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4 21:07:59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你好,教學目標:
1.能夠聽、說、讀、寫小壁虎找尾巴。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3.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師生互動:老師向學生提問,你們見過小壁虎嗎?它的尾巴長什么樣子?學生回答。
2.聽故事:老師講述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二、學習
1.學習課文:老師和學生一起朗讀課文。
2.分組討論:按小組分配角色,分別扮演小壁虎、青蛙、小鳥和老鼠,討論小壁虎的尾巴在哪里,如何幫助小壁虎找到尾巴。
三、練習
1.角色扮演:每組學生表演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
2.繪畫: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小壁虎的樣子和尾巴的樣子。
四、歸納
1.總結:小壁虎找到了自己的尾巴,是因為大家團結合作。
2.反思:學生思考學習小壁虎找尾巴的過程中,有哪些收獲和不足。
五、作業
1.家庭作業: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和自己的想象,畫出小壁虎找到自己尾巴的場景。
2.課堂作業:學生找到自己的尾巴,自己給自己的尾巴畫一副畫。
教學反思:
通過這堂課,學生不僅學習了小壁虎找尾巴的故事,還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在角色扮演和繪畫環節,學生表現出了很高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討論和表演的過程中,需要老師的引導,以避免討論偏離主題。
活動目標:
1、學會這首《顛倒歌》。
2、讓幼兒了解《顛倒歌》“故錯”的手法,也就是把事物的特征反方向說。
3、感受《顛倒歌》帶來的快樂。
活動難點:
讓幼兒嘗試仿編顛倒歌。
活動準備:
PPT課件、線描筆、紙
配套課件:大班語言課件《顛倒歌》PPT
活動過程:
大班語言公開課教案《顛倒歌》含PPT課件
稀奇稀奇真稀奇,
蛇在云里翻跟斗,
螞蟻扛著大樹跑,
大象鼻子短又小,
兔子尾巴長又長,
你說奇怪不奇怪。
2、剛才我在念兒歌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孩子在偷偷的笑,那能不能告訴老師和小伙伴你在笑什么啊?讓我們也分享一下你們的快樂啊!
(幼兒:蛇應該在田里的,這里卻故意說是在云里翻跟斗。
幼兒:螞蟻力氣很小,這里卻故意說螞蟻扛著大樹跑……)
3、對,小朋友們真聰明!其實啊這是一首顛倒歌,顛倒歌就是把事物原來的特征故意往反發向說。就像剛才小朋友說的(……),但是在顛倒歌里卻故意把它說成(……)
4、那老師問問你們,聽了顛倒歌,你們的心情怎樣?(快樂)
5、是的,顛倒歌里的句子都往反方向說的,這樣整首兒歌都變得非常有趣,能逗得我們發笑,使我們的心情變得快樂。
三、幼兒學念兒歌
1、那讓我們懷著快樂的心情一起來念這首顛倒歌吧。(幼兒跟念一遍)
稀奇稀奇真稀奇,
蛇在云里翻跟斗,
螞蟻背著大樹跑,
大象鼻子短又小,
兔子尾巴長又長,
你說奇怪不奇怪。
2、你們念的真好聽,人們為了顛倒歌念起來更加朗朗爽口,常常把顛倒歌的第一句說成(稀奇稀奇真稀奇或者奇怪奇怪真奇怪),把顛倒歌的最后一句說成(你說奇怪不奇怪,或者你說好笑不好笑)
3、在這首顛倒歌里第一句是什么?最后一句是什么?對,那現在我請你們動動腦筋,想一想,這顛倒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還可以怎么說,自己試一試,說一說。好,誰能說給大家聽?
4、他念得好嗎?(好),是的,他把顛倒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換了,而且中間的句子也念的很有節奏。
四、幼兒創編部分兒歌句子
1、現在呀我們已經會說顛倒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了,那老師要來考考你們,誰能編出顛倒的句子?
2、提示:你可以先想一想它原本是怎么樣的,然后往它的反方向說。
3、提示:你可以從動物的特征、習性、空間、自然現象去想。
(請多一點的幼兒回答,并有意引導幼兒把一句話說成七個字)
五、幼兒分組作畫,創編完整的顛倒歌
1、剛才,小朋友都說了好多顛倒的句子,都說的非常好,現在呢我們要把這些句子合起來,編成一首完整的顛倒歌。
2、老師請你們三個小朋友一起合作,大家一起編顛倒歌的句子,你們自己商量著由一個孩子負責把大家說的話,像老師一樣用簡單的畫畫出來,然后加上顛倒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編成一首好聽的顛倒歌,念一念,最后請你們每組推選一個小朋友上來來念給大家聽。
3、對了,每首顛倒歌顛倒的句子最少3句。
六、請幼兒念自己創編的顛倒歌。
七、評價
對活動進行評價
老師可以通過繪本給小朋友講述,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然后向小朋友提問,小壁虎為什么會借尾巴,它在借尾巴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最后尾巴又是什么情況,通過提問,培養幼兒的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讓幼兒能在故事中,學會思維的開拓能力。
老師可以通過繪本給小朋友講述,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然后向幼兒提問,小壁虎為什么會借尾巴,它在借尾巴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最后尾巴又是什么情況,通過提問,培養幼兒的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讓幼兒能在故事中,學會思維的開拓能力。
活動目的:
1、讓幼兒在活動中比較不同動物的尾巴特征。
2、對問答式的兒歌感興趣,并能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1、《比尾巴》PPT課件
2、各種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物比尾巴"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森林里來了許多動物,我們來看看,他們都是誰?這些動物聚在一起做什么呢?原來是要參加"比尾巴"的比賽。
(二)比賽分兩場,請小朋友當評委。
引導評委說說評選結果,(播放課件)將相應的字貼到動物身上。(長、短、像把傘)
(三)引導幼兒將兩小段兒歌連起來,形成一首完整的《尾巴歌》。
活動反思:
1、從課題選擇上來說,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好奇心都特別強,加之他們又都非常喜歡動物,但通過了解我發現,孩子們對動物的某一身體部位,比如說“尾巴”的了解就比較少。選擇這一課題,就是為了滿足幼兒對這方面的探究欲望。
2、從設計思路上來說,幼兒科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精心呵護和培植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的好奇心。因此,在本節活動課的設計上,是以猜測、觀察、描述、游戲為主體組織教學。另外,在整個活動中,充分利用圖片、多媒體手段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讓幼兒從中知道各種動物尾巴的用途,同時克服活動難點——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通過觀察、描述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在游戲環節里,讓幼兒在合作參與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升幼兒熱愛科學,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小班語言教案,小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小班語言的發展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抓住教育時機,采用多種方法讓小班多觀察、多聽、多練習。
在非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創造寬松、自由的環境,讓小班敢說,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小班可說,反復、多次的嘗試,讓小班練說。
在正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主題、生活的情境為基礎,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小班學習的興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