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21 06:47:2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教了20多年的語文,在語文教學上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研讀課標。
《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育的指揮棒。我們要結合自己的年級段好好的去研讀研讀。要找到本學段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建議。
2、讀教材。
在備課之前我們要把教材讀一讀。讀教材主要是讀單元導讀,讀課文,讀課后習題,讀語文園地。
4、備課。
要上好一堂語文課,首要的任務是要把課備好。語文課的備課,我們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a.把握教材特點。
不同年級段的教材,不同體裁的教材,備課時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如記敘文。我們在第一課時備課時先是導入,然后是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條理;第二課時要重在賞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b、把握學生年齡特點。
低年級的孩子注重形象思維,高年級的孩子以邏輯思維為主。備課時要考慮到低年級的孩子以游戲、活動為主,高年級的孩子應該鼓勵他們以自學,合作討論為主,老師最重要的是要引導、點撥。
c.注意課型。
小學語文課分為精讀課和閱讀課文。嗯,我們要重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課文我們要指導學生用已經會的方法來進行學習。
5、上課。
這個環節與老師的基本素養很有關系。a.先說導入,聽課這個環節,我們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前后知識的聯系,為本節課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
b.初讀課文的環節,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對字詞的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區分,把握主要內容時,對于低段和中段的孩子要加以引導,對于高段的孩子可以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完成。
c.在精讀部分,我們可以本著由整體到局部再回歸整體的原則。
以《地震中的父與子》為例,導入時,我們可以直入重點:地震中的父親與孩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孩子就直接抓出“了不起”三個字;第二步:你從哪里感受到父親的了不起?孩子就通過體會父親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的句子來感受父親的了不起;第三步:哪里感受到兒子的了不起?引導學生體會孩子的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體會了父親與兒子了不起之后,我們可以再回歸整體,讀一讀描寫他們了不起的句子,最后進行一個拓展訓練。
d.注意過渡語的設計。
對于過渡語的設計老師要精心、巧妙,盡量做到自然、流暢。
e.注意小結和總結。
一個部分的學習之后,我們可以小節學習方法,小節人物的性格特點,以及讓你感動的地方;整篇課文學完后,我們要有總結,可以按板書來總結課文結構,以及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和表達方法。
f.設計合理的板書。
一堂課的板書十分重要,我們在設計時要簡潔、大方。或從課文內容入手,或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質,注意事物的發展演變……總之,我們要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
當然,要想上好語文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不斷的學習。可以向同行請教,多去聽一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還可以在網上聽一聽名師的視頻。
6、注意反思。
每堂課下來,都會有做得好的地方不以及做的不太盡人意的地方。我們要不斷總結,對于做得好的地方我們可以繼續發揚,而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們要思考如果是再繼續上這堂課,我應該怎么來處理。
一堂好的語文課的背后包含著老師的努力,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的成長,更離不開平時的努力。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開學就升五年級了,語文成績不是很理想,怎么辦呢?據題主描述,跟學習習慣有著莫大的關系。
想把這一切搞明白,得先知道五年級,或者說高年級,語文考什么,分幾大塊。
第一塊呢,就是基礎知識。這部分包括生字生詞多音字。修改病句或者修改病段,句式轉換如陳述變反問,陳述變雙重否定等等。當然,包括一大塊,那就是背誦和默寫,這是拿分題,但是每每考試總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丟分,為什么?
只會背,卻不會寫,明明只是寫一句話十幾個字,卻出現了三四個錯字,白白丟了分。
當然,基礎知識還包括其它題型,如查字典題,排序題,形近字,選詞填空等等。
如果說,基礎知識不太好,那就要具體來找一找具體的是哪一塊不太好,然后分析清楚后,有意識地進行專項訓練,假以時日,必成有所進步。
記住,一定要堅持!
第二塊,就是閱讀理解。一直說語文,得閱讀者得天下。足以能夠看出閱讀的重要性。五年級,一般會考一篇課內閱讀,一篇課外閱讀,有時候是兩篇閱讀,這個時候多半是一篇說明文一篇記敘文。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總是聽到孩子或者家長抱怨說,閱讀總丟分,怎么辦呢?
閱讀的題型也是分多種類型的,五年級最常考的有:
理解關鍵詞語,關鍵句子(過渡句,中心句,修辭句,一語雙關句),關鍵段落。
理解人物形象,用自己的話點評下文中的人物。
根據文章的主要內容,有時候用簡短的話來根據整篇,有時候呢用小標題根據文章幾個層次。
理解文章主旨。
判斷文章順序和結構。
當然還有一些別的題型,閱讀再差,也不會差到一分也得不到,只是說,某一種小題型,或者說,某幾種小題型總是丟分,這說明,對這種類型的題,掌握不準具體答法,內心有抵觸心理。
怎么辦呢?
專項訓練!
沒錯,就是專項訓練。比如說,我理解關鍵句子總是出現問題,那么拿到一篇閱讀后,我就只做理解關鍵句子題。做是一方面,做完后一定要分析,一定要反思。想想自己為什么錯,是從自己主觀來答的題,還是聯系文章內容有所偏差,亦或者是審題不清……
找清錯因后,下次訓練避免,直至內心認為掌握了這種題型,直到做起來得心應手。
不過,閱讀理解題,關鍵的關鍵是要讀懂文章,要明白作者的意圖,要明白文章的主旨。一切的答案,都得根據文章來作答。
第三塊是作文!五年級作文,依然主要是寫人類,記事類,寫景狀物類,如果說,沒有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那么就應該趕緊行動了。
至于說,作文怎么學,怎么練,我在之前的問答里答過,可以翻翻看看。
習慣決定成績小學的關鍵就是習慣??v然再聰明,習慣發生了變化,不再如以前那么良好,那么很快直接就會下降,這一點太準了。
如何再次養成好的習慣呢?這離不開我們父母,我們首先應該搞清楚孩子哪種習慣發生了問題,是專注力,還是自控力,還是開始厭學愛上了網絡呢?
其次,找準是哪種因素影響了孩子,使得孩子的學習習慣變成了這樣。進爾,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正。
因描述問題過于籠統,只好從大面上來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教案有一定的格式,第一激趣導入,第二新授,這是重點,需要一步一步,逐層深入,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第三課堂總結,第四,布置作業。
在招教面試中,講什么課文取決于你所應聘的崗位和學校的要求。一般來說,你需要準備一篇與你所應聘的崗位相關的課文,例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的教材或課本中的某一篇課文。此外,你還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
秋天,撈月亮,蘭蘭過橋,狐貍和烏鴉,坐井觀天,小馬過河,我要的葫蘆,精彩的馬戲,駱駝和羊,誠實的孩子,藍樹葉,植物媽媽有辦法,看雪,北京,初冬,動物過冬,小蝌蚪找媽媽,狐假虎威,日月潭,校園里的畫,黃山奇石,雷雨,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蜜蜂引路,狼和小羊。
語文方面的教具有以下方面,參考資料,多媒體技術支持,光盤,錄音,視屏資料,各色的粉筆,黑板,編寫的教案,圖片資料,剪輯好的音樂,拼音卡片,生字卡片,彩筆,排演的各種道具,彩紙,剪刀,教輔資料,劇本編排,劇本改寫,顏料,各種筆墨紙硯,錄音機,耳麥,話筒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教學更吸引學生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喜歡你、服從你、學好你的課、貼近與你的關系,那就要學會“角色”轉換,靈活恰當地扮演好該扮演的角色。
低段,語文教師的角色是表演參與者和指揮者。上午特別是朝讀和第一節課,教師要把課堂變成舞臺,讓感情閱讀聲、縱情朗誦聲震蕩教室、振奮學生心田。平時課堂教學老師要通過范讀、引讀、插讀、續讀和學生自讀、互讀、扮讀、指讀等形式和過程,使低年級兒童感受到課文的語言美情感美,從而激發起他們學好語文課的興趣與欲望!
中段,語文教師的角色是課文內容的講述者和學生復述課文內容的激勵者。教師通過對文章的情節、結構、意義的講述,起到撥動學生的感觀與情懷的目的。課堂上通過師述、生述、師生輪述、續述、答述、互述的過程,起到讓學生和文章及作者同呼吸共命運的作用,從而培養起學生學會思維與表達的習慣和能力。
高段,語文教師的角色是文章的辯析者和學生學辯的啟迪者。教師引啟辯解字詞句段義,賞析篇章結構性,答辯學生疑問,破解文章含義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的神思和形辯得以提升。通過師辯師析引導生辯生析、師生互疑互釋的過程,調動學生會讀能思愛問爭辯的積極性,從而培養起他們動口動腦動手動心的習慣和能力。
低段,語文老師要會把課堂“唱起來”“跳起來”;中段,語文老師要能把課堂“串起來”“聯起來”;高段,語文老師要將課堂“揉起來”“拎起來”。這一“唱跳”一“串聯”一“揉拎”的過程就是對語文課的融會貫通、對語文老師的認知認可、對師生情感的融和。
低段的作文,重在連句成段,段段相連。此時語文老師的角色是繪畫解圖說文高手,用快速、誰確、娓娓道來的語言深深吸引學生,激發起學生想說想寫、要說要寫、好說好寫的沖動。
中段的作文,重在引導學生想寫就寫、愿寫就寫、能寫就寫、寫得通順、有條理、夠完整。此時語文老師的角色是遞拐棍、搖拐棍、扯拐棍、斷拐棍的“調皮蛋”。對學生作文要引得起、推得走、丟得了,打破學生的純依賴性,讓學生快速進入習慣作文的角色。
高段的作文,重在給學生拴鼻子、牽鼻子、松鼻子、盯鼻子,此時語文老師的角色是騎馬馴馬高手。命題作文拴主題、半命題作文牽題義、自命題作文松體裁、題文合否要緊盯。文章的完整性、條理性、表達的通順性、篇幅的制約性不可松。
當然,語文老師不光讓課堂“活”讓學生“樂”,還要讓課堂“謹”、讓學生“靜”。上午課活、樂,下午課謹、靜;閱讀、講解、辯答可活、樂,作業、練習、考試必謹、靜;問答時允活、樂,思考時要謹、靜;表達時可活、樂,聽課時要謹、靜;課外可活、樂,課內要謹、靜。
小學語文老師不好當,但小學語文老師可作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