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5:02:3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念奴嬌·赤壁懷古》此詞是蘇軾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赤壁懷古》詞中,著意塑造周瑜的儒將風流。
上闋寫赤壁戰場險峻、雄偉,襯托周瑜的英雄形象;下闋寫周瑜的英雄年少,婚姻幸福,運籌帷幄,功成名就,轉到作者自憐身世,功業未就,華發早生。個人理解: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在古人思想中,成家立業功成名就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小喬初嫁了,就是成家立業;
后面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說的就是功成名就了。
但是這些東西對于整首詩的主要題旨來說,剛好,公瑾成家立業、功成名就,但是還是‘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了。
這首詞開頭就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首詞的主題就是說不管你是什么英雄梟雄,在歷史的洪流中,永遠都是一個匆忙的過客,后面就列舉了周公瑾的例子:公瑾當年成家立業,娶妻小喬這樣的天下聞名的美女,并且在赤壁之戰中‘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功成名就,天下聞名。但是就算是這樣的絕世英雄,也免不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最終不過是夢一場,不如一杯酒盡,祭奠這萬古長存的大江明月。
蘇軾如此向慕周瑜,是因為他覺察到北宋國力的軟弱和遼夏軍事政權的嚴重威脅,他時刻關心邊庭戰事,有著一腔報國疆場的熱忱。
面對邊疆危機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释腥缛龂菢臃Q雄一時的豪杰人物,來扭轉這很不景氣的現狀。
這正是作者所以要緬懷赤壁之戰,并精心塑造導演這一戰爭活劇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契機。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朝代】宋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整篇作品,前者激動昂揚,后者卻又多了份感懷.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那一段,其實是比較有內容,有感情的.
《念奴嬌·赤壁懷古》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吊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蘇軾的豪放風格在此詞中可由情與景兩方面表現出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首句從眼前的滾滾長江著筆,氣勢恢弘,一掃詞的纖弱之感,是景與情相統一的豪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寫眼前的景象,大氣磅礴,尤其“穿、拍、卷”幾個動詞的運用,更是氣度非凡,這是景的“豪”;末句“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貌似消極,實際上卻是一種自我寬慰的曠達,即是豪放中的“放”,所以此詞的豪放風格也可以說是由豪和放相統一而表現出來的.(純屬個人觀點
前三句從滾滾東流的長江著筆,隨即用“浪淘盡”,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系起來,布置了一個極為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
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洶涌奔騰,又使人想見風流人物的卓犖氣概,更可體味到作者兀立江岸憑吊勝地才人所誘發的起伏激蕩的心潮,氣魄極大,筆力非凡。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