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0 21:18:36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知道鹽水比清水中鹽水能使一些東西浮上來,從而對這一現象感興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桌大口瓶兩只
2、胡蘿卜、紙船、雞蛋各兩個
3、天平秤
活動過程
一、發現同樣的東西,放在兩瓶水中發生兩種變化
1、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東西,每張桌上有兩瓶水,雞蛋、胡蘿卜、只船,雞蛋容易碎,要輕拿輕放,瓶里的水要小心碰翻,你們看這兩瓶水一樣嗎,請小朋友將同樣的東西分別放在兩瓶水里,看看會不會不一樣
2、幼兒操作試驗,教師巡視,指導幼兒發現同樣的東西放在兩只瓶里會出現兩種不同的現象。一瓶浮起,一瓶沉下
二、探索討論
1、我們剛才做了小實驗,發現兩瓶水的不同,誰能將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發現有標記的瓶里的東西會浮上來,發現沒有標記的瓶里的東西會沉下
2、兩瓶水其中一瓶是清水,另一瓶是鹽水。
3、我們有什么辦法知道它們哪一瓶是清水,哪一瓶是鹽水嗎
4、幼兒自由商量辦法并實驗
教師引導幼兒用看水的純凈度、聞水的氣味,天平稱重量等方法區別出清水和鹽水
三、交流分享
1、你們組用了什么辦法找出了哪一瓶是鹽水,為什么
2、鹽水能使所有的東西都浮起來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沙子的特點:松散的,細小的,輕輕的,流動的等。
2.讓幼兒知道沙子的用途與危害,并學習簡單的記錄。
3.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讓幼兒體驗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沙玩具、吸管。
2.課件:沙畫圖片、視頻;沙塵暴圖片等。
3.水杯、攪拌棒、種子;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課題:請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時不要把沙子揚起來,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基本部分:
一.初步認識沙子的特征:
二.進行試驗,并進行簡單的記錄。
三.了解沙子對人類的用途和危害。
(三)結束部分:
提出問題:沙子能用來種植嗎?請幼兒去沙池進行種植實驗。
中班上學期應該是指的幼兒園階段的中班,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科學課程也是很重要的一項課程。一般會在教室的區域活動內設置科學角,科學角更多的是一些可以實際操作的材料,通過科學區域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愛上科學,且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螞蟻教案:
1.介紹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特點,讓孩子們了解螞蟻的社會結構和分工合作。
2.準備一些螞蟻模型或圖片,讓孩子們觀察和比較不同種類的螞蟻。
3.制作一個螞蟻觀察盒,讓孩子們觀察螞蟻的行為和活動,觀察盒可以是一個小玻璃罐或塑料盒子,里面放一些泥土和食物。
4.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例如觀察螞蟻的反應,觀察螞蟻在不同溫度和濕度下的行為等。
5.通過游戲的方式加深孩子們對螞蟻的認識,例如玩“螞蟻搬家”游戲,讓孩子們在規定時間內將食物搬到指定的地點。
反思:
這個活動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式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觀察力。同時,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更加輕松愉快地學習。但是,在進行實驗和觀察時,需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問題,避免他們誤食或誤傷。同時,在活動結束后,需要對觀察盒進行清潔和消毒,避免細菌滋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運用各種感官認識茶的特征、用途。
2.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索和感受,嘗試用記錄形式記錄茶葉的加工制作程序。
3.嘗試選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4.增進幼兒對家鄉茶的了解,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尊重茶農與制茶師傅的勞動,并親身體驗勞動辛苦與快樂。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附近茶農、制茶廠聯系,帶領幼兒參觀茶園和茶廠并錄像;
2.布置好活動場地創設一個古樸的茶莊大觀園,活動前組織幼兒去參觀、欣賞有關茶的各方面圖片、資料,工藝品等,感受茶文化高雅內涵;并邀請一位茶藝師。
3.材料準備:茶具、干茶葉鮮茶葉若干、茶制品、音樂、故事磁帶、錄音機、記錄表、筆、各種茶葉、剪刀、小竹筐等。
4.各區域活動所需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茶真好喝
1.組織幼兒進入古樸的茶莊大觀園,在悠揚的古典音樂中,茶藝師現場表演泡“功夫茶”,幼兒欣賞。
師重點引導幼兒觀看茶藝師是如何泡茶的程序,要求幼兒安靜、認真觀察表演。
2.鼓勵幼兒動手泡茶。
(1)茶藝師:“你們喜歡喝茶嗎?想喝到好喝的茶,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吧!”
(2)師交待泡茶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項,引導幼兒以小組互相協作泡茶。
授課目標孩子們學會取火這項小技能活動要求孩子們掌握取火的方法方式,并且自己能夠獨立完成講課,分析老師可以把取貨這個活動的方法,步驟一級在取貨中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一步一步的的寫在卡片上,發放給學生,讓孩子認真學習,并且掌握住理論,然后再進行操作,最后,完成這項任務,兩個反饋對于這項活動學得比較好的孩子給予表揚,沒有做到的分析及原因,幫其更正到最后完成任務
一、目標表述籠統
有的教學目標雖看似表達完整連貫,但從任何一點教學目標看,都無法斷定這個教學活動究竟教的是什么,甚至個別教學目標可套用到任何一個教學活動中。有的目標表述不具體,目標無法在教學活動中真正地貫徹與落實,其他教師看后不能清楚地了解授課老師的教育思路。目標籠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域目標不突出
教學目標不能讓人一目了然地知道這個活動是屬于什么領域。
比如,社會活動《說說吉祥話》的目標是:學說幾句簡單的新年問候語;感受新年喜慶、熱鬧的氣氛。如果光看這個目標,我說它是語言活動是不是也可以?如果加上了解一些中國新年要相互拜年的傳統習俗目標,社會領域的特點是不是就明確了?
2.能力目標較模糊
不能就具體的活動,清晰而明確地陳述幼兒應獲得的某方面、某層面認知策略及能力的發展。如同樣是在本次中班科學活動《認識餐具》的考核中,有的老師的第三個目標是:培養幼兒細心的觀察能力。如果改成能細致觀察XX餐具的XX特征是不是更詳細了?
3.情感目標太寬泛
雖然幼兒情感發展在許多目標中有所體現,但陳述的較為寬泛,多為“培養興趣”、“萌發情感”等。如這次的考核中有兩個老師制定的情感目標為: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套到別的科學活動或社會活動都可以用。
二、目標定位太低
在一些觀摩活動中,我們時常會碰到一些看似過程順暢、形式新穎、師幼對答如流的“完美”活動。但透過現象看內涵,我們不免會反思:活動的知識點在哪里?活動中幼兒獲得了什么?究其實質,教學目標制定未能準確定位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忽略了挑戰性。
三、主語不夠統一
如果我們從表述的邏輯性看,教師在教學目標制定中還存在著行為主體不統一的現象。在目標中同時出現教育目標與幼兒發展目標提法較亂。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