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1-31 12:19:20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活動目標:
學習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出序列,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1、種子發芽、早晚的變化、洗手、脫衣服睡覺等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課題,講一講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臉、刷牙,后吃早餐2、師:去上幼兒園,來到幼兒園里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師問好,去區角玩游戲、收玩具、最后跟老師去做早操。
3、師:吃點心了我們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點心。
小結:小朋友剛剛我們說了很多平時做事情的先后順序,知道我們做事都有先后順序。今天我們來學習認識先后。
二、幼兒分組操作活動,鞏固幼兒對時間與事件先后的理解。
1、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
師:植物的生長過程也是有先后順序。
種子發芽長出兩片葉子長出許多葉子2、幼兒分組操作,根據圖片內容的先后排序。
師: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準備了一些生活及自然變化的圖片,請小朋友給圖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師評價。
師:小朋友為故事圖片排好了序列,來看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給洗手的順序排序的?
幼:我們是根據老師教我們的洗手方法來排序的。
師:這組的是從早到晚的變化排序,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看從太陽到月亮來排序。
師:這組的小朋友你們是怎樣排序的。
幼:我們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師小結:在這次活動中都學會了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會按事件的先后順序排序。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見的先后順序,請你說說還有那些?
媽媽炒菜的時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中班幼兒園區域分類可以有角色區包括:娃娃家、菜場、超市、美容院等;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等。中班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班級應多開一些角色區??梢詣摻ㄓ⒄Z角,恐龍主題墻,太空遨游墻,幼兒常見美術繪畫墻,文明用語墻,歡迎小朋友。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彩色片
2、學具準備:彩色片、不同寬窄的積木等。
3、操作冊、蠟筆。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走線的游戲。叫過小橋?!睅ьI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根據兒歌內容自編動作。
2、集體活動。
“今天有些客人來到了我們班,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接受嗎?”
①目測比較兩個物體的寬窄。
“看看,這兩個彩色片誰寬、誰窄呢?”
教師取出“彩色片”中的寬窄比較明顯的2片彩色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誰寬、誰窄。
②嘗試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寬窄。
請幼兒每人抽取一片彩色片,和同伴比一比,看看誰的寬,誰的窄。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比較寬窄:比如一端對齊比或疊放在一起比較。
③學習按寬窄排序。
請幼兒拿好自己的操作卡片回到位子上,進行操作卡片,并說說自己用什么方法比較出10個彩色片的寬窄,又是怎么排列的?
3、分組活動。
第一、二、三組:用多種方法比較積木的寬窄并排序
第四、五、六組:找找教室內外寬窄不同的物品并排序。
第七、八組:完成操作冊第3、4頁的活動,
4、交流小潔,收拾學具。
“誰來說說在活動中你是怎么來進行寬窄排序的?”
請幼兒說說自己在游戲中遇到寬窄不同的情況時是怎么比較的。引導幼兒收拾整理好學具。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將椅子搬到走廊上,搬一把椅子可自由進出,但搬桌子時就卡住了,為什么?怎么辦?
2、在室內找出寬窄不一樣的的物品并排序,再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斷出物品寬窄的。
教學主題:中班蒙氏數學分類排列
一、明確結論
本節課將通過蒙氏教具,幫助幼兒掌握分類排列的能力。在數學分類排列中,將同類事物分類,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既考慮了分類能力,又能鍛煉幼兒思維能力,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之一。
二、解釋原因
1.蒙氏教具能夠幫助幼兒直觀的感受分類排列。
2.分類排列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綜合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于大小、顏色、物品、場景等多個方面,培養了幼兒對于分類排列的關注和認識。
三、內容延伸
1.基于分類排列能力,可以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歸納總結,讓幼兒更加深入的了解事物本質;
2.可以引導幼兒將事物從多個維度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和批判性;
3.通過掌握分類排列的方法,能夠讓幼兒更好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四、具體步驟
1.讓幼兒根據不同顏色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相應顏色的生活物品;
2.讓幼兒根據大小不同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大小不同的物品;
3.讓幼兒根據不同類別的動物進行分類,學會體會動物之間的特點;
4.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從而刺激幼兒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分類排列的基本能力;
2.了解分類排列的重要性;
3.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類排列的能力。
設計意圖:我設計這節活動課主要幫助幼兒理解相鄰數的等差關系,運用貼絨核桃,花生,棗吸引幼兒注意力,直觀,形象,利于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轉換,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數字概念。
目標:認識“2和3”的相鄰數,理解它們和相鄰數的等差關系。
重點:認識2和3的相鄰數。
難點:理解它們和相鄰數的等差關系。
教學準備:幼兒每人一張格子卡片;豆子6粒;1~3數字卡片;《學期班幼兒讀物。數學》;貼絨核桃,花生,棗等;貼絨數字1~4.
形式:全班集體進行。
過程:
一。兩個相鄰數比較。
1.出示貼絨核桃2個,再出示2顆花生與核桃對應排列。請幼兒數數,核桃,花生各是幾顆?是不是一樣多?
2.在花生后面添一顆花生,再比較花生和核桃哪個多?哪個少?
3.在第一排下面,對應貼4個紅棗圖片。比較:4個紅棗比3顆花生多幾個?3顆花生比4個紅棗少幾個?
您好,幼兒園畢業典禮隊形一般分為三段:入場儀式、表演環節、畢業典禮。入場儀式可以讓孩子們手拉手、小步快跑地進場,或者按照班級排成一個大大的愛心隊形。
表演環節可以按照每個班級各自表演一段節目的形式進行,班級內部可以隨意排隊形,例如將孩子們排成圓形、長條形等。
畢業典禮階段可以按照班級年齡大小排隊,從幼兒園小班一直到大班,也可以按照兒童的姓名首字母排序,根據不同的主題來進行排隊形式。
《春天來了》教案
幼兒對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尤其是四季的變化過程,年年歲歲的周而復始中。
《春天來了》教案設計一:
活動目標
1、讓兒童通過看圖、討論、理解春的內容。
2、能用語言、繪畫抒發情感。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
4、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繪畫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抒發對春的情感、提高語言能力和繪畫能力
難點:能用繪畫表達對春天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前播放兒歌:
春天來,春天來,朵朵花兒開,白花開,紅花開,引得蝴蝶來。
春天來,春天來,春風把葉裁,裁楊葉,裁柳葉,綠條隨風擺。
1、大掛圖、大字卡
2、幼兒用書、錄音帶
3、相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活動過程
活動
(一)春天走來了
①出示大掛圖,請幼兒看圖說話;
教師:“美麗的春天來到了,你們喜歡春天嗎?老師這里有一幅關于春天的圖畫,請你們仔細觀察畫面,說說看見了什么?”
幼兒:“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小朋友”
教師:“柳樹到了春天有什么變化?什么顏色?小鳥在干什么?春風吹過來,柳條怎樣回蕩?什么花兒開了?小朋友在做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其它事物的變化,并逐句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說得對,你們看柳條發出嫩綠的新芽,在春風中來回的蕩漾,小鳥高高興興地唱起了歌,桃花也開滿了枝頭,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風箏?!?/p>
②播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欣賞、朗讀兒歌
活動(二)字寶寶樂園
①請幼兒打開書,邊聽錄音邊用手指劃讀
②玩字寶寶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教師:“咦?怎么兒歌中有的字寶寶不見了呢?原來字寶寶要和我們玩游戲呢。”請幼兒一起說:“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字寶寶××就回來;哈哈,××回來了!”
活動(三)繪畫
①引導幼兒觀看有關春天的圖片資料(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
②討論春天的美景,啟發幼兒擴展思路,并用畫筆畫出更多春天的景象、春天的顏色。
③指導幼兒初步構圖,柳樹、桃花、小鳥、小草、燕子、風箏的簡單畫法等。
活動延伸:
①請家長周末帶幼兒春游,發現更多春天的秘密。
②教師和幼兒一起布置增添有關春天的圖片。
③帶領幼兒播種各種種子,觀察其生長過程。
《春天來了》教案設計二: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春天的一些季節特征。
情感目標:體驗伙伴間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精神。
能力目標:感知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順序,初步找出其中的規律。
重點難點
讓孩子們初步感知并找出故事中電話號碼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春天的特征。
物質準備:課件、動物頭飾、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1、談話:
春天來,春天來,朵朵花兒開,白花開,紅花開,引得蝴蝶來。
春天來,春天來,春風把葉裁,裁楊葉,裁柳葉,綠條隨風擺。
春天來了,我們上午一起找過了春天。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里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2、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講述第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小動物知道了,也想出來找找春天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動物們是怎么找到春天的。播放多媒體課件,感知故事內容。
3、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動物的對話語言:
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呀?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
第一段:
(1)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胖熊被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驚醒了……
(2)小胖熊要把這個好消息打電話告訴好朋友小松鼠。(電話號碼是12345)
(3)聽小胖熊在電話里給小松鼠說些什么話?(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第二段:
(1)小松鼠聽完電話后,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白兔,于是就給小白兔打電話。
(2)小白兔的電話號碼是23451,哪位小朋友來為小松鼠把號碼排出來。
游戲:開火車(1)“小朋友想來表演這個故事嗎?請小朋友選擇自己想扮演的小動物頭飾帶在身上,然后再跟同伴一起說說你是什么誰,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最后找到小動物自己的家?!?/p>
(2)教師扮演火車頭,撥小動物的電話號碼12345,“小松鼠,小松鼠,春天來了,桃花都開了,我們一起出來玩吧。”小松鼠聽到后乘上小火車出來一起玩。
(3)同上。一一請出其它小動物。并變換關于春天景色的語言。最后,師生變成一輛小火車開出活動室結束。
看了“《春天來了》中班優秀教案”的還看了:
1.幼兒園中班折紙教案
2.適合中班幼兒的折紙活動教案
3.五月的青島教學設計
4.如何教幼兒園小朋友畫畫
5.幼師一周見習報告范文3篇
篇二:中班優秀教案:可愛的腳丫丫(科學)
活動目標:
在看、摸、玩小腳的過程中,激發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重點:了解腳指的名稱及作用
活動難點:能探索身體的奧秘
活動準備:海綿軟墊、各種豆類、木板、各種各樣的顏料、大白紙一張、繩子等。
活動過程:
1、創設環境,請幼兒感受體驗:
—“請小朋友脫下鞋在不同的路上走走、跑跑、跳跳。”
“走在不同的小路上,感覺怎么樣?”
2、探索實踐,請幼兒比較不同:
請幼兒摸一摸、看一看自己的小腳:
—“我們的腳上有什么?”(摸一摸、看一看知道腳有腳趾、腳甲、腳跟、腳心、腳背、骨頭等組成。)
師生互相比較:
—“我們的腳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3、組織幼兒,提升幼兒經驗:
教師提問:
—“人的腳有什么用呢?”
“怎么保護自己的小腳呢?”
教師小結:腳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要愛護自己的腳,要做到勤洗腳,勤儉腳趾甲,勤換襪子,不穿太大或太小的鞋等。
1、引導幼兒印腳印,體驗快樂:
—“讓我們的腳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白紙上印下腳印?!?/p>
篇三:中班社會《逛公園》活動優秀教案
一、活動目標
1、在郊游的游戲場景中,能運用生活經驗交流有關乘車安全的問題,掌握安全乘車的常識。
2、了解在公園游玩應遵守的社會行為規則,激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3、體驗郊游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創設情境:公共汽車情境。
2、草地的場景。
3、乘車視頻。
4、歌曲:《開汽車》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呀!這么好的天氣,我們一起坐車去逛公園吧!車那邊,我們坐車去咯!
二、乘車情境游戲,了解乘車安全規則,嘗試去遵守。
1、了解排隊乘車的基本規則。
提問1:小朋友們都找好位置坐好了嗎?剛剛你們上車的時候表現得好不好?誰來說說你是怎么上車?
提問2:我們怎么上車、下車才是文明的?
小結:剛才那位小朋友說了,我們要排隊上車才是文明的。你們都記住了嗎?
2、練習上、下車,鞏固幼兒上下車的行為規則。
師:我們現在先來練習一下,看看小朋友們都是不是記住剛剛說的,上車要排隊,不要推,也不要擠。(來,小朋友們起來。)
3、觀看乘車視頻,了解安全乘車的常識。
開車之前請你們看一段動畫片,看完后請你們說說動畫片里發生的事情。
提問:①、動畫片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啊
②、車開了,我們的頭、手能伸出窗外嗎
③、在車上,我們能不能到處走動、打鬧
④、我們坐車除了不要把頭和手伸出窗外,也不能在車上走來走去、打鬧。還要注意什么呢?
4、開車游戲。
師:小朋友都們都知道坐車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了。那你們都坐好了嗎?有沒有握緊扶手?好,我們的趙司機要啟動車了哦!(聽音樂開車:小朋友們注意了哦!汽車要轉彎了。)
到站了,我們要怎么下車呢?
三、公園游玩情境游戲,了解在公園游玩應遵守的社會行為規則,激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⑴、布置垃圾滿地的公園場景。
師:公園到了,我們一起到公園里玩吧!
提問:咦,我們平時到公園里玩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我們要愛護公物,愛惜花草樹木,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我們要做一位講文明,講衛生,有禮貌的好孩子。
⑵、游戲:吹泡泡。
師:好了,我們起來一起玩游戲吧!玩什么游戲呢?(吹泡泡)
好累?。∥覀冃菹⒁幌掳?!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幼兒:開心)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來起來分享??墒俏覀兂酝炅藮|西會有很多的垃圾,怎么辦?(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對了,我們要做一位講文明,講衛生的好孩子。
今天老師帶你們來逛公園,你們開心嗎?可是天色不早了,我們坐車回去休息吧!小朋友們排隊上車。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