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5:00:5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學習家長會培訓PPT
尊敬的各位家長大家好!
首先,各位家長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表示深深的感謝!召開這次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系,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在校及在家的情況,以使我們能夠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促使家長也能夠積極于到學生的管理中來,總之一句話,就是“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我希望也相信,從這個出發點出噶,我們家長一定會達到預期效果,取得圓滿成功。
幼兒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溝通:人與人的溝通是一門藝術,而幼兒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家長的溝通是必不可少的,也有一些老師在與家長溝通方式不當,造成了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
陳鶴琴先生曾說:“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獨立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式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绷己玫臏贤ㄅc交流則是幼兒園和家庭合作共育的橋梁,我們理應具備與家長良好溝通與交流的能量。那么,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與家長溝通呢?
首先,個體差異,事無巨細。
老師要明確,了解哪個孩子的情況,準備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哪方面的情況,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即在答題的時候考生要明確孩子出現的什么問題需要解決,從而和家長溝通。例如:新入園的孩子可能會飲食、飲水、大小便、午睡等情況,教師需要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的生活情況,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自理情況,家長幫助老師共同建立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自理能力等。而這些正是考試中的多頻考點,如果考生沒有幼兒教師相關的工作經驗,答題時會紙上談兵、語無倫次。
其次,講究技巧、換位思考。
在向家長反映孩子的在園表現時,要講究技巧,注意講話的策略性和藝術性,目的不在于反映情況,在于希望群求家長的配合,建立統一戰線——一切為了孩子。所以,溝通時不要講得太直白,直來直去,要注意講話的語氣。
1.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在園表現與發展情況,應先肯定孩子好的表現,然后,宛轉地告訴家長哪些方面需要注意,請求家長的配合。
2.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教師談話的態度要平和、謙虛,取得家長的信任,盡快拉近與家長的距離,以真誠的態度向家長介紹好的家教經驗和方法,提出自己的教育方法,取得家長的信任與理解。比如:對孩子應多鼓勵,少批評,不急躁。
3.不要向家長隱瞞孩子在園的表現,要告訴家長孩子的真實表現,孩子有不良的表現時,要請求家長的配合,共同尋找問題的原因,幫助孩子糾正錯誤,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孩子的成長非???,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照顧好衣食起居,讓孩子健康成長外,還要教育好孩子。非常小的孩子,家長可能不知道如何教育,比如:一周歲嬰兒怎么教育?
通常一歲孩子讓家長忙得不得了,需要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會不會生病等等。對于孩子教育就疏忽了,即便是教育孩子采取的方法也不妥當。媽媽們教育孩子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看到孩子做了不應該的事情,不能馬上發脾氣,需要講究方法。
1.危險時要阻止
如果發現孩子跑到馬路上,或者是給別人造成困擾時,先要阻止他繼續。然后抱起孩子,先讓他安心。可能孩子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會吃驚。家長要理解孩子的心情,先要通過皮膚接觸安撫一下孩子,讓孩子盡快平靜下來。
2.告訴孩子剛才的狀況
等到孩子情緒穩定后,媽媽可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問問發生了什么事,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語氣,語速要慢,說給孩子聽。即便是不會說話的1歲的孩子,也能明白剛才做過什么事情。
3.告訴孩子他必須知道的教養
然后再從側面來教育孩子。告訴孩子怎樣做是正確的,什么情況應該及時制止。反復多次地和孩子講,慢慢地他自然會記住。即便是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跑到感興趣的事情上去,也有可能還會重復做一樣的事情,錯誤同樣還會犯。家長不必急,要慢慢地來。
主題:幼兒園安全五個一
目標:讓幼兒了解幼兒園安全五個一,知道如何保護身體安全。
一、一眼一聲一呼(身邊安全)
教學步驟:
1.老師向幼兒解釋一眼一聲一呼的意思,引導幼兒認識和掌握壓傷、切割、燙傷等常見的傷害,學會在發現危險時,及時用眼睛看、用聲音大喊并告知老師。
2.老師模擬各種傷害的情景,讓幼兒通過觀察、判斷和發聲,正確地應對。
3.以實物教具或故事情節等方式,引導幼兒分辨事物的優劣,懂得遵守安全規則,注意不觸碰危險物品。
二、一米一秒一安全(遠離危險)
教學步驟:
1.通過視頻或圖片等方式展現各種危險物品,并介紹其危害性。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辨別和識別各類危險物品。
2.配合實踐活動,引導幼兒學會遠離危險。例如在室內模擬火場、水深、高空等場景,教會幼兒危險時如何正確逃脫,并穿戴好康帶、口罩等防護用品。
三、一教一演一練(學會自救)
教學步驟:
1.教師通過故事、小游戲等方式讓幼兒認識到發生意外時應自救或互救,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自我管理意識。
2.演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應對意外傷害、感染疾病、出現病癥等情況的正確手段。
3.在教室設置逃生繩梯、擔架、簡易救護箱等設備,引導幼兒模擬應急處理,使幼兒在實踐中掌握相應的自救技能。
四、一檢一修一保護(物品安全)
教學步驟:
1.老師向幼兒講解保護物品的方法,如識別正確的使用方法、即時進行維修、開始使用前進行安全檢查等。
2.引導幼兒認識要求使用和保護物品。
3.通過角色游戲、干預調查等活動,讓幼兒體驗到保護物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一生一體一責任(健康安全)
教學步驟:
1.引導幼兒認識到健康的意義及保持健康,讓幼兒成為自己健康的捍衛者。
2.通過長時間模擬、生動呈現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從出生開始構成健康的基因。
3.組織幼兒參觀或尋找學校周圍的雜志、書籍、互聯網等豐富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識。
親子游戲預算到底教案,老師經常組織幼兒進行親子游戲,加強幼兒與家長的感情,老師組織的游戲是一鉆到底,小朋友拉成拱橋手,家長要從拱橋下面鉆進去,而且一定要鉆完,有的家長很靈活,一鉆到底,有的家長半路上總是摔倒或者爬著過去,小朋友們得瑟哈哈大笑,使得家長和幼兒的關系非常融洽,也非常開心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找之。有些人愛在頭條上提一些五花八門的問題,其實不是腦洞大開,也不是不知道問題的答案。而是以提問為晃子,居心叵測,無事生非,故意挑起矛盾,讓社會群體之間,產生對立。達到他擾亂社會秩序的目的,用心險惡。
一、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有關文件精神為指導,積極探索重度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教育工作經驗,進一步推進殘疾人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服務對象
學區共有名適齡殘疾兒童,家長不能較好地輔導孩子的學業,也沒有較系統的教育措施,為此成為我們的“送教上門”的服務對象。
三、服務原則
“送教上門”服務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戶、免費教育的原則,注重發展殘疾青少年的教育潛能,提高認知能力和適應生活、適應社會的能力。
四、服務時間
每個服務對象每周“送教上門”1次,每次送教課時2課時,每學年不少于64課時。
五、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教師寫好個別化教案,針對學生殘障情況寫好輔導計劃,對學生進行學科知識教授、康復訓練和心理輔導等。
2、經常與家長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做到活動有跟蹤。
3、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教學服務的同時,還要對學生家長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幫助家長解除心理包袱。
4、鼓勵家長認真學習教育殘疾子女的信心,讓他們有信心、能參與對子女的教育中來,做到不放棄、不遺棄。
5、建立“送教上門”工作檔案。檔案資料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個性化教案,訓練記錄等。
6、鼓勵孩子加強自身體能訓練,基本能生活自理,為家庭減輕負擔。
月份
送教內容
教具準備
備注
三月
交流溝通,建立良好的感情,初步建立0—5的數字概念
識別顏色,能夠按照顏色不同給物體進行分類。
積木、皮球、小棒、計數器、彩筆
四月
認識數字6—10,初步建立多少的概念
2、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能簡單與人說話交流
3、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大小
4、學習漢語拼音a、o、e,能用不同的聲調讀出來
計數器、小棒、掛圖、筆記本電腦學具
這學期,我們幼兒園針對幼兒的禮儀教育開展了系列研討活動。幼兒禮儀教育最直觀的就是讓孩子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能尊重他人、有素質的人。
尊重他人就要從尊重自己的父母開始,因為父母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有一些孩子在家里扮演著“小皇帝”的角色,對父母的關愛熟視無睹。
因此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來自家庭的愛,用實際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回報父母,體諒家人,從而激發幼兒對父母的關愛之情。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