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0 23:53:5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一些御寒和保暖的方法。
2.知道冬季是干燥、寒冷的季節,人們容易感冒。
3.有初步的冬季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讓幼兒學會用多種方式方法來保護自己讓自己取暖。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于家長共同收集取暖的方法。幼兒有自己全暖的方法畫在紙上,可以是實物,如:熱水袋、暖手爐、大衣、帽子等。
2.關注感冒和易患感冒的幼兒,積極治療和預防感冒。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交流"冬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引導幼兒回憶冬天的氣候對自己的影響。
1.提問:冬天的天氣怎么樣?
2.提問:這樣的天氣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天氣冷了怎么辦?
1.幼兒分組交流。鼓勵幼兒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和生活經驗,輪流在組內介紹御寒保暖的好方法。
2.幼兒集體交流。教師及時整理并用圖標幫助幼兒,歸納各種御寒保暖的方法,如:鍛煉,吃熱的東西,多穿衣,利用身邊的取暖用具等,并提醒幼兒正確使用取暖用具。
三、欣賞故事,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1.教師講故事,幼兒看圖書。
2.討論:達達為什么會感冒?感冒了會怎么樣?后來,達達的感冒好了嗎?怎樣才能讓自己不感冒?
以下是狼外婆要按時吃藥繪本教案的一個簡單版本,供您參考。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醫學和藥物對身體健康的作用;
2.能夠了解為什么老人要按時服藥;
3.學生能夠自覺養成按時服藥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1.按時服藥的重要性;
2.飲食和生活習慣對健康的影響。
三、教學難點:
1.如何向孩子傳遞科學用藥知識;
2.如何引導孩子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教學過程及時間安排:
1.開始活動(5分鐘):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按時吃藥”,并請學生分享一些與藥物有關的經驗和知識,例如他們是否吃過感冒藥,藥物的作用等。
2.故事時間(15分鐘):
教師向學生講述繪本《狼外婆要按時吃藥》的故事,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并加深理解。
3.課堂討論(10分鐘):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詞匯和知識,例如“你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吃藥?吃藥的正確方法是什么?”
4.生活實踐(15分鐘):
強調飲食、鍛煉和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例如如何科學地選擇水果、蔬菜以及適當的運動等。
5.課堂總結(5分鐘):
回顧今天的課程,復習所學到的關鍵知識點,鼓勵小朋友們認真且按時服藥。
五、教學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了解醫學和藥物對身體健康的作用,認識按時服藥的重要性,自覺養成按時服藥的好習慣,并促進他們對于飲食和生活習慣的認知。同時,評價學生的反應和課堂表現,包括對問題的回答、參與討論等。
活動目標:1、知道打噴嚏時應注意的禮儀。
2、學習有順序地觀察和講述圖片。
活動準備:1、"生活小絕招":《打噴嚏嘍》(請參照幼兒用書)。
2、海報紙、筆。
3、紙巾、手帕、口罩。
活動過程:1、老師表演,盡量夸張地表現出打噴嚏時的錯誤方式,以引起幼兒興趣(不時用手揉鼻子、吸鼻水,對著書打噴嚏等)。引導幼兒討論打噴嚏時有什么地方是應該注意的。
--不要對著人、書、食品等等。
--要捂住嘴巴、鼻子,不讓細菌跑出來。
--鼻涕不要吸進去,要嚊出來,擦干凈。
2、幼兒有序地觀看圖片,將正確的方法演示出來。老師準備相關物品(如衛生紙),提醒幼兒打噴嚏時要想到這些方法。
--運用兒歌重點指導正確使用紙巾的方法:拿張小紙巾,壓在鼻子上,雙手壓一壓,輕輕往下拉,折折再來擦。
3、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經驗說一說要怎么保護自己的鼻子。
課后分析:幼兒打噴嚏時要及時提醒注意禮儀,不能重復壞習慣。
活動延伸:和幼兒說說感冒時照顧自己的辦法,鼓勵幼兒平時多喝水,多吃水果,多運動,養成鼻子保健好習慣。
教案反思
通過活動教案,使幼兒了解吃冷飲的衛生常識,知道貪吃冷飲的危害。懂得天熱也要少吃冷飲,應多喝水。了解冷飲中的一些成分,知道冷飲的一些小常識,能夠有選擇地食用冷飲。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
您好,一、教學目標:
1.了解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
2.掌握正確的個人衛生習慣;
3.培養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
二、教學內容:
1.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2.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3.個人衛生習慣如何養成?
三、教學過程:
1.引入(5分鐘):
教師介紹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讓學生了解這些傳染病的癥狀和危害。
2.講解(15分鐘):
教師講解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通風、適當鍛煉、合理膳食等,讓學生了解如何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3.練習(20分鐘):
教師設計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模擬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如在公共場所、在家中、在學校中等,演示如何正確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4.總結(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正確的個人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四、教學評價:
1.觀察學生在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活動中的表現;
2.聽取學生總結的內容,評價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
3.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調查、實驗等方式深入了解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目標,讓小波的同學了解寒露節氣的起源,是幾月幾日?,寒露節氣的氣候特點,小學生如何穿衣服?,在寒露節氣期間
內容,講述寒露節氣的教案要具體要有方法,不要太抽象,因為小班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喜歡比較直觀的東西,所以要有具體的措施和方法進行講解
冬天來了怎么辦?
教案寫的不好,從教學目標上來說,老師沒有給孩子們指明冬天來了怎么辦?在課堂上學習什么?
孩子們對目標模糊,從講課分析來說,老師應該把冬天來了,要注意保暖,加衣服,要多喝水,防止感冒,下雪天要防止路滑,防止摔倒等內容和步驟方面的資料給孩子們歸類講解清楚,孩子們對這節課的理解很混亂,最后達到的目標也不是太好,這些都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