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07:32:18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1.在辨別小動物愛吃食物的基礎上,讓嬰幼兒學習使用勺給“小動物”喂食。
2.發展嬰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3.通過“喂食”游戲,使嬰幼兒初步懂得樣樣都吃身體好。
活動準備:
(一)圖片:小動物若干,食物圖:青菜、蘿卜、魚肉等若干。
(二)餐巾紙盒上貼各種小動物頭飾,提供喂食投放材料。
活動流程:
認知法指令__回應公式__反應(孩子)__結果(強化)__下一回合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小動物愛吃什么?
圖片配對并排列:小雞愛吃米、小貓愛吃魚、小狗愛吃肉、小兔愛吃青菜和蘿卜。
(二)歸類辨別:青菜、蘿卜、魚、肉。小朋友樣樣吃身體好。
小結:小朋友,不挑食,樣樣都吃身體好,多吃青菜和蘿卜,魚,肉也要多吃些。
(三)嬰幼兒動手操作并指導家長對櫻幼兒進行練習:
1.游戲-喂食。配對-小動物愛吃什么?
出示投放材料-餐巾紙盒制作的各種動物
①小雞愛吃米-用勺喂“米”。
②小貓愛吃魚-用勺喂“魚”
③小狗愛吃肉-用勺喂“肉”
④小兔愛吃青菜和蘿卜-用勺喂“青菜和蘿卜”
⑤小朋友愛吃-用勺喂下各種食物:即青菜、蘿卜、魚、肉。
活動提示:在櫻幼兒動手操作時可運用協助法:,即先可協助嬰幼兒取勺喂食,直至自己會使用勺喂食。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吃點心
活動背景:在“春天里”;的主題課程中,孩子們探索了蠶寶寶的一生,并參與了蠶寶寶的養殖全過程。并表現出對此活動的濃厚興趣?;顒幽繕耍?。通過觀察了解蠶寶寶的生長過程與蠶絲的各種用途,培養幼兒做一個有愛心、細心的好孩子。
2。能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蠶寶寶的成長過程繪畫出來。
材料準備:
1。在養蠶的過程中所積累下來的各個過程的照片。
2。蠶繭若干
3。人手一份記號筆、蠟筆、白紙
4。用蠶制作的物品照片
活動設計:
一、出示蠶繭引出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咦!這一個個白色的小球球怎么在這呀,我們的蠶寶寶去哪了呀?
二、引導幼兒回憶在養蠶過程中,蠶個階段的形態與特征。(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各階段的照片)
卵一一幼蟲一一蛹一一成蟲(蛾)
三、討論、經驗分享、教師補充一一蠶的用處。(用蠶制作的物品照片)
四、游戲:我是可愛的蠶寶寶。
幼兒用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蠶各生長過程中的形態。
五、活動延伸:繪畫活動一一蠶寶寶的一生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蠶寶寶已經養了一段日子了。孩子們看著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它、喂喂它,漸漸的有了一份難割舍的感情。正是這些背景與孩子的興趣成了這次活動的開展的動機。利于在養蠶過程中的觀察與經驗的積累來幫助幼兒整體蠶的生長過程與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動中以游戲與繪畫的形式來鞏固知識點,而討論、經驗分享的方式給了孩子說的機會,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在活動蠶絲的各種用途告訴了孩子蠶并不是一味的當寵物養殖,其實它為我們人類帶來了無限的財富。
小朋友坐坐好,扶好碗拿好勺,放到嘴邊吹一吹,好好吃飯長高高。
右手拿勺,左手扶碗,身體坐直,兩腿并攏,一口飯,一口菜,寶寶吃得好,干凈又安靜
小飯碗,扶扶好,小調羹,拿拿牢。一口一口自己吃,一口飯、一口菜
吃飯不要喂娃娃比我小,吃飯要人喂,我比娃娃大,吃飯不要喂。
樣樣東西都要吃白米飯,我要吃。紅燒肉,我要吃。綠青菜,我要吃,樣樣東西都要吃。
目標小心門縫夾手安全教育教案,要求孩子們掌握門縫夾手這項這個動作的危害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小心門縫夾手
教學過程,老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資料,用一些門縫夾手的實際案例,給人體帶來的傷害喂證明,向孩子們講解肖琴門縫夾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告訴孩子們,日常在關門和開門時如何做,一步一步地列在黑板上,給孩子們講解清楚,讓孩子們知道這項危害活動的起因和避免遭到傷害的方法,能運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效果反饋,把沒有明白的孩子重新輔導,力求每個孩子都知道小心門縫夾手的方法和內容
一、牢記防溺水措施”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6.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
二、兒童溺水防護8要點: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長時刻看護。
2.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避免出現抽筋等現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有可能被嗆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鬧,防止嗆水窒息。
6.教孩子學習游泳,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三、7種跡象辨別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2.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四、兒童溺水后的正確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3.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5.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的,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
五、那么,如果遇見有人溺水,該如何施救?
1.如果發現有人溺水,首先要大聲呼救,叫更多的人來幫忙。
2.發現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現場器材,如繩、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將衣服連在一起當做繩索。
3.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時候,一定要大聲告訴他,不要驚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時,不要從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應放手自沉,溺水者便會放開。救人者應繞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潛入水下,從其左腋下繞過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勢將其拖向岸邊,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窩拖帶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現場水情,不應輕易下水,應呼救或報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喂三只熊造新房小班教案及反思,小班小朋友有三個好朋友是小熊,老師在這節課里教育幼兒要有耐心,愛心,還有要愛護小動物,老師告訴小朋友要給咱們的三只小熊建造一個新房,小朋友可開心了,有的拿來紙板兒有的拿來漿糊有的拿來尺子,大家齊心合力給三只小熊蓋了一間漂亮的小房子,小熊開開心心的搬了進去非??鞓?/p>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實驗與信息交流,研究回聲的產生及其應用。
2、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準備:鏡子、紙筒、手表、雨傘等。
三、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同學們,人站在山頂上,沖著對面的山頭大喊一聲,喂,你好嗎?遠處就會有一個聲音回應你,喂,你好嗎?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聲音向外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會像球撞到墻上一樣被彈回來,使聲音再傳到你的耳朵里。回聲其實就是聲音的反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