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大林寺桃花教案(大林寺桃花全詩)

admin時間:2024-02-05 00:30:21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大林寺桃花寫景的兩句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四月,正是平地上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

高山古寺之中的桃花竟剛剛才盛放。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從緊跟后面的“長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沖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么的驚異和欣喜。

大林寺桃花全詩

全詩: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全譯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大林寺桃花主旨加句子賞析

主旨: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寫的是詩人在山外春已歸去的時節,在山中卻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這種自然界的強烈反差,令詩人產生了“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的復雜感慨。從字面上,詩人在登山之前,曾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當一片春景映眼簾時,又感到一些由衷的驚喜與無奈的寬慰。

或許這種感慨,表面上是由自然景色變化而發,實際上是曲折地反映出他悲涼而惆悵的.情懷。

大林寺桃花古詩詩意筆記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詩意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以下是《大林寺桃花》的詩意筆記:

1.自然美景:詩中描繪了大林寺的桃花美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2.人生感悟:詩中提到“人生如夢”,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無常的思考,呼喚人們珍惜眼前的美好時光。

3.心靈凈化:詩中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凈化和洗禮,呼喚人們保持心靈的清明和純凈。

4.情感表達:詩中提到“桃花依舊笑春風”,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呼喚人們珍惜愛情和友情。

總之,《大林寺桃花》是一首充滿詩意和哲理的詩歌,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大林寺桃花停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今九江廬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吟成的一首七言絕句。

譯文: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七彩課堂大林寺桃花的詩意

詩意是說初夏時節詩人來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開的桃花。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大林寺桃花的所有資料

《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此詩說初夏四月作者來到大林寺,此時山下芳菲已盡,而不期在山寺中遇上了一片剛剛盛開的桃花。詩中寫出了作者觸目所見的感受,突出地展示了發現的驚訝與意外的欣喜。

全詩把春光描寫得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立意新穎,構思巧妙,趣味橫生,是唐人絕句中一首珍品。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