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01:38:24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答:打節奏,然后用去大象伯伯家做客為導線引導小朋友學習認識并且發現規律排序,自己設計一些規律來排序。然后再做了這小游戲,最后指導幼兒識數字排列。課堂上氣氛活躍,幼兒興趣很高。讓他們自己操作的時候,遇到了難題,個別幼兒串著串著就多一個或者少一個,我又讓他們細心地檢查,最后發現問題,再改正過來。
中班幼兒園區域分類可以有角色區包括:娃娃家、菜場、超市、美容院等;益智區、美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等。中班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班級應多開一些角色區。可以創建英語角,恐龍主題墻,太空遨游墻,幼兒常見美術繪畫墻,文明用語墻,歡迎小朋友。
一、設計背景:
學前兒童已經能夠區分物體的大小,初步進行重量比較,但對重量相近物體還不能分清輕重,必須教會他們借助工具確定物體輕重的必要性。幼兒對比較輕重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到底可以用哪些方法比較輕重還沒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所以本節課的任務在于讓幼兒學會比較輕重的幾種基本方法,初步理解重量的傳遞性。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讓幼兒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比較物體的輕重時,借助工具確定物體輕重的必要性。
(2)能按物體的輕重差異進行正逆排序,初步理解依項排列物體間的傳遞性和雙重性,發展幼兒的判斷思維能力。
2.能力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想辦法,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養幼兒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能按重量差異進行正逆排序。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幼兒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增強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讓幼兒初步感知“輕”、“重”的含義,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幼兒懂得比較輕重的一些基本方法。
四、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書本、石子、棉花、大象、小狗、小鳥、天平等)等。
五、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學會“看一看”的比較輕重的方法。
1.播放動物園里動物活動的錄象,引出輕重的話題。
提問:哪一些動物重?哪一些動物輕?
2.總結:以上方法為“看一看”比較輕重的方法。
3.提問:誰還能說出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
(1).幼兒觀察并回答問題,發現相關數學信息。
(2).出示一包棉花和一塊石子。
(3).幼兒進一步感知通過物體外形感知輕重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圖片情節,并運用合理的想象來發現角色的心理變化。
2、鍛煉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連貫的講述。
3、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列并講述,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和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大掛圖、每組一套故事圖片、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起興趣。
1、謎語:頭上兩對小觸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閑閑從不急。(蝸牛)
2、請小朋友說一說蝸牛是什么樣子的?你捉蝸牛時,蝸牛有什么反應?為什么要把頭縮進去?
二、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蝸牛、小烏龜、小蝸牛掉進水里了、小烏龜背著小蝸牛。)
2、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
三、發散思維。
1、通過觀察圖片,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蝸牛是怎么想的?會怎么做?
(爬到小烏龜背上多省勁呀,看風景,很舒服……)
2、小烏龜睡醒沒有看到小蝸牛,它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這時小蝸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蝸牛沒有爬到小烏龜背上,而是它們比賽又會怎樣呢?(小蝸牛被遠遠的甩在了后面,小蝸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過觀察圖片你還想到了什么?(它們倆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創造性排序、討論,并進行講述。
1、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討論,最后排序。
2、大家根據排列順序進行講述并為故事取名字。
3、各組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給全體幼兒進行講述。
五、教師小結。
通過這件事情,小蝸牛覺得很慚愧,它決心向勤勞的小烏龜、小蜜蜂學習,做一個人人喜愛的好孩子,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到戶外找小蝸牛一塊兒做游戲。
【活動延伸】
搜集有關小蝸牛的資料,在區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帶幼兒尋找小蝸牛,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蝸牛的生活習性。
附故事:懶懶的小蝸牛
一天,烏龜和蝸牛去旅行,烏龜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著了。懶惰的小蝸牛卻悄悄地爬到烏龜的背上。烏龜醒來,找不著蝸牛,以為蝸牛早走遠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趕。蝸牛在烏龜背上舒服地睡著了。走著走著,烏龜看見前面有條河,它想洗個澡,就爬到河里。蝸牛也被帶到河里。蝸牛急忙大叫:“救命啊!”烏龜連忙把它救到岸上,對小蝸牛說:“多危險啊,以后不能那么懶了哦。
是指按照數,量的大小有規律排序,比如從大到小,從小到大,從高到低,從低到高,從輕到重等
教學主題:中班蒙氏數學分類排列
一、明確結論
本節課將通過蒙氏教具,幫助幼兒掌握分類排列的能力。在數學分類排列中,將同類事物分類,按照一定規律排列,既考慮了分類能力,又能鍛煉幼兒思維能力,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之一。
二、解釋原因
1.蒙氏教具能夠幫助幼兒直觀的感受分類排列。
2.分類排列能夠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綜合能力。
3.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于大小、顏色、物品、場景等多個方面,培養了幼兒對于分類排列的關注和認識。
三、內容延伸
1.基于分類排列能力,可以引導幼兒對事物進行歸納總結,讓幼兒更加深入的了解事物本質;
2.可以引導幼兒將事物從多個維度進行分類排列,從而培養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和批判性;
3.通過掌握分類排列的方法,能夠讓幼兒更好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四、具體步驟
1.讓幼兒根據不同顏色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相應顏色的生活物品;
2.讓幼兒根據大小不同的木塊進行分類,做出大小不同的物品;
3.讓幼兒根據不同類別的動物進行分類,學會體會動物之間的特點;
4.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從而刺激幼兒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分類排列的基本能力;
2.了解分類排列的重要性;
3.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分類排列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水滴找鄰居(5以內的相鄰數)活動目標:1、認識5以內的相鄰數,能找出5以內每個數的相鄰數。2、能理解操作要求,認真地進行操作活動。3、活動時注意力集中,能大聲回答老師的問題?;顒訙蕚洌航涷灉蕚洌河變赫J識5以內的數字,感知5以內的數量,理解什么叫鄰居。物質準備:——教具:水滴形的數卡5張(數字分別為1—5),圖片一張(上面畫有5間相同的房子,并且房子連在一起一字排開。房子分別寫有1-5的數字)——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1-5的數字印章和印泥若干。活動過程:一、游戲:數字接龍?!處煟何覀円黄饋硗嬉粋€“數字接龍”的游戲。我說一個數,你接著往下說一個數?!獛熡坠餐螒?,教師說1,幼兒說2,以此類推往下接。二、找鄰居?!處煟ǔ鍪舅涡蔚臄悼ǎ合掠昀玻?個小雨滴排著隊從天上落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吧?!處煶鍪痉孔訄D片,請個別幼兒把水滴數卡按數字對應送到房子里,并說一說:一號水滴住一號房……——教師:小水滴想找鄰居一起玩。2號小水滴的鄰居是幾呢?1比2多1個還是少1個?2號小水滴的有沒有其他的鄰居是幾呢?3比2怎么樣……三、游戲:看誰說得快。四、教師報數字,請幼兒說出它的一位鄰居。如:教師報3,幼兒報4,并說出理由3比4少1個。五、幼兒操作活動?!钣底?。請幼兒觀察鴿子里的數字和點子,在空缺處印上相應的數字或畫圓點?!亦従印S^察上牌圖片中青蛙的數量,在下排圖片中找出鄰居并連線。這次活動,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游戲。幼兒在玩的過程中學習了知識,掌握了知識,而且這一課學習的知識在課后觀察中我發現他們掌握得特別好。雖然因個體差異有的幼兒不能脫口而出某一數字的相鄰數,但一定會說出那一節課的學習過程,然后慢慢找出答案?;顒臃此迹罕菊n的重點應該是先學會找相鄰數,然后再認識相鄰屬于本數的關系,幼兒接受起來也就更加容易??墒窃鯓右鱿噜彅颠@一概念呢?我用了幼兒易理解“挨著”這一詞來向幼兒介紹出相鄰數。首先請5名幼兒帶著數字頭飾按順序排成一排站在大家面前,然后請下面的幼兒說說5個數字寶寶互相之間誰挨著誰,并一一指出來,孩子都能說出數字寶寶1挨著數字寶寶2,數字2又挨著“1”和“3”…….雖然臺上沒有數字“6”,可是幼兒能夠說出5挨著“4”和“6”,就這樣這一課的重點就迎刃而解了,對于認識相鄰數與本數的關系在一節課中無法得到更深入的學習。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