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10:57:57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以“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為主題的班會教案如下:
主題:兩個不得,五個嚴禁
目的: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自律意識。
班會流程:
一、班會開始
1.班主任開場致辭,介紹本次班會的主題和目的。
2.學生起立,齊唱班歌。
二、主題討論
1.引入“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內容,讓學生了解其具體含義。
2.學生分組討論,分享對“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理解和感受。
3.每組選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全班共同探討。
三、具體事例分析
1.列舉班級或學校發生的違反“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事例。
2.學生分組討論,分析事例中當事人的行為及對班級和學校的影響。
3.選派代表,分享討論結果。
四、自我反省與承諾
1.學生對照“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要求,自我反省。
2.學生代表發言,表達自己在行為習慣和自律方面的決心。
3.全班學生共同承諾,嚴格遵守“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規定。
五、行動計劃
1.學生分組制定個人的行動計劃,包括如何提高自律意識、改正不良行為等。
2.全班展示行動計劃,相互督促。
3.班主任總結發言,鼓勵學生嚴格要求自己,落實行動計劃。
六、班會結束
1.班主任總結本次班會,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
2.學生起立,齊唱班歌。
通過本次班會,學生對“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養了自律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通過具體事例分析,學生認識到了遵守“兩個不得,五個嚴禁”的重要性,明確了自己在行為規范方面的責任。
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不亂扔東西。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隨意亂扔東西的危害,并明白怎么做才是文明的行為。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并知道如何維護自身安全。
教學過程:
一、拋出問題,導入新課
1、你有隨意亂扔東西的習慣嗎?
2、你見過或者聽說過由于亂扔東西引發的安全事故嗎?
(學生暢所欲言)
二、探究問題,解答疑問
活動一:亂扔東西有危險
1、觀察圖片,和同學交流討論下列行為有什么危險。
a、在公園內亂扔香蕉皮
b、從教學樓上往下扔毽子
c、在公交車上往窗外扔塑料袋
d、從樓上往下扔鑰匙
e、在高速路上往車窗外扔空瓶
f、從居民樓里往下扔垃圾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并一一列出。
3、閱讀課本上的安全案例,說一說這兩起事故時什么原因引起的?這兩起事故引發了什么嚴重的后果?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4、師小結:隨意亂扔東西會引發意外傷害并造成財產損失,有時候會威脅到生命,所以我們不能隨意亂扔東西。
活動二:創造情境,結合所學內容自由發揮
和同學交流一下遇到下面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a、坐在汽車里吃完零食后,食品外包裝袋應放在哪里?
b、在教學樓上,樓下的同學向你要體育用品,你該怎么辦?
c、在吃完糖葫蘆后,尖尖的竹簽應該扔到哪里?
d、爸爸開車抽完煙,想把煙頭扔到窗外,你該怎么做?
e、有同學提議向操場院墻外扔石子,你該怎樣做?
f、站在河邊,同學們提議用石子玩打水漂的游戲,你該怎么做?
2、個人匯報,并將自己的做法寫出來。
3、師小結:從車窗拋撒垃圾,會污染城市的環境,還可能危及清理垃圾的環衛工人的生命安全,從高處或隔墻亂扔東西,會對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所以我們要杜絕此類事情發生。
三、學生小結
經過以上的學習,大家學習到了什么?
四、拓展實踐
1.危險判斷(同學之間交流,說說下面同學的做法是否正確,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2.家?;?/p>
a.應用所學知識,和家長一起設計一幅以“不亂扔東西”為題的繪畫作品。
b.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生活中因隨意亂扔東西發生危險的案例,并提出解決方案。
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守則
一、自尊自愛,注重儀表
1、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
2、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3、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
4、舉止文明,不說臟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足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
5、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暴力、封建迷信的書刊、音像制品,不聽不唱不健康歌曲,不參加迷信活動。
6、愛惜名譽,拾金不昧,抵制不良誘惑,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7、注意安全,防火災、防溺水、防觸電、防盜、防中毒等。
二、誠實守信,禮貌待人
8、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民族風俗習慣。謙恭禮讓,尊老愛幼,幫助殘疾人。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到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沒經過主人的允許不亂動別人家的東西。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明白去別人家做客要懂禮貌。
難點:從小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教材
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媽媽帶你們去親戚家或鄰居家做過客嗎?做客的時候你們干了些什么?是在媽媽的身邊做好,還是在主人的家里亂跑?
2,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的說一說。通過幼兒的講訴引出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
3,教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奇奇去朋友家是怎么做的?
二,聽故事
教師生動的講故事《小老鼠奇奇來拜訪》,請幼兒欣賞。
三,討論
1,教師:奇奇開始的行為對嗎?(幼兒:不對。)你們有這樣的行為嗎?
2,聽過奇奇的故事后你們應該怎么做?
3,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幼兒明白,當別人不在或沒有經過別人允許的情況下,不能隨便的動別人的東西,那樣做是不禮貌的。
四,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我們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不能亂動主人家的東西。否則,主人會覺得我們是不懂禮貌的孩子,會不喜歡我們的。我們要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好孩子。小朋友們有沒有信心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2、使幼兒能區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活動準備】
1、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錄音機,優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
(出示七色花)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
小結: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因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里;
(2)躺好后,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萬別蒙著頭睡。也不能趴著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一會兒就睡著了。
3、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
師:老師發現有的小朋友睜著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小仙女才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4、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5、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續起床。
6、尋找七色花: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活動總結: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講課目的,中班孩子需要改進的方方面面,并且要達到改進的要求
內容分析,老師要把中班孩子需要改進的內容一一列出來讓孩子們有針對性的進行改正,包括行為習慣,語言習慣睡覺習慣衛生習慣等等,老師要對著這方面提出要求讓孩子們做到
考核,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改進?,老師,對于好的孩子給予肯定
你來做,我來學,通過學生進行哪些事情我來做的體驗活動,引導學生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是學生形成個人集體。和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自立,懂得關心,初步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能力目標,通過學生料理自己生活中的事情的展示,初步掌握一些料理自己生活的方法和原則,愿意分擔家務,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
知識目標通過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各種方式產生。學生料理生活的情景,懂得料理自己,生活的事情自己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