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案大班 六年級生命生態與安全教案《心存感恩》

admin時間:2024-01-31 21:57:5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中班大雪至冬安好語言教案

教學目標:知道冬天的基本特征,知道冬天御寒的方法,感恩冬天仍然堅持工作為人民服務的勞動者。

教學過程,如果度過一個平安喜樂的冬天

冬至的由來教案大班

一、活動目的

1、認識我國傳統的冬至節,知道冬至的由來,初步了解冬至節的習俗。

2、了解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孩子們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了讓他們體驗媽媽及家人勞動的辛苦,培養孩子愛家人的情感,教育孩子學會感恩。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包餃子的親子活動,讓幼兒了解餃子的文化,產生包餃子的興趣,體驗勞動的快樂,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營造節日的熱鬧、快樂氣氛。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3、通過親子游戲活動,讓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三、活動時間

2022年12月21日(星期二)09:00——11:30

四、活動準備

幼兒園廚房準備餃子餡、包餃子面,廚房以班級為單位分好,等待班級生活老師來領取。

五、活動地點:各班級教室

六、活動流程

1、早上8:40——9:00,家長在教室里簽到(老師播放幼兒一日活動圖片)。

2、班主任講話,歡迎各位家長來參加這次的活動。

3、向幼兒介紹說明今天特色活動的內容:包餃子。

4、包餃子前注意事項: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衛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隨著音樂一起包餃子。

(4)場地整理,包完餃子后自由洗手。

5、人員分工

班主任和配班教師:負責維持班級秩序,指導家長和孩子搟餃子皮、包餃子、活躍班級親子包餃子氣氛。

班級生活老師:負責廚房領取包餃子面團,和指定家委會人員負責把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

家委會指定專人:負責拍照、指導、維持秩序。

班級準備:帶領小朋友洗手、帶好圍裙。

6、負責人把集中包好的餃子送進廚房并把煮好的餃子送回班里,生活老師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到小朋友的餐盤中,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

7、品嘗完畢后,老師組織家長回到班級門口填寫表格、按順序離開幼兒園。班級整理、餐后散步、組織孩子午休。

8、活動總結,找補不足。

各園可根據各地風俗,選擇不同的形式,包餃子或者包湯圓等,通過冬至主題活動開展,增加幼兒對冬至這一節氣的認知。

大家是否同意能者多勞

要看什么職業。

教師職業,能與不能,目前主要以學歷及工作量作參考。

但工作量大,未必能證明教育教學效果好。

因為教師的工作,不僅含教學,還含教育。

所以,教師工作量難以量化。

那么,也就不好認可能者多勞。

其它行業,不了解情況,也不好發表意見。

說說教師的上班時間是怎樣的

謝謝邀請!

老師輕松嗎?

“一年兩個假期,工作穩定,每天的任務就是上上課、管管孩子,怎么不輕松?”如果您還這么認為,那么小編可要為您糾糾錯兒了,請待小編為您揭開老師生活的“真面紗”。

據抽樣調查,中小學教師每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平均值為54.5小時,一些地區的高中主課教師日平均工作時長16小時,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則更長,遠超法定時間。

許多老師也想去多讀一些書,多搞一點研究,多寫一點文字。但繁雜的工作幾乎填滿了所有的時間,就連休息的時間也被工作占用了。

這么長的工作時間,都被什么占用了?《中國教育報》前兩年發起了一項調查,內容就是《校長和教師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從2015年2月15日到2月25日期間,共有13226名校長和老師參加了這次投票,我們發現,老師們的時間其實不光用在教育教學上,還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被花費在了各式各樣的檢查、評估、開會上了。

在參與調查的老師當中有84%的人都認為,學校承擔的跟教育不直接相關的工作(如檢查、評比、活動)太多了,讓校長、老師疲于應對;13%的受訪者表示“一般,學校還可以承擔”,僅有1%的老師過得很“幸?!?,選擇了“很少,一年沒有幾次?!倍耙患紱]有”這一選項的百分比則為0%,可見老師們同樣不輕松。

除了教課,老師的時間都去哪了呢?想知道得更具體嗎?小編來為您梳理一下!

時間用在了備課、批改作業上:

為了上好課,認真備課是少不了的。而備課和批改作業都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教師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沒有周末和節假日。

絕大多數教師為了完成備課、批改作業等工作,通常需要在工作日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繼續工作,有些教師還不得不將工作任務帶回家,幾乎所有教師都用休息日完成相關工作。

濮陽市第三中學教師路桂榮談起工作說,她的時間主要花在教學、培訓、科研上,每節課前路桂榮老師都要精心備課,而備課只能安排在晚上下班時間。路桂榮除了每周14節語文課,還要輔導學生早讀和晚自習。

時間用在了管理學生上:

民進江蘇省委多位委員調研發現,從早自習到晚自習,教師都要陪著學生,尤其是班主任。除了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老師在學生課間也不敢休息,輪流值班,唯恐學生出安全問題。“我國學校所承擔的是無限責任,教師24小時開機,時時提防,就怕學生出安全事故?!?/p>

“要問我時間都去哪了?我也說不清楚。因為不同時候忙碌的事情不一樣,比如說周末主要是到實習點看望指導實習學生,20天要跑5個省份的實習點。

另外,我同時擔任4個班的班主任,我必須了解清楚每個同學的情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幫扶?!睆埞鹬φf。除此之外,張老師每天還要分別與幾名學生聊天,了解他們的情況。

時間用在了教學評估、檢查上:

學校要應對的檢查驗收多如牛毛,涉及關工委、心理咨詢、檔案室、示范校園、平安校園等部門與領域。“

蘇北一所普通學校做過統計,4個月的時間接受了24次檢查驗收,光臺賬材料就準備了67盒,教師天天忙于應付表格,教育教學反而成了副業?!苯K省政協委員、南京秦淮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潘春雷說。

時間用在了晉升、評職稱、課題研究上:

各種教師競賽、教科研課題、職評等,嚴重占用教師時間。“有的地方僅作文競賽一年就組織五六次;要參加的教科研課題各級各類;要提交的書面材料一抓一大把;

比如備課100頁,聽課筆記40頁,還有各類計劃、班級工作記錄、效果分析、成長記錄等待;職稱評定更是緊箍咒,條條框框很多,又大又全又形式。”潘春雷說。

老師們還要忙著寫論文和著作。這些都是老師們晉升、評職稱不可少的內容。各種各樣的課題伴隨著豐厚的經費和過硬的考核指標,引誘著、逼迫著老師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時間用在了參加頒獎會、座談會上:

張桂枝是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的副教授,畜牧工程系的一名班主任。9月5日上午張桂枝作為優秀教師代表參加了全省慶祝第30個教師節主題報告會,并作為優秀教師代表作報告。

會議占用了張老師整個上午的時間,讓張老師的其他工作不得不壓縮在下午做。而備課只能留到晚上。上2節課,至少要用4節課的時間備課,為了重新修改教案,她每天要忙到23:30。

時間用在了參加培訓上:

除了參加各種會議,老師們還被學?!敖壖堋敝⒓右恍┙處熍嘤?,優秀教師還要擔任培訓的講師。這些培訓的時間最少也要在1小時以上,參加培訓的時間不僅占用了老師工作的時間,有時還會占老師休息的時間。

趙恭法老師說:“為什么要經常地要求教師參加教育培訓?這樣的培訓到底有多大意義?我認為我們老師白天要備課、批改作業以及種種繁雜的教育教學任務,已是精疲力盡,本想夜晚能好好休息?,F在倒好,我們的教育部門不僅不體諒我們這些教師,還要讓我們教師經常參加這些沒多少意義的培訓。

那么,老師用在教課上的時間有多少呢?

教師雖然很忙,但是真正用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卻并不多。統計顯示,中國中小學教師每周課時平均為16節,因此每周教學時間為12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為54.5小時,從事課堂教學的工作時間僅占總工作時間的22%。

國外教師從事課堂教學的時間約占總工作時間的1/3以上。新西蘭中學教師教學時間甚至占工作時間的46.8%。

中國中小學教師非課堂教學工作任務繁多。如備課、教研、聽課、開會、批改作業、教學反思,撰寫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讀書的筆記。

另外還有班級紀律管理,早晨組織學生晨練,晚上領學生打掃衛生,自習課輔導學困生都耗費了教師大量的時間。不能說上述活動不重要,問題在于,老師們如此熱衷于去干課堂以外的事情,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上課、上好課。

老師們的休息時間又有多少呢?

據銀川晚報的調查來看,由于高強度的工作,高中文理各科的代課教師平均睡眠時間在7小時左右,班主任老師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

六盤山高級中學高三(3)班班主任老師車梅英說,“我感覺我都快變成機器人了,按照設定的程序在校園和家庭之間忙碌,值周的時候從早晨7點到晚上12點半都在學校,睡覺時都快凌晨1點了,每天休息時間才5個多小時。”

不僅是高中老師,各學校的老師們都因工作太繁雜而很少有休息時間,甚至有20%的教師因教學工作繁忙,而沒有時間料理家務,有30%的教師因此而造成與家人關系不和睦。

教師忙上課教學,忙學生管理,忙論文寫作,忙職稱評定,忙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期末臨近,還要忙工作總結。但多數時候,眾多的事情讓教師感覺忙而無效、忙而無實,沒有獲得應有的成長。

老師們不得不面對現實,硬著頭皮去面對各種繁雜的事。這就是今日教師的工作狀態、生活狀態和生存狀態。課題研究、校本研修、課標學習、各類大賽、職稱晉升、專業過關、各種培訓等等,席卷而來。一些教師反映,想應付很難。

更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應付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工作,例如各類檢查等,教師的時間和精力被大量占用,無法靜心教書,這個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教案感恩節的由來及意義

感恩節(ThanksgivingDay)是美國人民獨創的一個古老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后的1863年,林肯總統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

防疫班會內容

疫情防控主題班會

一、活動意圖:

疫情期間,我們普通人都減少外出集體在家防疫新冠病毒,但有一群人他們不畏危險沖在了一線,為我們建起了一道安全防線,他們是和平時期的英雄。

我們以為的歲月靜好,是因為背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成人可以借此教育契機帶著孩子們了解事情的發展,認識那些為了大家舍小家的英雄,讓孩子們知道英雄都是來自普通人,激發他們的感恩之情。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病毒的嚴重性,知道一線人員的危險與艱苦。

2.學會通過談話、收集資料等方法去了解事物。

3.感受逆行者的奉獻精神,萌生敬佩、感恩之情。

三、活動準備

PPT課件、有關一線人員的視頻、照片、新聞等內容。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交流疫情的事情,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1)你了解的事情是什么樣子的?

(2)你對這些事情有哪些想法?

2.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相關PPT課件,視頻、新聞、圖片,了解一線戰疫人員的艱辛和偉大。

(1)你看見這些信息,有哪些想法?

(2)一線很危險,他們為什么逆行而上?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明白,大家做事情,有的是職責所在,有的是為了情懷信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是普通人,更是偉大的英雄)

3.學習PPT課件《最美逆行者》,了解哪些人或者職業是最美逆行者,在背后默默為我們美好生活而戰斗著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交流,了解當時發生什么,有哪些人或者群體做了什么等等,讓幼兒從中感受到逆行者的含義。

(醫護人員、物質運輸人員、防疫基層排查人員、火神山建設者、志愿者等等,成人還可以根據孩子信息接受能力,一起延伸了解非典、四川地震、涼山火災、天津大爆炸等等)哪些故事或者瞬間觸動你,為什么?

4,請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1)你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

(2)如果你面臨這樣事情,你會怎么選擇?為什么?5.職業暢想,引導幼兒思考,塑造價值觀

(1)你未來想成為怎樣的人?

(2)為此你需要做些什么?

五、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成人與孩子之間的一次對話,教師也好,家長也好,我們都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和孩子進行一場關于逆行者們的談話,聊一聊和平時期的英雄,讓孩子知道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偉大,學會感恩,如果能因此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小小的想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奉獻小力量的種子,就更好不過了。

英雄其實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是從普通人中走出來的,懷有一顆責任心,一顆敬畏心,一顆同理心在需要自己的時刻獻上一點力量,這就夠了,而我們的孩子就是未來時代的新的力量,所以希望在現在特殊的時刻,他們能看見、聽見、并記住。

六年級生命生態與安全教案《心存感恩》

第一單元熱愛生命;1、心存感恩;教學目的;1、理解生命的成長融匯了“親人之恩、社會之恩和自;知恩;2、體會感恩不僅是對他人表達感謝和尊重,同時也是;的一種充實;3、樹立時時心存感激的意識,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感;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對自然萬物都要抱一顆感恩的心;教學難點;體會感恩對他人、社會和自己帶來的美好情感和價值體;心存感激的意識;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第一單元熱愛生命1、心存感恩教學目的1、理解生命的成長融匯了“親人之恩、社會之恩和自然之恩”,學會知恩。

2、體會感恩不僅是對他人表達感謝和尊重,同時也是對自身生命情懷的一種充實。3、樹立時時心存感激的意識,學會用實際行動表達感恩。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對自然萬物都要抱一顆感恩的心。教學難點體會感恩對他人、社會和自己帶來的美好情感和價值體驗,樹立時時心存感激的意識。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教學手段多媒體投影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活動導入播放《感恩的心》,引出感恩話題,說明這個故事是發生在臺灣的一個故事。二、主題活動生命故事講述汶川地震中一位遇難母親留在手機里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父母的親情和愛。懂得父母是我們最應該感恩的人。教師可深情講述5、12地震中的故事《我親愛的寶貝》,渲染氣氛。然后鼓勵學生表達他們此時的內心感受:這些故事帶給你怎樣的感受?你想對這個幸存的孩子說什么?通過這些事例,引導學生感受:父母不僅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和無私的愛,當危險來臨時,他們寧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以換來孩子的生命和幸福。這是人類最偉大的愛,這份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學生結合實際,說說自己與父母之間最感動的一件小事,感受身邊的父母之愛雖然平凡但是偉大,激發感恩之情。三、生命萬花筒教師介紹教材中的4幅情景圖:老師的諄諄教誨、地震救援人員的無私幫助、清潔工人的辛勤勞動、奧運志愿者的無私奉獻,讓學生感受到,除了父母以外,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人都在以各種各樣的、看得到或者看不到的方式為社會做貢獻,給予我們關愛,讓生活變得更美好。因此,他們也是我們應該感恩的人。1、學生思考討論,為什么這些人值得感恩?2、交流別人曾經幫助你或自己曾經幫助人的一次難忘經歷,說說當時的內心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在幫助他人的同時,自己內心也獲得一份溫暖和美好的感情。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