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教案怎么寫 教案編寫的基本步驟和內容是什么

admin時間:2024-01-31 00:05: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編寫教案的方法步驟和內容是什么

一篇完整的教案,包括七個步驟:1.教學目標,主要指三維目標。

2.教學重點和難點。

3.教學方法,講解法,列舉法,歸納法等等4.教學過程,導入--正文--總結。

5.課堂小結,總結本課時的所講內容,特別強調本課時的重、難點和考點。

6.板書設計,注意知識的內在聯系7.作業布置,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

新課標下的教案教學目標怎么寫

應該緊緊圍繞學科核心素養去寫,制定教學目標,包括總目標和分目標。以體育與健康學科為例,總目標就是培養什么樣的人。分目標具體包括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個方面去寫。

教案編寫的基本步驟和內容是什么

一、編寫教案的意義

1.教案是實現向課堂教學過渡的必需環節

教學活動的邏輯起點是理解教材,第二步是研究學生對象。按照教學活動這一事物的空間順序和時間順序的發展,事物必然會運動到編寫教案這一環節。從教師的教授活動看,編寫教案的目的是實施教師培養學生的實踐思想,它要體現教學活動的整體功能,增長學生的知識,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形成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從學生的學習活動來看,它是通過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措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主動地進行思維,從而很好地領會知識。

2.教案是教師上好課的根本保證

不管一位教師教學經驗多么豐富,上課前一定要寫好教案。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案是教師在鉆研課程目標、教材、教學參考書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經過充分準備,精心設計出來的成果。教案設計的質量如何,往往是一節課成敗的關鍵。特別是年輕教師,在上課之前,不可能將設計的教案熟記于心,教案放在講臺之上,偶爾翻閱一下,可以提示教師循序教學,防止上課時手忙腳亂。

3.教案是提高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徑

二、編寫教案的基本要求

在一些新課程改革實驗縣(區)發現,一些教師依然采用老辦法講解新教材,課堂幾乎與學生的真實成長關系不大,教學改革被簡單地看成是教學方法與教學基本功的轉向,這與傳統教案的影響有關。

傳統教案,注重知識層面,熱衷于知識數量和知識體系,甚至就是大綱的壓縮或翻版。課堂實施只見知識不見學生,只管“講”了多少,不管“學”得好壞,教案成為課堂的“劇本”,老師機械地按照“劇本”化的“程序”轟炸學生,演繹出灌輸知識的課堂“陷阱”。

這種傳統的教案設計是以教師的教和書本的知識為本位的,從教師的主觀判斷或教學經驗出發,側重的是教學過程的程序化、細節化。盡管備課中也提出研究學生的任務,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在教師備課過程中,只是作為處于一個年級階段的抽象群體來認識,研究的重點只放在學生能否掌握教材,難點怎么講上,依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來思考學生的。

要改變這種情況,設計教案時,必須從人文意識、實踐意識和課程意識出發,從學生成長的層面來思索,著眼于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立足于學生興趣的開發,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過程,進行有生命意識的教學。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教案要鄉土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三級課程管理使國家、地方和學校同時成為課程的開發、實施和管理主體。而且,新的課程管理體系為地方、學校甚至教師留出了較大的課程開發、實施和管理空間。但課程的建設離不開課程資源的支撐,開發課程資源首先應立足于現有的校內外資源。教案的鄉土化就是要釋放老師的能量,激活學校細胞,用足、用好本地的鄉土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特色教學。這就使得教師要善于捕捉屬于本校、本班學生的“興趣”、“氛圍”、“人際關系”、“生活經歷”、“社會事件”等鄉土信息,并結合鄉土信息創造性地分析教材,設計教案,努力做到“教”的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吻合學生的“學”,使鄉土化教案發揮更大作用。

教案的鄉土化使教案具有地方特色,由于篩選的資源大多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倍感親切,容易信服,使用起來,也有利于促使教育教學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2.教案要整合化。課程論專家張華博士提出,課程是由老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大因素構成。那么,整合就是對真實的教學情境的整理與重組,即進行物性與活性的,靜態與動態的,顯性與隱性等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配置。通過整合,讓教材知識動態化,課堂情境人格化,把教案整合成為一種對話、合作與探究的課程文化,一種互動的文本,從而促使課堂活動的結構優化。

3.教案要學案化。教案“學案化”的基本表現就是容納更多樣的學習方式,營造主體的學習地位,根據“學”的具體性實施“教”的方案,促進學生通過探究去實現獨立,通過合作學習彌補個人的有限,通過學法的習訓想學、會學。

教案“學案化”植根于對學生獨立生命的尊重,對學生具有的多重智慧優勢的充分信任。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重情感體驗,要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相關的體驗,從內心感受中體會道理,而不是只記憶一些死的知識點;(2)要重探究,給學生足夠的時空去觀察、猜想、探索、歸納、類比、質疑,引導學生反復嘗試,鼓勵學生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3)重合作,課堂上的合作體現在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和互補上;(4)重方法和運用,書上的許多理論知識,它們只是學習的載體,教學的目的應落實在學生實實在在的收獲上。

4.教案要彈性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當拘泥于預先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設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毙抡n程標準指出,教學是不斷生成的,在課程生活化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活的生命體的相互碰撞中不斷生成的新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教學程序乃至新的教學目標。正如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所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彼?,課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繹舞臺,而是根據學生變化的學習需要,精心“預設”與即時“生成”相統一的彈性調控過程。

現代教學設計的“預設”教案應以學生的學習和學生的發展為本位,從學生的實際現狀出發,以粗線條的“靜態教案”為基礎,綜合考慮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注重教學策略,特別是多種教學思路的設計,為教學過程的動態生成創造條件,使其成為具有指導性的“動態方案”——彈性化的教學“預設”方案。只有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才有可能根據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再做出詳細的、適時的動態調整或調適,從而可以彌補在粗線條的“靜態教案”中,原先設定的學習難點可能不全成為學習難點或還有新的學習難點,原先設定的教學程序可能不是實際的教學程序等缺陷。所以,預設的教學方案是“外出旅行時的指南,而不是火車行駛的固定路線和時刻表”。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隨時進行調整,使“預設”與“生成”相統一,即在“預設”基礎上“生成”,在“生成”過程中提升“預設”的層次、水平。

如何寫數學教學設計,包括那些內容

教案,是教師自己上課用的,主要是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及作業、課后反思,教學設計要求與教案不同,除了教師自己用,還要給別人(領導、所謂磚家等)看,所以教學設計的內容要包括:教材內容分析,學情(學情狀況)分析,教學目標(制定依據)、重難點(設定依據),教學過程,是重點,要說明更個環節的內容,各環節制定的原則,目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反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教師如何處理等,最后是課堂小節和作業??傊虒W設計要寫出設計者的設計意圖。

教學設計提綱怎么寫

教學設計提綱:第一部分,所教學科目的名稱,這個名稱可以是你自己根據要上的課程內容來定。比如:音樂,地理課。

第二部分,教學對象,如果你的教學對象從學前班到初中生都有。所以分為高、中、低三個組別。

第三部分,教學課程設計創意,因為我們的課程都是要求有樂趣的,不能按照教科書的方式來教。

第四部分,教學設計目的,寫明白你的課程設計主要希望教給學生什么知識或方法,帶來什么樣的樂趣。

教案教學科目怎么寫

教學科目就是指你所教的學科,如語文。數學,英語等等。

幼兒園寫教案的步驟

一份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活動標題,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具體要求如下:

1、目標:指這次活動要達到的目的,教會幼兒什么,一般分為能力目標(就是幼兒能夠怎樣、學會什么)和情感目標(就是幼兒喜歡什么、感知什么)。

2、準備:指課前準備,分精神準備(就是幼兒已有的經驗)和物質準備(筆、紙等教具)。

3、過程:把所上的活動的每一步都寫清楚,從開始到結束,尤其是公開課的教案這一塊幾乎要寫一到兩張紙。

4、反思:上完這次活動后有什么體會,幼兒有哪些表現,為什么會有這種表現,以及你的處理。

5、延伸:指從這次活動引發的下次的活動。不過大多數的教案都沒有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