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4:17: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識。
2、讓學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和自救的常識,如何預防溺水時間的發生。
3、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教學重點:學習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識,培養有關防范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課件出示近幾年來兒童溺水傷亡統計圖。讓學生起來發表感想。教師加以引導。引入課題并板書:預防溺水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問題。
組織學生觀看安全教育專題片中學生游泳的整個畫面。
學生討論:在游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總結:游泳要嚴格遵守“四不”:未經家長、老師同意不去;沒有會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組織學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教師作總結。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渦。
三、教育學生如何預防溺水。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易發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學生掌握遇險后基本的自救處理常識
1、及時呼救:遇到意外或危險時應迅速及時發出求救信號,以取得別人的救助。
2、爭取時間:時間就是生命;危急關頭要保持鎮靜,在水中盡量采用仰臥位,呼吸要做到深吸、淺呼,爭取更多時間等待獲救。
3、靠岸意識: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努力向岸邊靠攏,靠岸越近獲救的機會越高。
五、教育學生遇到他人溺水時如何施救
1、大聲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聲呼喊,盡量引起大人注意,請大人開展營救。
2、簡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員講清落水人數、地點,便于開展營救工作。
3、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若沒有救護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護。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六、課堂總結
1、同學們小結:
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小結: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給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堂安全教育課,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這個繪本故事講述了五個好朋友一起去劃船的經歷。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能力,但是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這次劃船的冒險。\n\n在船上,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強風浪、激流險灘等。但是他們互相鼓勵、支持,共同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成功地劃到了終點。\n\n通過這個故事,孩子們可以學到團隊合作、互相幫助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挑戰時要保持勇氣和信心。同時,也可以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精神。
幼兒要在老師的帶領下,穿上游泳衣,保持社交禮儀,不能嘻哈打鬧,恥笑別人
剛開始學一定要帶泳鏡,不然游完回家后眼睛很不舒服,要帶耳塞,不帶耳塞很容易中耳炎!
2、不能怕水,我為什么學這么久啊,因為我怕水,建議初學者現在淺水區試著雙腳離地,讓身體自然漂浮起來,我知道一個小技巧就是憋住一口氣躺在水中會自然飄起來哦。
學會飄起來后我就靠著池子邊上練游,一個猛子扎下去就開始撲騰,實在嗆到水了身體一躍就能上岸了,不至于有危險!
3、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上岸的時候就總磕到門牙,大家一定要走樓梯上岸,不然真是挨刻啊!
活動目標:1、讓幼兒感知油水分離的現象及幾種糧食在油水中的沉浮現象。
2、初步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及樂于猜想的意識。
活動準備:
涼白開水、花生油、一次性透明杯、筷子、記錄紙、筆、幾種食物(花生、黃豆、大米、芝麻)分裝在盤中。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1、猜一猜:杯子里裝的是什么?
2、試一試:想辦法辨別杯子里是什么?
導語:我不知道它們是什么,但我知道它們是無毒的,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他們是什么呢?你來試一試。
3、說一說:杯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實驗:觀察油水分離現象。
1、猜一猜:假如猜把油和水倒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2、幼兒實驗、觀察。
1)把油和水倒在一起,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2)用筷子攪拌幾下,再次觀察,“你又發現了什么?”
3、小結: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油和水是分開的,而且油總是在上面,水總是在下面。
三、實驗并記錄四種糧食放在油、水中的沉浮現象。
1、猜一猜:“今天,來了許多糧食朋友,你們看看都有誰?”“它們想在油、水中游泳,請你把它們一個一個放進杯中,猜一猜有什么奇妙的事情發生?”
教師介紹記錄紙,然后讓幼兒把猜想的事情記下來。
2、幼兒實驗、觀察,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紙上。
3、交流實驗結果
1)同伴間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2)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1、首先教練自我介紹,讓學員了解自己的教練。
2、課堂常規:在岸上做好熱身活動,做好下水準備。
3、第一節課主要學習內容:憋氣、漂浮、原地換氣(按照這個順序教)
4、先讓學員展示憋氣,如果學員會,就不用多講憋氣要領。
如果學員不會,講解:先在空氣中嘴巴張大,大吸一口氣,憋著(切記要把氣放在肚子里,不要把腮幫子鼓的很大),將整個頭埋入水中(包括耳朵,不要用手捏鼻子)。教練做示范。練習過程中手可以抓住岸邊(學員心理有安全感,消除緊張心情)。
5、學員學會之后多練習憋氣。要求每一次憋氣時間比上一次時間要長。
6、熟練之后,要求學員把腿往身子后邊放(趴在水面,手還是可以抓著岸邊),教練做一次示范。
在學員練習過程中,有的學員的腿是浮不到水面,教練可以幫助學員將腿浮在水面。(要求:胳膊和腿要伸直并攏,下巴下收,眼睛看著池底,腰挺起來)。(強調:身體放松,手不要死死的抓著岸邊,放松去做。用語言引導學員放松。)
7、多次做手抓岸邊漂浮。熟練之后,教練可以抓住學員的手在泳池中練習漂浮。(教練感受學員手是否緊張,再強調放松)。
蛙泳教學十節課教案
8、放手練習漂浮。到這里,是一道門檻兒,有些學員抓著手可以漂,但是放了手就開始緊張,這就要求教練用語言去引導。多練習漂浮。
9、漂浮練會了就可以學習原地換氣。手抓著岸邊,講解:先在空氣中大吸一口氣之后,沉入水中,用鼻子勻速吐泡泡,感覺氣體快要吐完之后,出水面,嘴巴要做一個“噗”的動作,“噗”完之后迅速嘴巴張大吸氣,沉入水中。
教練做示范,學員跟做。教練可以抓著學員的手,一塊做原地換氣,要求學員看著教練,教練做什么動作學員做什么動作。
第二節課
不去河邊玩,安全教育反思,在幼兒園,小朋友的安全教育中,老師教育小朋友不要到河邊去玩,小朋友不會游泳,河邊的水有的很深,如果一不小心掉進去,就會發生危險,所以小朋友就不要到河邊去玩,要在沒有和沒有你的地方去玩,做游戲,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