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3:59:0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我在小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這節美術課,當時是讓同學如何在有限的工具內把一張正方形的卡紙剪成最圓(具體什么工具不記得了,只記得有直尺和筆)。
最后美術老師公布的答案是用直尺和筆在正方形上畫對角線找出中心點,然后用筆插在中心點上將正方形旋轉起來就形成了最圓的圓。那節課至今還印象深刻的說~~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引起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2.通過畫螺旋曲線使幼兒加強對筆的控制力。
3.鼓勵幼兒大膽用螺旋曲線進行添畫并涂色。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教學VCD、繪畫范例大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請幼兒觀看動畫片,引導幼兒說一說:小蝸牛喜歡和爸爸一起散步,散步的時候能遇上好多的朋友。小朋友,請你說說他們都碰上了誰?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請幼兒將書翻到“蝸牛的殼”這一頁,說說這幅畫上是誰?一共幾個?他們在做什么?蝸牛少了什么?
教師情景提示:小蝸牛的房子怎么不見了,他都快急哭了,讓我們把小蝸牛的房子添上,好吧?
3.教師邊念歌謠邊在繪畫大圖上示范蝸牛殼的畫法。
歌謠
蝸牛殼圓又圓,里面的線兒轉圈圈;
小小房子真好看,我把顏色填一填。
4.請幼兒在自己的書上添畫蝸牛殼,并對畫好的蝸牛殼用油畫棒涂色,老師巡回指導。
5.請幼兒互相展示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游戲:快樂的小蝸牛。
提示: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三只小蝸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們的房子都很漂亮,他們非常高興,又在一起快樂的唱歌跳舞了。讓我們來扮演快樂的小蝸牛,手拉手跳舞,好嗎?
1.課堂設計新穎有趣,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用起來了。
2.教師能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的深層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3.教學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能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你好,教案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大班樂游原》的詩意和文化背景。
2.了解唐詩的特點,掌握唐詩的基本語言和表現手法。
3.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賞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文學素養。
二、教學重點:
1.理解《大班樂游原》的意義和情感。
2.掌握唐詩的基本語言和表現手法。
3.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賞析能力。
三、教學難點:
1.理解唐詩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現。
2.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教師介紹唐詩的背景和特點,引導學生對唐詩有初步的了解。
2.講解:教師講解《大班樂游原》的背景和情感表達,分析詩句的意義和表現手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
3.朗讀: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讀《大班樂游原》,并對每個詞語和句子進行解釋和理解,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味和情感。
4.賞析:教師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賞析,讓學生感受到唐詩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5.練習:教師讓學生進行詩歌背誦和朗讀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朗讀能力。
6.鞏固:教師對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進行鞏固,讓學生再次理解唐詩的特點和表現手法,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學評價:
1.課后作業:讓學生寫一篇對《大班樂游原》的感悟,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和語言表達能力。
2.課堂測試: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賞析能力。
六、教學資源:
1.《大班樂游原》詩歌原文。
2.唐詩鑒賞教材。
3.多媒體教學設備。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