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15:52:1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是奧本海姆的那本教材么?那個沒有中文版的答案。
我這里這個pdf格式的已經給你發郵箱里了。西食堂西邊那些打印店里應該有打印裝訂好的,可以直接去買的。以前我就是在那邊買的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
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
首先,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信息技術課程應使學生具備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同時,課程標準也指出:小學信息技術是集知識性、技能性于一體,具有工具性、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的一門學科。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
其次,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內容主要由八大模塊組成:
1、計算機初步
2、操作系統簡介
3、電腦繪畫
4、文字處理
5、用電腦制作多媒體作品
6、網絡基礎介紹
7、簡單的程序設計
8、機器人和新技術
最后,對小學生而言,能促使他們自主學習的主要內在驅動力是興趣愛好。具體到信息技術教學,教師若能激發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他們便會主動去探索信息技術知識,練習計算機操作。所以,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首要目標是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加強知識性、趣味性,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的課后小結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寫,第一部分可以寫一下在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如何?
第二部分可以通過教授信息技術課程可以了解教案編寫的是否規律,是否符合孩子們吸收知識的特點。
第三個方面進行改進措施,哪些需要改進和改善的地方要形成文字性的資料,這樣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起到一個正向促進的作用。
信息與技術主要考以下內容:
信息與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里,信息與物質、能源被稱為人類活動的三要素。
(一)信息的基本特征1、信息的概念:對人們的社會活動有用的各種信號的統稱,包括文字、數字、聲音、圖像等。2、信息的特征:①載體的依附性、②可識別性、③可傳遞性、④可存儲性、⑤可擴充性、⑥可轉換性、⑦可壓縮性、⑧特定范圍有效性(時效性)3、信息的載體:傳遞信息的工具,信息傳播中攜帶信息的媒介,信息必須借助媒介才能傳播。信息的表現形式是由信息的載體所決定的,比如:聲音、文字、圖像等。注意:信息與信息載體的區分,聲波、紙張、電磁波、電視機等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載體,它們負載的內容(如聲音、語言、文字、圖像等)才是信息。
(二)信息技術及應用1、信息技術:人們獲取、存儲、傳遞、處理以及利用信息的技術。信息技術有: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核心技術)、傳感技術等。2、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六次技術革命:①語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應用;④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應用;⑤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應用;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和信息網絡的普及(即信息高速公路)。其中目前正在經歷的信息革命是第六種。信息高速公路是指由通信技術、電腦技術、聲像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構成的多媒體通信網絡。(如同一種電子的高速公路,故稱“信息高速公路”。)
備課就很全面了,備三維目標、備學生、備教學過程、備板書等等而設計,關鍵是設計這一趟課的整體思路及過程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創設生動形象,賞心悅目的立體教學情境,構建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實踐性、創造性的活動結構形式,鼓勵學生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實踐,以趣促學,樂此不疲,實現學生多方面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老師教得生動活潑,達到激情引趣,以情促思,寓教于樂的目的。
語文學科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學習工具和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正確把握使用多媒體的時機和“度”,要少而精,不搞花架子,不流于形式。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我們也更加相信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必將成為今后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手段。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