相幫助,才能共贏。
以下是一份簡單的跳繩教案:
課程概述:
本課程旨在通過跳繩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性和耐力,并訓練學生的跳繩基本技能。
教學目標:
1.了解跳繩的基本技能和規則;
2.訓練跳繩的速度和節奏感;
3.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協調性。
教學步驟:
第一步:引入
通過播放視頻或展示圖片等手段,讓學生了解跳繩的基本技能和規則,讓學生對跳繩活動保持興趣和熱情。
第二步:熱身
進行簡單的全身熱身運動,如伸展運動、頸部轉動、深呼吸等,準備進行跳繩訓練。
第三步:訓練技巧
通過示范和練習,教授跳繩基本技能,如單腳跳、雙腳跳、交叉跳、反向跳等,幫助學生掌握跳繩的基本技巧。
第四步:提高速度和節奏感
通過跳繩競賽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跳繩速度和節奏感,同時加強訓練量,提高學生的耐力。
第五步:冷靜活動
進行一些簡單的冷靜活動,如放松呼吸、伸直身體等,緩解身體緊張狀態。
第六步:總結
回顧本節課內容,讓學生自我評價,同時提醒學生在跳繩過程中注意安全,合理運動。
教學注意事項:
1.跳繩時要選擇合適的場地和跳繩繩索,保證安全;
2.初學者應從簡單的跳法開始訓練,逐步提高難度,避免過度疲勞;
3.學生跳繩時要保持呼吸和跳動的協調,注意防止扭傷腳踝。
1、握繩的方法:握在手柄中后端。
2、跳繩的長度:單腳踩跳繩,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
3、手上技術要點:兩手上臂貼近身體,手腕用力。
4、腿部技術要點:腳尖和前腳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剛能過繩子最好,落地時膝蓋微屈做緩沖。
5、熟練跳繩:為了不失誤速度不宜過快,當熟練掌握后加快速度。
6、減少失誤的方法:以4下為一個單位,1234。
7、分段練習:以15秒為單位,要求不失誤,逐步加強,爭取達到50次。
8、分段練習2:15秒、20秒、25秒、30秒、35秒、40秒、50秒、60秒。
9、如何訓練臂力:搖繩訓練保證一分鐘能搖250下左右。
10、如何保養繩子:懸掛繩子。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些跳繩方法:跳繩主要是手腕用力。這樣能節省體力,跳得再多也不會累。
1、能在寬25厘米以內的平行線中行走。
2、能在行走中平衡自己的身體。
游戲準備
1、在場地畫兩條款25厘米以內的的平行曲線)。分別在起點畫蛇頭,起點處擺一空筐,終點處擺一小筐。
2、小球或紙團若干放在終點的小筐里。
游戲玩法
1、導入:小朋友們都知道蛇嗎?這里有兩條貪吃蛇(教師手指地面上畫出的蛇形線)今天,我們一起來喂貪吃蛇,看哪一組送的食物又快又多。
2、游戲開始計時,幼兒分成兩組站在蛇形線的起點。
3、聽到教師出發的指令后,排頭幼兒在蛇形線內快速通過,到達終點后拿起筐里的數個小球,原路返回放在蛇頭旁的小筐里,然后接力下一位幼兒。
4、游戲結束時以速度快且拿小球最多的組為勝。
分散游戲
踩小蛇。每人一根跳繩,自己擺出不同的蛇形線,然后從繩子的一端踩著繩子走至另一端。
寫給老師的話
1、拿的小球越多越好,但返回途中有掉落的不可撿起。
2、引導幼兒用跳繩擺出不同的蛇形。
走繩時,提醒幼兒踩在繩子上行走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長短,感受時間和人們生活節奏的關系,嘗試對自己的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簡單分析。
2、增強幼兒的時間意識,懂得無論做任何事都要專心,不拖拉,抓緊時間。
3、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時鐘,學會看整點.
2、物質材料準備:教育掛圖、大時鐘1個、小時鐘5個、記錄表、筆、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鐘〉〉。
2、引導幼兒思考、討論:“為什么明明上學會遲到?”
二、引發猜想:一分鐘有多長?
請幼兒說說:你覺得一分鐘有多長?
三、親身探究與體驗。
1、在時鐘的協助下,請全體幼兒靜坐一分鐘,感受一分鐘有多長。(懂得一分鐘是秒針繞鐘面一圈)引導討論:一分鐘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戲:“一分鐘穿衣服”,初步感受動作節奏與時間的關系。
(1)請全班幼兒脫下衣服,聽教師口令,大家同時把脫下的衣服穿好,時間為一分鐘。教師幫助幼兒統計、記錄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兒人數。
(2)繼續第二次游戲,同樣統計、記錄完成任務的幼兒人數。
(3)請幼兒對前后兩次游戲結果進行對比。并請兩次活動結果不同的幼兒說說為什么第一次時間不夠,第二次時間就夠了。
3、分組探究:玩“一分鐘”游戲比賽:
分五個小組進行,每組請一名幼兒當記時員,其余幼兒自由選擇游戲項目參加游戲:①一分鐘畫畫;②一分鐘串項鏈;③一分鐘拍球;④一分鐘跳繩;⑤一分鐘搓湯圓;要求幼兒對自已前后兩次的游戲結果進行記錄、比較。
四、分享交流:
展示幼兒游戲活動記錄表,引導幼兒進行交流、討論。重點討論前后兩次不同的游戲結果。進一步讓幼兒感受時間與生活節奏的關系,懂得做事情要專心、抓緊時間不拖拉、動作就快了。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開展“一分鐘”游戲比賽活動,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活動反思:
1、整個活動的過程充分體現了數學活動的生活化、游戲化,環節安排合理、層層遞進。目標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能力水平。教師能仔細、用心觀察,發現孩子們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游戲情節,并以一種科學探究的方法引導幼兒親身去體驗、感受。從發現問題、猜想到動靜結合的驗證、交流與討論,讓幼兒思維從具體形像自然向抽象過度,逐步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從而激發了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一步步感受了時間與動作節奏的關系,玩得十分開心。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
2、活動過程中教師能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為幼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有效地引導幼兒參與嘗試,支持、鼓勵幼兒大膽交流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幼兒在活動中形成一種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氛圍,真正做到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人。
附故事:
《一分鐘》
丁零零,鬧鐘響了。明明打了個哈欠,翻了個身,心想:再睡一分鐘吧,就一分鐘,不會遲到的。過了一分鐘,明明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背著書包上學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他又嘆了口氣,說“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他等呀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明明決定走到學校去。到了學校,已經上課了。老師看了看時鐘,說“明明,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明明紅著臉,低著頭,非常后悔。
花樣跳繩繁多,也可以自主創新,下面提供幾種常用跳法。
一是一跳兩搖或三搖跳繩:在普通跳繩基礎上,通過增加搖繩速度和彈跳高度來完成。
二是八字跳繩:在普通跳繩基礎上,兩手前臂通過交叉搖繩和打開正搖來完成。
三是金雞獨立跳繩:單腳站立起落并搖繩來完成。
四是雙人單搖跳繩:兩人并排站立,一人左手而另一人右手持繩柄,同時搖繩和雙腳起落來完成。
花樣跳繩技巧教學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準備一根適合自己長度的短繩和5m左右的長繩很有必要。
第二階段:手腳配合強調跳繩方法是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切記不可用全腳或腳跟落地,以免腦部受到震動。跳時呼吸要自然有節奏。
第三階段:花樣跳法花樣跳繩訓練時,先學無器材的單跳,隨后學習無器材雙跳,最后加入繩子練習花樣跳繩。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