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教案(初三化學元素教案設計有哪些特色)

admin時間:2024-01-31 06:28:5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理科教育專業學什么

理科教育專業主要學習關于理科教育的理論和實踐。

理由1:理科教育專業主要包括科學、數學、化學、物理等各個領域的教學內容、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需要了解不同年齡段的教學方法以及如何針對性地教學。

同時,也要學習如何引導學生探索科學、數學等學科的本質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掌握教學能力。

理科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成畢業后可以投身于教育事業、國家科技領域和高科技行業等多個領域,是非常有前途的職業之一。

化學教學設計的四個最基本要素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三、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2.新課講授;

3.鞏固小結;

4.布置作業

化學計量數的含義教學設計

關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系數”(即化學計量數),不宜簡單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個數,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決不是幾個原子和分子間反應的結果,而是大量質點聚集所顯示的宏觀現象

初三化學元素教案設計有哪些特色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初中化學上冊第四單元課題二《元素》,下面我將從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設計、設計理念、教學過程設計、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七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初中化學“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元素的概念是初中化學核心概念.課程標準指出,初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需的.本課題包括元素、元素符號和元素周期表簡介三部分內容.此前學生已經了解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已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因此本課題就從微觀的角度對它下了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認識統一起來.由于學生沒有同位素的知識,因此元素的概念是教學的難點,實際應用中容易將其與原子混淆.二、教學對象分析在序言中,我們曾經把元素當成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介紹,現在他們已經學習了原子結構,就應該從微觀的角度對元素下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從而把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元素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因為它比較抽象,而且對于“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中的“一類原子”這一定義,在沒有同位素知識準備時,學生難以理解.這部分內容比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主要是空氣、氧氣和水),感性知識不充分,這就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三、教學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掌握元素與原子的聯系和區別.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符號.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能根據原子序數在周期表中查找該元素的相關信息.過程與方法目標:

1.能在掌握原子的基礎上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對微觀結構的認識統一起來.2.通過趣味、有效的記憶掌握元素符號的書寫.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初步形成從不同角度看待物質的思維方式.2.在學生的實踐和體驗中獲得成功的樂趣.3.通過交流合作,進一步增強團隊意識.四、教學理念設計針對本節課課程特點,在教學方法設計上采取講授法與指導學生閱讀、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方式.概念教學采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思路進行設計,從而在教學中把握好知識的深度和難度.教學模式采取和諧教學模式來設計,主要包括導入新課,明確目標、自學指導,整體感知、檢查點撥,探尋規律、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和諧教學不僅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系統,它把教學內容也看作是一個系統,要求學生在整體感知教材、理解教材的過程中,盡快找到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習的效率.五、教學過程設計(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二)、自學指導,整體感知自學教材,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1、什么是元素?2、元素與物質之間存在什么關系?3、元素與原子的關系如何?4、元素的種類由什么決定的?5、單質和化合物的主要區別是什么?(三)、檢查點撥,探尋規律1、學生討論:利用討論讓學生領悟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2、學生討論:為什么元素只講種類,不能講個數.教師總結: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是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而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既可以講種類也可以講個數.舉例: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不能講成水是由2個氫元素和1個氧元素組成的.3、學生討論:化學反應中什么粒子一定改變?什么粒子一定不變?元素種類是否發生變化?教師總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發生改變,而原子只是進行重新組合,沒有發生變化;元素的種類也沒有發生變化.(四)、深入探究,回歸系統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包括教師的點撥),初步找到了解決這一類問題的規律和方法,然后運用這一規律和方法進一步理解和分析教材,完善和鞏固學習的知識和方法.結合本節課特點,我通過默記、朗讀、背誦、限時練習,搶答、討論等形式安排練習,使學生對知識應用延伸.六、板書設計:課題2元素一、元素1.定義2.與原子比較3.地殼中的含量二、元素符號1.書寫2.表示意義六、教學反思化學作為一門科學,只有在不斷的實踐中才會發揮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也為學生的思維發展和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新的課程改革精神,貫徹了課改的內涵,也反應了《新課程標準》理念,本節課教學后,學生只能對元素概念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但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特崗初中化學考試內容

特崗初中化學考試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化學基礎知識:包括化學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等基礎概念和知識點。

化學實驗技能:包括化學實驗器材的使用、實驗步驟的掌握、實驗數據的處理等方面的技能。

化學安全知識:包括化學實驗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化學品的儲存和使用、事故應急處理等方面的知識。

化學教育教學理論:包括化學教育教學的基本理論、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方面的知識。

化學師范專業主要有哪些課程啊

<li>本科專業化學課程主要有(各個大學所開設的課程會有所不同):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結構化學等;

<li>本科師范類公共課主要有:高等數學、外語、大學物理、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毛澤東概論等)、教育學、心理學、教材教法課;

<li>碩士化學主修課程(各大學及各研究方向所修課程也不相同):高等有機化學、配位化學、高等無機化學、多酸化學、金屬有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有機波譜化學、電分析化學、高分子化學、光譜化學分析、催化化學、量子化學等;

<li>碩士選修課程:現代色譜分析、膠體與界面化學、高等物理化學、現代化學進展、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專題研究、化學實驗教學論專題研究、化學教學設計與反思、無機物研究法等;

<li>碩士也會有一些公共課程(各大學開設課程會有所不同):英語口語、英語寫譯、英語聽力(這些英語都是單獨的課程)、思政課(科學社會主義等)。

</ol>碩士階段注重科研,所以學習內容主要跟研究方向有關,可能需要自己根據導師指導,學習很多其他知識;本科階段注重知識學習以及性格培養,社會技能培養,需要全面發展。

化學反應方程式中計量系數的含義教案

電子計量系數指的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系數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