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6:09:3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年齡段4-5歲,喜歡提問,喜歡解決問題,但不知道團結,想通過這樣的區角游戲方式,讓幼兒知道團結合作,才能完成。還有幼兒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歡整理,想利用這次活動,讓幼兒自己整理物品,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目標
1、通過自主選擇活動區角,與活動伙伴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并獲得成功的情感。
2、能專注、認真地進行活動,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亂拿亂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活動體驗和伙伴團結解決困難,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在活動過程中不打鬧,活動結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益智區:找瓶蓋、迷宮、數圈圈、
建構區:建構示意圖、各種積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區:彩紙、皺紋紙、剪刀、膠水、手工紙、水彩筆、蠟筆
語言區:給字找朋友、圖書、兒歌的卡片、故事錄音、
數學區:數字卡片、圖形配對、量一量、稱一稱、比一比、數一數
表演區:小話筒、表演頭飾、各種樂器、節奏卡、各種服飾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實踐操作——分享快樂
一、激發興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們要去奇幻王國,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誰能玩得最好,玩得開心!
二、實踐操作
1、幼兒按意愿自選活動區和玩伴。
2、師觀察幼兒與投入材料的互動性,加以引導。
3、重點觀察:益智區,鼓勵幼兒大膽操作尋找答案。
三、分享快樂
1、幼兒說一說,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有沒碰到困難?怎么解決的?
2、請幼兒當小老師評一評。你覺得他今天做的好嗎?什么地方做的最好?(為什么沒做好?你覺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師對孩子的閃光點再次肯定,引發他們再次探索的興趣。
4、教師帶領幼兒排好隊,回到自己的班級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的不足:
1、區角的內容過多,幼兒自選區角游戲反而讓幼兒在這種自由的趨勢下,讓幼兒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很多幼兒都是這個區角玩會那個區角玩會,少數幼兒不知道解決困難,遇到困難鬧后幼兒就放棄了游戲,又進入下個游戲。
2、活動前的要求沒提到位,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有打鬧的,有搶玩具的,也有坐著不玩的。
3、教師只是在旁觀看幼兒玩讓孩子自由玩耍,沒有實踐的幫助幼兒,和幼兒一起互動,孩子們即使完成了,也沒有被老師注意到,導致幼兒興趣不夠濃厚。
今后應完善的地方:
1,區角應減少,分次玩每個區角這樣就可以避免幼兒不專心,東玩會西玩會
2、活動的要求應在游戲前就應該提出來,并且要抓住重點提,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現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讓幼兒有規矩的玩區角。
3、教師應該和孩子互動,和幼兒一起做有戲,幫助個別幼兒引導完成,幼兒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揚,讓其他幼兒有信息繼續完成。
反思:在次,上這堂課時,應該準備充分,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活動方案,要考慮周全,面面俱到,結合幼兒發展水平進行教學。
一個跟著一個走?;顒幽繕耍?/p>
1.在游戲中了解一個跟著一個走的好處及方法。
2.在一個跟著一個走的時候不掉隊、不推擠。
3.能積極參與游戲,體驗體育活動帶來的樂趣?;顒訙蕚洌?.用小椅子拼成寬度為25厘米的獨木橋兩座。2.大型積木門洞6個。3.毛絨玩具和幼兒人數相等,大筐子一個。
4.情景表演:過獨木橋(其中一個小朋友在推擠,一個小朋友掉隊。)小動物模仿操主要目的:了解動物的叫生和生活習性。指導要點:鼓勵寶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不同的動物的特征。注意:動作不必拘泥一種,重在培養寶寶的豐富想象力和大膽用肢體表現能力。隊列訓練活動目標1、嘗試模仿小學生的隊列與身體素質練習,有合作、競爭和守紀律的意識。2、積極參與練習活動,磨練自身不畏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
小班的孩子們特別喜歡鮮艷的東西,比如小班的戶外活動游戲,彩虹傘,小孩子圍著彩虹傘拿著它跑來跑去,在里面爬一爬鉆一鉆都是10分有趣的,我們寫游戲教案的時候,首先要把我們的教學目標理清楚,再圍繞教學目標去展開,我們對這節課的構思就可以了。
在這個游戲中,石頭剪刀布,選一個人做鬼。誰被“鬼”拍屁股就要被“凍”住,就是一動不動,保持剛被抓到的那個姿勢,直到等到其他人來解救他。其他的人要設法拯救自己的同伴,但是又要小心自己也被鬼凍住。如果鬼最后把所有人凍住他就贏啦。
如果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玩兒,孩子們會撒開了腿歡樂的跑掉,然后又為了拯救同伴時不時的回來挑逗“鬼”。孩子可以在這個游戲中感受到控制和被控制的力量感,而且,那種回來拯救同伴的愛的舉動,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要克服的恐懼(哪怕是假想的),都會為他們注滿愛的能量。
活動目標:
1.能夠用線條、圖案進行組合,裝飾小蛇的身體。
2.體驗線描活動的快樂。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誰呀?小蛇的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圖案呢?
2.小結:小蛇的身上有很多線條和圖形組合起來的漂亮的圖案。
二、教師講解示范畫裝飾圖案。
1.那你發現了哪些漂亮的圖案?還有哪些好看的圖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發現進行范畫。
3.請個別幼兒來嘗試畫裝飾圖案。
(1)那這個圖案是用了那些線條和圖案組合成的呢?<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
(2)那誰來試試,這個圖案可以怎么畫?
4.引導幼兒在畫面空白處進行繪畫
(1)其實這條小蛇可貪吃了,你們覺得它可能會吃些什么呢?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畫面空白處畫上一些吃的,豐富畫面內容。
5.小結:今天,我們發現這條貪吃的小蛇身上的圖案不只是簡單的線條或者圖案了,而是把線條寶寶和圖形寶寶組合在一起,畫出了好看的裝飾圖案。等會兒就請你們也來試試吧!別忘了畫畫它愛吃的東西!
三、組織幼兒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我們裝飾的圖案要整齊地排列在小蛇的身上才好看哦!現在一起去裝飾吧!
活動反思:
本次線描活動是幼兒第二次接觸這種復合式的裝飾圖案,我在示范時示范了比較多,在幼兒操作時也鼓勵幼兒進行模仿為主,因此效果還比較好,個別能力強的孩子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創作。
手指游戲
目標:認識自己的小手、鍛煉手指肌肉靈活性。
教學過程:
1、引入:一起邊說兒歌邊做手部運動:"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拍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合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轉起來;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來。"
2、認識小手
教師:"剛剛我們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幫助我們完成兒歌的?。?(幼:"手。")
教師:"我們的小手還很能干,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呢,小朋友你知道我們的小手能幫助我們干什么嗎?"(引導幼兒回答手的作用,如:吃飯、寫字、干活等。)
教師:"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你們了解我們的小手嗎?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手。"
介紹各個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3、講述游戲
教師:"我們的手指每天都是一起幫助我們做事情的,它們像親如一家的兄弟。在手指家庭里大拇指是它們的大哥哥我們叫他大哥哥,食指是老二我們叫他二哥,中指的個子最高的我們叫他高高的哥哥,無名指因為名字的關系兄弟們叫它無名哥哥,小指是這個家里最小的,其它兄弟叫它小弟弟。"
教師:"手指兄弟非常有禮貌,它們天天互相打招呼。今天它們來和小朋友打招呼來了?"(幼:好)
教師:"大哥大哥你在哪?(伸出大拇指左右晃動)我在這,我在這(伸出另一只手拇指晃動)
大哥大哥你好嗎?(一手拇指做點頭狀)我很好,謝謝?。硪恢皇帜粗缸鳇c頭狀)
再見?。粗缸笥覕[動,收回身后)再見!(另一只手拇指擺動,收回身后)"
其它手指依次打招呼。
4、教師與幼兒共同進行游戲。
教師:"我們也像手指兄弟那也一起來打個招呼吧。"
教師起身與幼兒共同做手指游戲,強調"無名哥哥最懶了,它不愿意出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無名哥哥最乖,老師一叫就出來了。"
"小弟弟最聽話,一叫他就跑出來了。"
5、結束活動
教師:"我們的小手有些累了,讓我們一起放松一下吧。"
做捏攏放開游戲:"捏攏放開,捏攏放開,放開捏攏,放開捏攏。爬呀爬呀爬呀,爬到臉上(腿上、肚子上)了。"
最后我們的小手爬回家了。
1、將學員分為人數均等的兩組,每組站成一個面向圓心的手拉手的圓。
2、為各組分發一個呼啦圈,并將其套在起點學員的手臂,然后在不用手的情況下,將呼啦圈傳遞一圈回到起點,過程中只可以利用隊友的身體傳遞呼啦圈。
3、各組可先練習15分鐘。
4、共進行三輪比賽,取最佳成績。
5、在第一輪比賽之后給每組3分鐘的時間進行回顧總結再進行比賽。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