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于科學的教案?教案

admin時間:2024-01-21 05:40:1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幼兒園科學教案《奇特的魚》

活動目標:

1、能正確數出回形針的數量,會用數字表示。

2、能正確判斷10以內的數量,找出一樣多。

3、能聽清老師的話,并按要求進行活動操作。

活動準備:

藍色小魚、黃色小魚、粉色小魚、若干回形針若干吸鐵石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操作材料

1、T:小朋友們好!C:高老師好。

T:小朋友看,籃子里是什么???C:小魚。

T:這個呢?C:……(回形針)

二、第一次裝扮小魚

T:這個是回形針。我們今天就用回形針來打扮小魚,看誰打扮得最漂亮。每人打扮一條小魚。開始。(回形針、小魚)

*幼兒自由裝扮。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會幼兒掌握使用回形針的技巧。

2、T:我現在請一位小朋友告訴我,你用了幾個回形針。C:*個。

T:*個,我來給他做個記號。

*教師在展示牌上書寫出數字。

T:請跟他一樣多的小朋友站起來,給我看下。

T:數數有幾個小朋友用了*個回形針。那我就在數字*做個記號,表示有幾個小朋友。

*其他的數字方法同上。

T:請小朋友把裝扮好的小魚送到這個籃子里來。

三、第二次裝扮小魚

1、T:這次請小朋友再選一條魚,給小魚的尾巴裝扮一下。

2、幼兒動手操作。

3、數回形針

T:請小朋友數數你的小魚尾巴上有幾個回形針。

T:請一個小朋友XX來說說魚上有幾個回形針?

T:我也給他做上記號。

T:和他一樣多的小朋友舉手。

(教師檢查幼兒是否真確)

4、教師記錄數字

5、將裝飾好的兩條小魚進行比較,表揚回形針排列整齊的小魚。

T:請小朋友將你們的小魚送到籃子里來。

四、第三次裝扮小魚

1、提出要求

T:小朋友,你最喜歡小魚哪呀?C:……

*幼兒自由回答。

T:今天我們一起用回形針來裝扮小魚的魚頭。

2、幼兒數回形針,教師檢查。

T:小魚的魚頭上有幾個回形針?

幼兒回答

T:和XX一樣多的小魚舉起來,請小朋友幫忙數,進行檢查。

3、教師記錄數字。

五、排列數字。

1、將書寫好的數字從小到大進行排列。

T:這么多的數字我們來給它們排排隊。哪個數字排第一個啊。后面呢……

T: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數字?

六:第三次裝扮小魚

T:你喜歡數字幾,就在小魚的魚鰭上插幾個回形針。

七、操作完的小朋友化裝成小貓,并和同伴數數有臉上幾根胡須。

T:完成的小朋友到我這里來給檢查,化個小貓臉。

T:小貓們,跟著媽媽去河邊掉魚吧。

T:請小貓們在河邊找個地方坐下來。我來給你們發魚桿。

八、教師發釣魚的工具,幼兒自由釣小魚。

T:比比看誰釣的小魚最多。

九、結束。

T:我們把我們釣的小魚晾到外面去吧。

云的形成教案中班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

2、使幼兒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

3、培養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云;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三、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天上的云※教師:請你們看看現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讓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云會不會移動?怎樣移動?(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云的位置移動等變化)想一想,云為什么會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教師:云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如下雨前的烏云,陰天的云,傍晚時的云彩等等。

※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3、借助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認識云的多變性。

※教師:這幅圖上的云像什么?你們見過嗎?分別說說這些云像什么?

4、討論云會變成什么?!罢l知道云會變成什么?”(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云變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變成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云,分別說說天上的云塊像什么?并把它畫下來。

鹽的由來大班教案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認識鹽的顏色、形狀、味道等,初步了解鹽,提供了鹽的科學活動教案給老師們借鑒!

活動目標:

1、樂于實驗,樂于與同伴交流,合作。

2、在實驗中發現鹽溶于水后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活動準備:

1.大小芋頭塊、碗、勺子若干;鹽、味精、糖。

2.記錄紙、筆。

3.有關死海的故事。死海的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1、師:這是一塊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

幼:沉下去

師:那么你們有什么辦法可是使它不沉下去,浮在水面上嗎?

幼兒討論,說各自的辦法。

2、教師演示實驗。

出示兩只杯子,一杯裝滿自來水,一杯裝滿鹽水。

師:我把芋頭放在兩個杯子里,小朋友觀察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生呢?

自來水杯里的芋頭沉了下去,鹽水杯里的芋頭浮了起來。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芋頭會浮起來嗎?

幼兒搖頭。

二.小組合作,操作實驗:鹽能使芋頭塊浮起來。

1、說明實驗規則: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鹽,糖還有味精,這三種東西有一種可以使芋頭浮起來,請你們來做小科學家,小組合作來做實驗,先把碗里的鹽,糖還有味精分別舀進三個杯子中,用筷子攪拌到他們完全溶解后,再放入芋頭塊,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現象會發生呢?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現象用喜歡的圖畫或者符號紀錄在這張表格上。

2、幼兒進行實驗,師巡視,發現問題,即使糾正。

3、匯總

師:剛才你們在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讓幼兒抒發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放了一樣多的糖、味精和鹽,但糖和味精都沒能使芋頭塊浮起來;只有鹽溶解在水中讓芋頭塊浮起來了。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鹽能讓芋頭浮起來嗎?

師生共同小結:只有當鹽達到一定濃度后芋頭才能浮起來,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經驗拓展:死海的故事

有關“死?!钡慕榻B。

師:剛才我們從實驗中知道:鹽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幅畫:這是大海,我們都知道海水里有鹽,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動不動會怎么樣?而這片海名叫死海,聽說過沒有?你們知道死海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嗎?人在死海中躺著一動不動,它也能讓你漂浮在海面上,還能浮在海面上看書看報呢,真神奇。為什么死海能讓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幼兒各自抒發看法。

師小結: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鹽,它的含鹽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中班認識導體和絕緣體科學活動 教案

教學目標讓孩子認識導體和絕緣體,并掌握認識導體和絕緣體的方法以及原理講課分析老師可以把導體和絕緣體這兩種物體分開來講,并且指出他們的特點和原理,一步一步的進行分析,讓孩子們逐漸學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認識導體和絕緣體,達到教學目的,最后,讓孩子們分成組進行考評,給予好的孩子進行表揚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空氣是什么》

1、幼兒教育要有活動目標,提前設置活動目標,為教育活動提供一個方向。

2、幼兒教育要有活動準備,方便幼兒教育目標的進行。

3、在活動過程中,要讓幼兒自由活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但同時也要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4、提供多種材料,幫助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5、活動過程結束后,讓兒童做游戲增加對課程的理解。

6、課后討論并做延伸活動。其實小孩讀小班是非常有必要的的事情,把小孩放到幼兒園里,小孩可以學會很多東西,會更好與同學們學會相處,學會交朋友。并且現在的幼兒園教師素質是非常高的,寶寶在幼兒園里有老師的教誨,會變得更有禮貌,更講文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蘿卜雕花》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

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

幼兒園小班教案科學我的身體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小班幼兒熟悉身體各部位位置和名稱。

2、在說一說、動一動、想一想中感受身體的奇妙,體驗活動的快樂。

1)活動重點:熟悉身體各部位

2)活動難點:遷移用其他身體部位替換肩膀

3)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在音樂伴隨下,幼兒與教師一起扮演可愛的小貓唱唱跳跳,體驗愉快的情緒。

(二)、游戲:“老師說我來做”

如摸頭、拍肩、跺腳、摸摸小臉、摸摸耳朵等,變換不同身體部位,幫助幼兒熟悉身體各部位位置和名稱。

(三)、“自己拍手找朋友”

教師:我們身體上有許多寶貝,頭、肩膀、手、腳、眼睛、鼻子、耳朵等等,我想找個好朋友用身體寶貝做游戲,誰愿意?

教師示范:如:拍手拍手——碰肩膀(教師邊動作邊說,幼兒模仿)

鼓勵幼兒自己拍手找朋友做動作。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活動,發現幼兒好的想法,及時鼓勵,隨機捕捉幼兒生成出的有價值信息,給予支持。

四、“與好朋友互拍雙手動作”

教師提供音樂,讓幼兒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與同伴一起體驗活動的快樂,感受身體的奇妙。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地表現。

五、遷移:

教師啟發幼兒用其他身體部位替換肩膀。

此教案適合小班教學,僅個人觀點,歡迎討論,發表自己的獨到觀點,得到雙贏.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