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07:58:1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以下是一份適用于一年級學生的數字找規律教案:
【課程目標】
1.學生能夠發現數字序列中的規律;
2.學生能夠預測數字序列中下一個數字;
【教學準備】
1.數字卡片;
2.白板和馬克筆;
3.等于符號卡片;
4.加號和減號卡片;
5.乘號和除號卡片;
6.帶有數字的圖片或卡片。
【教學過程】
1.導入:通過展示帶有數字的圖片或卡片,讓學生猜測下一個數字。引導學生發現數字序列中的規律,例如2、4、6、8、10,問他們下一個數字是多少。
2.探究:讓學生使用數字卡片組成數字序列,幫助他們發現規律。例如:1、3、5、7、9,問學生下一個數字是多少?在白板上寫出數字序列,讓學生找到這些數字之間的規律,例如每個數字都比前一個數字大2。
3.講解符號:介紹等于符號、加號、減號、乘號和除號等數學符號的含義,并且演示如何使用這些符號來描述數字序列中的規律。
4.練習:讓學生繼續使用數字卡片,自己組成數字序列,并使用數學符號描述規律。例如:4、7、10、13、16,學生可以描述為向前加3。
5.拓展:教師給學生一段數字序列的前幾個數字,讓學生預測下一個數字并解釋規律。例如:2、4、8、16,學生可以發現每個數字都是前一個數字乘以2。
6.結束:讓學生總結當他們在數字序列中尋找規律時所學到的東西,并提醒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數字規律的機會。
【課后練習】
讓學生練習自己創造數字序列,并使用數學符號描述規律。教師可以提供數字組成的圖片或卡片供學生使用,以及一些簡單的數字序列提示,例如:1、4、7、10、13、___。
課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第1課時一、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培養學生的數感;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估測能力。2、經歷100以內的數比較大小的方法形成過程,體驗比較的思想方法。3、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二、重點難點:重點:感知100以內數的多少,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難點: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相對性,并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三、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四、教學方法:討論法、探究法、實踐操作法等。五、教學過程:(一)情境激趣,學會估算1、估一估師:同學們,你們見過海綿寶寶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到商店去參觀。課件出示海綿寶寶圖片。師:這么多美麗的海綿寶寶兒,看的老師都很想去買些海綿寶寶回家養。你們想跟老師一起去嗎?出示的圖片海綿寶寶。師:來到商店,售貨員小姐就先給我們介紹了紅海綿寶寶,她想讓我們猜一猜這里有幾個?猜的越接近的就能得到星星獎勵。(若學生憑感覺胡亂猜,則引導學生先數出10個海綿寶寶,讓學生了解到10個海綿寶寶有這么多,再觀察其余的,做第二次估計。)小結:所以今后我們在估計物體的多少時可以先找出參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較接近正確答案了。問:大家還有別的方法來幫我們進行估計嗎?2、猜一猜出示藍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的圖片。師:現在售貨員小姐又給我們介紹藍色海綿寶寶和黃色海綿寶寶。她讓我們猜一猜這兩種,哪種是15個,哪種是10個?猜對獎勵星星。(二)探索新知,層層深入1、比較大小師:能用你們學過的知識來比較58、15、10這三個數的大小嗎?請你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排一排。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8>15>102、教學“多一些”、“多得多”(1)多一些師:除了用大于號、小于號比較數字外,還可以用語言來描述。問:15個與10條比較,怎么說?板書:15條比10個多問:15個比10個多多少?師:在數學中,我們用“多一些”來表示多一點點。問:15表示藍海綿寶寶,10條表示黃海綿寶寶,還可以怎么說?(2)多得多問:58個與10個比較,怎么說?板書:58個比10個多問:58個比10個多多少?師:我們習慣用“多得多”表示多很多。(3)比較“多一些”、“多得多”問:“多一些”和“多得多”都表示多,他們多的程度一樣嗎?3、教學“少一些”、“少得多”問:誰能反過來講一講,該怎么說?請同桌互相說一說。(三)鞏固新知,學以致用1、我能說。出示43頁“做一做”桃、蘋果和梨圖,讓學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說。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青蛙是人類的朋友,它們專門捕食害蟲。(課件出示教材第45頁第4題)你們知道右邊的那只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蟲嗎?師:你們認為哪一個答案比較合適?師:你們為什么選擇30,而不選擇10和8呢?(四)聯系實際,感悟升華師: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話來表示出兩個數量間的大小關系。想一想,在我們身邊你能用語言描述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嗎?小結:今天小朋友又學到了新本領,在今后比多少時,我們不僅可以用“>”“<”或“=”這些符號來表示,還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來描述兩個數之間的大小。六、教學反思
一教學內容:被減數減數差。
二教學目標
三重點理解什么是被減數減數差。
四難點三者之間的關系。
五教學方法
六教學過程
七板書設計
八作業
平十法是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一種方法,就是把減數分成兩個數,第一個數等于減數,被減數減去第一個數后等于10,然后再用10來減去第二個數得出最終結果。
例如:
16-8,由于16的個位上的數6不夠減8,最多能減6,所以用16先減6,16-6=10,由于8去掉6還剩2,所以再減2,最后得10-2=8.
也就是:
16-8=16-(6+2)=16-6-2=10-2=8
平十法也叫湊十法,就是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轉化為學生所熟悉的10加幾的題目,從而化難為易。
1我認為一年級數學動手做一做非常重要,可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興趣來安排教學內容和方式。2首先,要選擇適合孩子們年齡和程度的題目來練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動手做題的樂趣和成就感。其次,要有耐心地引導孩子們思考和發現問題,并且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最后,要及時總結和歸納,讓孩子們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清晰的認識。3另外,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性強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比如利用游戲、故事等方式將數學問題融入其中,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動手做一做。
可以分為三欄左面重要概念,定理等,一般一節課內不涂擦的(占總長度的四分之一).中間實際空間是整個黑板的一半,寫教師板演的例題,學生上黑板書寫的問題(占總長度的二分之一).右面開始復習用,中間運算用,可以反復擦涂,最后可以寫總結和作業(占總長度的四分之一).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