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防震安全教案,怎樣對幼兒園幼兒進行法治教育

admin時間:2024-02-05 08:31:35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日本的幼兒園是什么樣

先說說日本幼兒園的概念、性質和歷史。日本幼兒園是指滿三歲開始,到上小學為止的幼兒教育機關,隸屬于文部科學省幼兒教育課管轄。根據日本《學校教育法》第一條之規定,幼兒園作為幼兒從進入幼兒園始直到大學、大學院為止的整個教育的一環,它的性質屬于學校的一種,這也是它與保育所的最大區別(日本保育所隸屬于厚生勞動省,不屬于學校)。幼兒在幼兒園的接受的保育內容包括健康、社會、自然、語言、音樂、繪畫六個領域。幼兒教師必須要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合格者方可領到幼師資格證。幼兒園的設施也必須是按照國家的《幼兒園設置基準》建造、設置。

日本幼兒園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76年(明治9年),當時的東京女子師范學校設立了第一家正規的學校附屬幼兒園,即現在的東京御茶之水女子大學附屬幼兒園,距今已經有140余年的歷史了。日本幼兒園經過一百數十年的發展,目前在全國共有一萬一千二百多家,因少子化現象,呈年年減少趨勢。目前政府正在積極出臺包括幼兒教育無償化等政策以促進生育,促進幼兒園的發展。

雖然日本幼兒園因少子化現象影響正處于一種令政府很捉急的狀態,但日本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和教育方法等還是不得不讓人豎大拇指的。

日本幼兒在入園前媽媽就要為他們做好各種準備工作,一般的幼兒園都要準備夏裝、冬裝和運動裝等。這看似簡單,內里其實是很復雜的。比如夏裝就要準備襯衫、短褲、運動上衣、運動短褲、運動套頭衫、防臟的罩衫、班級帽、園內鞋、徽章若干枚等等。特別要說一嘴的是,日本幼兒園在幼兒入園前還要求家長按照尺寸規定準備各種物品袋,包括書包、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等等,而且像鞋子、文具、餐具、牙刷、杯子以及用餐布、抹布、手工布、擦手布等全部還都要做記號,縫名牌,縫掛鉤,所有的文具包括每一支蠟筆也都要寫上班級和名字。這些東西雖然都是父母準備,但在幼兒園里,所有使用的一切物品,原則上都是要求孩子們自理,比如孩子在去幼兒園的時候書包都是自己背,在幼兒園里換衣、換鞋、吃飯、洗漱、物品整理,包括大小便,這些事都是自己做,老師只負責教和指導。

感覺日本幼兒園最人性化、最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就要數他們施行的“混班教育”和“親子運動會”了。所謂的混班教育,就是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和下午的3:30之后,所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分大小班全都要在一起玩耍,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親情意識和長幼、群體、團隊意識等。而日本幼兒園的運動會一般都是要求家長共同參與的,比如親子一起玩二人三腳、吊瓶、拔河比賽等等,在運動中增加孩子對父母的孺慕之情,增進孩子的家庭感和參與意識。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們其實算得上是最忙的孩子了,他們一年有數不清的活動,首先是什么節都過,像什么女孩節、男孩節、盆節等等,通過這些節日讓孩子們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其他還有諸如爬山、游泳、觀察動植物,工廠見學等等活動,目的是通過這些來讓孩子們在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還能開闊視野,學到各種知識。最后,就是對普通幼兒園堪稱陳舊的設施感佩莫名了,相信沒有人會相信日本建不起我們認為的高大上的豪華幼兒園,也相信不會有人相信日本的幼兒園買不起先進設備,但看看日本幼兒園普普通通的建筑物和園內毫無先進感的設施我們就只能感嘆了。日本幼兒園就是為了避免孩子們從小養成浮華風,不懂節儉才故意這樣做的。只要能手工做的都盡量讓孩子們手工完成,以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從最基本開始,從最基礎做起,這正如他們的教育方針那樣,從小注重培養的是孩子的生存能力、交流能力、節儉作風和良好的人格形成等,而不是讓孩子在溫室、幸福中長大,待到成人時再后悔莫及。

一級教學事故有哪些

答:一級教學事故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生的嚴重事故,通常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重大校車事故:發生在校車運行過程中的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多人傷亡或死亡的。

2.重大校園安全事故:包括校園火災、爆炸、建筑物坍塌、氣體中毒等造成多人傷亡或死亡的重大事故。

3.重大體育傷害事故:包括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發生的重大傷害事故,如運動員突然死亡、意外受傷等。

4.重大實驗事故:發生在實驗室中的重大事故,如爆炸、火災、中毒等。

5.重大教學器材事故:教學器材意外損壞、損傷學生或教師的行為或事件。

6.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包括學校食堂及周邊商家供應的食品安全問題,如食物中毒等。

7.重大突發事件:如地震、洪水、暴雨等突發自然災害或社會事件,造成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一級教學事故類型,需要引起教育部門和學校的高度重視,落實安全管理措施,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和健康。

幼兒園節約糧食教案

教學目標

1.知道糧食與人民生活、國家建設有密切關系,用處很大。

2.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3.懂得要愛惜糧食。

4.愛惜糧食、愛惜食物,不浪費。

5.愛護莊稼,不踐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難點:使學生懂得如何愛惜糧食。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

2.谷子、麥子、玉米的頭飾。

3.大米、白米飯實物。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位好朋友,想不想見見他們?

2.歡迎他們和大家見面。(三位同學戴水稻、麥子、玉米的頭飾上)我們請這幾位朋友給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

水稻:我的名字叫水稻。小朋友們吃的白米飯是由我做成的。

麥子: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麥子,白白的饅頭是用我做成的。

玉米:我是胖胖的玉米,小朋友們一定都喜歡我吧!我愿和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一起。

3.同學們,你們喜歡這三位朋友嗎?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糧食。

板書:糧食

二、糧食來之不易

1.糧食今天有許多許多心里話想對同學們說,你們想聽嗎?(課件出示自制糧食擬人動畫,同時播放課文第一小節錄音)讓我們先請水稻來說一說吧!

(1)小朋友,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飯(出示實物白米飯),而“我”是一顆普通的米粒。小朋友們,你們可知道我是怎樣誕生的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做一趟旅行吧!

演示動畫:《一粒米的來歷》中的場景一~場景四下載

你們看,農民們在做什么?仔細觀察他們是怎樣插秧的。(農民阿姨雙腳整天泡在冷水中,彎著腰,時間長了,真是腰酸背痛。)

出示場景五:禾苗在農民伯伯的精心護養下,漸漸長高了,為了讓莊稼長得更加茁壯,農民伯伯要做什么?(鋤草、施肥、噴灑農藥、引水澆灌)

出示場景六:經過半年多時間的辛勤勞動,莊稼成熟了、農民還要做些什么?(農民們要把稻子割下來,捆成捆兒,運到地頭,再經過脫粒,碾去稻殼等許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們現在吃的大米。)

師:好,我們謝謝水稻先生的精彩表演,下面請小麥女士來說一下吧!

(2)同學們,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嗎?(據學生所答出示饅頭、面包、包子、油條、面條、餃子等食品的圖片。)

小麥女士:好,大家說得太好了,下面我要帶大家去看一看面包是怎么來的?

演示動畫課件:《兒童營養面包的由來》

小麥女士:大家一定要切記這最后一句話:“面包來得不易,千萬不要浪費?!?/p>

師:讓我們感謝小麥女士的精彩演說,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就不請玉米小姐說了,我來總結一下吧!

小結:為了種出一粒粒的糧食,農民們不怕風吹日曬雨淋,不怕勞累,灑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們所學的古詩《憫農》講的那樣,誰會背誦請舉手。

學生背誦古詩。

播放錄音:《鋤禾》,學生一起背誦。

板書:糧食來得不容易

(3)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糧食做成的,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怎么樣?

板書:糧食與我們最親密。

三、怎樣愛惜糧食

(1)請你對辛勤種田的農民伯伯、農民阿姨,講一講你是怎樣對待糧食的。

學生回答:(同時板書在黑板上)

老一輩革命家也是這樣教育子女的。

出示圖片<董必武讓女兒撿起飯粒>

(2)糧食聽到同學們說要愛惜他們,非常高興,還有話對同學們說,我們來聽一聽。播放課文第三小節錄音

你聽到糧食是怎么說的呢?

講解:我國人口很多,但耕地面積很少,糧食不充裕。我們國家一些地區有時會遭受自然界的災害。比如說:水災、旱災、地震、蟲災等,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時,災區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缺少糧食,沒有糧食會怎樣?

板書:缺少糧食出問題

出示書中35頁圖片:這一輛輛汽車上裝著什么?要運到哪兒?

為了有更多的糧食支援災區,我們平時應該怎么做?(更加愛惜糧食)

(3)最后,糧食還有幾句話想讓同學們牢牢記住。(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仔細聽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出示一粒米與糧倉圖,同時播放第四小節錄音)

糧食讓我們牢記什么呢?

師問:如果我們都來把糧食當成寶,節約每一粒米,會怎樣呢?跟老師一起算一算。

如果我們每位同學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365粒米)

如果我們全班45位同學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大米實物投影:約16425粒米)

如果我們全國12億人口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年節約多少粒米?(多媒體顯示《一粒米的話》)

聽了一粒米的話,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積少成多了不起

四、辨析深化

“議一議”欄目下載

1.(投影出示兩位小朋友在莊稼地里追捕蝴蝶的情景)這兩位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給他倆提提意見。(我們要愛護莊稼,不踐踏)

2.(投影出示一位小男孩吃包子時,把包子皮扔掉的情景)這位小弟弟做得對嗎?你能給小弟弟講講該怎么做嗎?

3.(投影出示兩位小學生在莊稼地里立起寫有“請不要穿行”的木牌和另一些小學生正從莊稼地里并排走過的畫面)這些同學中,哪些同學該受表揚?哪些同學該受批評?談談你的看法。

五、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糧食?

(1)在學校吃早點,怎樣做到不浪費,誰有好辦法?請每位同學談一談。

(2)在家中吃飯應該怎樣做?

(指導學生具體做到不在飯桌上撒飯粒;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不想吃的東西不能隨意扔掉。)

小結:愛惜糧食要從自己做起,要做到不撒、不剩、不扔。

2.在我們班有哪些同學做到了愛惜糧食?誰來夸一夸他們。

(可以支援更多的貧困地區,獻出一份愛心;此外,還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3.小常識:為了讓全世界的人民都來愛惜糧食,規定每年的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貼橫幅“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讓我們都來記住這一天。

4.總結全課:同學們,“糧食與我們的關系最親密,糧食來得不容易,缺少糧食出問題,積少成多了不起”,因此,讓我們每個小公民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愛惜每一粒糧食。

5.齊讀兒歌。(見板書)

板書設計

糧食與我最親密,

來得實在不容易,

缺少糧食出問題,

積少成多了不起。

誰有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設計

阿曼達,你爸爸真的會來救你,救我們嗎?”同學們失落地望著阿曼達。

“會的,一定會的,再等等,可能他們正在挖掘,大家別怕!”阿曼達努力鼓舞自己,讓自己的行動感染同學們。

同學們似信非信地低下了頭,有的緊鎖雙眉,有的搖頭嘆息,有的已經絕望得唉聲嘆氣,索性嚷嚷道:“哎……他不會來救我們的,畢竟誰都不知道我們在哪,更不會知道我們還活著!我們沒救了。

”話音剛落,同學們都哇哇大哭起來,嘴里還不停地呼喊著:“爸爸、媽媽!”

“不會的?!卑⒙_堅定地回道,將噙在眼里的苦澀的淚水擠了回去。心想:爸爸一定會來的,一定會的,因為他說過不論發生什么事,他都會和我在一起。爸爸,我會等你的。

時間慢慢地流動著,同學們對阿曼達與他爸爸的信心一擊而潰,唯有阿曼達執著地挖著。因為他知道,如果爸爸活著,就一定會來救他的。事實最終也沒有將這位了不起的兒子擊倒。此時,他的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努力地挖。

人,終究會有求生的信念,大家在阿曼達的行動上受了感染,也幫著挖,在窘迫的環境下始終不向死亡低頭,從而使得奇跡發生了……

突然,巖石縫里傳出父親急促的呼吸聲與挖掘所產生的震耳欲聾的聲音,漸漸交織在了一起。

“同伴們,我們有救了!”阿曼達歡呼起來。此時心中的一股暖流似潮水般涌上心頭,伴隨著一點點滲進來的亮光……。

安全看演出的教案怎么寫

看演出的教案可從下面兩個角度來寫:

1.確認演唱會的年齡限制:在購買演唱會門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演唱會的年齡限制。不同的演唱會有不同的年齡限制,有些甚至是18歲以上才能入場。如果你未滿18歲,一定要注意演唱會的限制年齡,以免白白浪費錢和時間。

2.注意安全問題:在演唱會現場,人群密集,場面火爆,容易發生擠壓、踩踏、意外傷害等情況。未成年人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盡可能保持冷靜,不要輕易加入人群中央,以免受傷。

怎樣對幼兒園幼兒進行法治教育

你好,我是黃山小莉,下面是我總結的幾點

1: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玩中學,玩中探究進步是幼兒階段接受知識的主要模式之一,通過游戲讓幼兒愿意學,喜歡學

2:幼兒教師應該讓幼兒知道“法”就在我們身邊,讓幼兒教師的法制教育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從小有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做一個懂禮貌有道德守法的好孩子

3:開展多種途徑的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廣播,家委會,幼兒園宣傳櫥窗等多廣角度像家長宣傳法律知識,從而讓法律走進每個家庭,讓知法,守法的家長成為孩子們身邊最直接的榜樣和表率,達到和幼兒言傳身教的目的

加大幼兒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讓我們的下一代都成為優秀的法制傳承者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不拿玩具和同伴打鬧

1、園內安全教育。幼兒園是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場所。(1)、禁止幼兒擅自離開活動室和幼兒園。(2)、加強常規教育,嚴禁在樓道內擁擠、起哄,避免沖撞,謹防幼兒因嬉戲玩耍引起碰傷、摔傷。(3)、加強戶外體育安全教育,教會幼兒如何正確的使用中、大型體育器械,提醒幼兒不玩危險游戲,杜絕因玩具造成的傷害。(4)、要加強外出活動安全教育,讓幼兒知道外出活動應注意的安全事項,做到有秩序的集合、出行,確保活動過程不發生任何意外傷害事故。(5)、要注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礙疏導工作,防止和減少幼兒因心理疾病而發生的他傷、自傷、自殘事故。2、交通安全教育。要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本園實際,加強幼兒行路常識、乘機動車常識、道路交通標志常識等教育,避免交通事故發生。3、消防安全教育。教育幼兒不玩火和危險品,讓幼兒知道簡單的滅火常識,知道火警電話和報警的方法,加強自救與逃生、消防標識識別等教育,使廣大師生做到人人懂消防知識、人人有消防意識,保證幼兒園和師生不受火災傷害。4、衛生防病和飲食安全教育。知道不吃不干凈的食物,不喝生水等衛生常識,養成飯前洗手、飯后漱口等良好的衛生習慣。5、自然災害防范教育。要加強對幼兒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溺水以及自救等方面的教育,確保把自然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內容:1、防火、用電、煤氣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幼兒禁止攜帶煙花、爆竹、火柴、打火機等易燃易爆品進園。教育幼兒不要隨身攜帶玩具及銳利的器具來園,更不應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傷害。(2)、教育幼兒在家不自己動手反鎖門,不玩煤氣、爐火、火機、開水壺、飲水機、藥品等危險物品。(3)、教育孩子養成到公共場所注意觀察消防標志和疏散方向的習慣;知道各種報警電話,懂得如何報警。包括110、119、120電話的撥打方法和報警方法,向大人求助的方法。(4)、引導幼兒了解消防栓、滅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兒園的安全通道出口;(5)、防止觸電事故。對幼兒進行安全用電教育,不要用濕手、濕布觸摸電器外殼;幼兒不準在配電房,變電器周圍玩耍;2、飲食衛生、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要教育孩子不亂吃零食,專杯專用;(2)、不吃陌生人和來歷不明的食品。(3)、注意個人衛生,飯前洗手飯后漱口。3、交通規則宣傳和教育。(1)、幼兒遵守教育規劃。(2)、教育幼兒沒成人帶領下不能自己過馬路,過馬路時,應遵守交通規則,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邊走。4、學習游戲活動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教育幼兒在運動或游戲時應聽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有序活動,避免互相追打、亂跑碰撞。做到有秩序地上下樓梯,防止擁擠,禁止踩踏事故。(2)、到公共場所參加游覽,外出散步或戶外活動時,聽老師(或者大人)的話,不得隨便離開集體,有事應告訴老師。(3)、教育幼兒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鬧,更不能抓、咬、打同伴。(4)、教育幼兒上下樓梯靠右邊走,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樓梯、玩門、從高處往下跳等危險的動作。5、防偷盜、防綁架、防拐賣、防走失等自衛、呼救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教育孩子單獨在家時,不隨意開門,聽到敲門聲不要開門,可說:“我父母不在家,請你以后再來”。(2)、教育幼兒離園后,要拉著大人走,不能自己到處跑,不能停留在幼兒園玩耍,以防意外。(3)、教育幼兒不隨意輕信生人的話,未經允許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讓陌生人碰自己的身體,告訴孩子,只有家長、醫生、護士才能觸摸他(她)的身體,如果陌生人要這么做,一定要盡快逃開。(4)、教育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園名、帶班老師姓名、家長姓名、單位、家庭住址、電話,會表達清楚,緊急情況知道如何保護自己。6、防自然災害知識的宣傳和教育。(1)、加強對自然災害的認識,知道風暴、洪水、泥石流、雷電的危險性。知道在雨天中不躲在樹下等危險的地帶。(2)、知道遠離水庫、小溪等危險地帶,防止幼兒溺水。(2)、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時不得隨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蟲,更不應該放入口內,以防意外。五、活動形式:1、幼兒園開辟安全宣傳欄,發放致家長一封信,懸掛橫幅等形式,向幼兒和家長普及安全知識,營造事事講安全的氛圍。2、開展安全教育周活動。各班組織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早談、集中教育、游戲、親子活動等,進一步提高預防各種侵害和自我保護的能力。3、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安全教育專題講座,向家長和幼兒宣傳安全知識。4、組織全園師生進行消防逃生自救演練、應急疏散演練、模擬地震演練。六、活動要求: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安工作納入全年計劃,制定具體的安全教育方案,落實具體負責人,嚴密組織。2、形式多樣,講究實效。3、作好總結4、長效管理,常抓不懈。幼兒園要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生活的各個環節,增強孩子的安全意識。

相關文章
兒童視頻
推薦文章

關于搖籃網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

就要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