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06:53: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3.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4.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積木玩得可開心啦。這時候,誰在喊她?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钡囊馑?,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教師小結:集體喊、過度到個別喊。(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師:我們都知道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趕快回答“哎”,想想聽到了嗎?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苯處煟涸诤芫煤芫靡郧暗男『⒆铀麄円裁靼走@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頻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睅煟喊职謰寢尯拔覀兠值臅r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學了弟子規里兩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吧?(一起誦讀)讓我們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好嗎?
教師:剛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了讀,那現在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吧。(完整欣賞,輕聲跟讀)分角色誦讀:男孩子們,你們讀下好嗎?女孩子們,你們再讀一次聽聽好嗎?孩子們,立正,我們一起讀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
教師總結: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活動延伸:
角色游戲:將錄音放在游戲區中,幼兒扮演爸爸媽媽和孩子,進一步鞏固認識。
日常生活:家園合作,引導孩子們在生活中懂得“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如何教育小孩?
當然是父母陪伴和老師親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孩子接受能力差,關爰呵護教育,使小孩從小有一顆愛國家愛別人,熱愛生活,美好的愿望,陪伴孩子成長。
就我個人偏見,是不贊同納入教學計劃的,你要讓孩子討厭什么,就讓他學什么。就是所謂國學,我手機上幾乎每天收到什么清華國學班、人大國學班的招生廣告,一學期多少錢,包你學了怎樣怎樣??墒撬^國學,包括美術和文物嗎?小孩子背老莊孔孟、唐詩宋詞,他未必真的懂中國,愛中國。小孩記憶力好,跟新電腦一樣,不是了不起的事,就跟我們小時候隨口就背毛主席語錄,至今忘不了。這不說明有文化。
意大利有個導演叫費里尼,他說過一句話,可能有點極端。他說全世界的孩子在五歲以后送到幼兒園就被扼殺了。他反對所有現行的教育。我的觀點跟他一樣,中國的教育從幼兒園開始就在扼殺孩子,讓他變得不像一個孩子。人越長大,越是一個變壞的過程,變麻木的過程,不看天,不看星星,也不看花兒,不看樹。腦子里只想掙錢,想當官,想把別人弄下去自己爬上去,所有的人就是想掙錢,做生意。13歲以前的孩子,我主張不要跟他們解釋什么是“美”,什么是“古代”和“現代”,如果帶他到博物館去,根本不要對他解說,他聽不懂,并且會厭煩。就是讓他看,如果他實在不要看,就帶他出去,他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要太早灌輸這么多詞匯給孩子,什么大師,藝術,美……都不要給他。
如果非要說教育,家庭教育才是無微不至的教育。那樣的教育,再好的大學也教不了、比不了、代替不了。
今日中國的現實是:國家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富強,充滿機遇,而且必將更富強,出現更多機遇。另一半現實是:當今中國教育既是空前龐大、空前繁榮的時期,也是空前荒蕪、空前貶值的時期。
1、辦公桌上只放課本和備課本。
2、手機24小時開著,包括節假日。
3、每一天老師課間和放學都要在樓道值班。
4、備課有頁數要求。
5、學習筆記有頁數要求。
6、業務學習每天都要發到微信群。
7、老師必須考勤打卡,領導嗎,都知道的。
8、違紀的學生不能嚴肅批評,更不能打罵,老師要耐心、耐心、再耐心地說服教育。
9、各種各樣的網上答題和學生答題。
10、上學、放學,老師在大門口值班。
11、現在出現“護學崗”,讓老師到路口站崗值班。
12、不許給學生按照成績排名,但是用成績給老師考核。
13、不能定教輔資料,但是可以油印試卷。
14、課程開不全,但是備課必須有。
15、只要有活動,必須要留下痕跡,保留資料。
16、只要是打掃衛生,一定是上面領導來檢查。
17、上課不如開會重要。
19、寒假、暑假都要進行家訪,親自查看學生的作業情況。
20、聽評課筆記每個學期不少于多少節,有具體數目。
21、簽訂各種各樣的責任書。
22、應對上級檢查比上課重要。
23、期中、期末考試學生只能知道自己的成績,有時候自己的成績也不知道。
24、少一秒也是遲到,但是,加多長時間的班也沒用。
老師每天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做試卷,查閱資料之外,還有很多其它的事情要做,教研活動,與學生談心,再加上其它的一些“突如其來”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像個陀螺一樣旋轉,真是很累呀!
家長您好,孩子在校園和在家都不愿意說話,說明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我們家長重點培養。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思,是孩子自信的表現,能夠幫助孩子很好地交流和溝通,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抓住這個關鍵期,在生活小事中加強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首先我們要讓孩子有話敢說。
每個孩子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的,父母應尊重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抓住時機,選擇適宜的談話內容和場合,選擇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引發話題,鼓勵孩子的每一次表達,并讓孩子通過語言表達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意義、成功和快樂。當孩子詞不達意或語句不太完整時,父母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糾正,以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從而失去說話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鼓勵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比孩子說的是否正確更為重要。
其次要讓孩子有話可說。
父母可以利用圖書故事、兒歌等形式為孩子提供表達與交流的機會,提高孩子的語言能力。
父母還應該有意識地豐富孩子的生活內容,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經驗是孩子語言表達的源泉與基礎,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孩子才會有樂于表達和交流的內容,才會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最后要讓孩子有話愿說。
一日生活中,孩子隨時有表達意愿和感受的要求,父母應關注孩子的想法,抓住生活中各種表達的機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讓孩子有話愿意說?
事實上,語言能力的發展正是在孩子與他人交往和主動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完成的,因此要讓孩子成為語言的主動學習者和建構者,父母應該為孩子創設敢說、愿說、會說的語言環境和交流與表達的機會。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