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10:03: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嚴格的說,對幼兒園中班的孩子來說,寫數字,學寫字都不是他的學習任務,數字應該到小學才學,現在國家三令五審的強調幼兒早期的學習計劃不能學寫字,中班主要還以玩為主,孩子的學習發展存在一定的規律性,順序性,過早的進行學前教育,違反了孩子的發展規律,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并不好。
幼兒園中班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時期,好的習慣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高層次的自覺行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重要表現,她對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質由重大意義,中班的孩子在幼兒園學好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睡眠起居習慣與個人生活有關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成長有很重要的意義。
希望家長不要急功近利,拔苗助長,不同的年齡階段學不同的知識,還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給他一個美好的童年。
我喜歡的數字是:2,6,8,9。
2,自然雙數中最小的一個雙。一雙繡花鞋,一對新人,叫起來好聽。
6,順字數:66大順,凡事順心…
8,順字數:8斜音發(發財)。你今年發了,就是有錢了。
9,天長地久(9)。今天我請你喝酒。
看樣子,這位父母看到自己的寶寶不認識數字是挺擔心的。兩歲半的寶寶還是挺小的,不認識數字是正常的,父母不需要太擔心。
在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到了三歲,也就是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就要開始學習數學了。這個年齡學數學是和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有關。當然,也有一些寶寶,媽媽在2歲就開始教他學數字。有的寶寶能夠認識很多數字,這是什么原因呢?
有的媽媽在寶寶二歲左右,會教他們認識數字,但只是一些數字卡。數字卡上面的一些圖片很吸引寶寶。他們只是會很機械的記住上面的數字。但實際上并沒有完全理解這個數的含義,也就是這個數代表幾樣物品。
孩子認識數字并不是簡單的數數。也并不是死記這些數字。最好的學習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認識這些數字。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幼兒園是怎樣教孩子學習數學的。
一、幼兒的數學認知是從動作開始的。
大家會發現,當我們教孩子認一個數字時,不是讓他在想象中去數數。而是會把一些實物放在孩子面前。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然后再教孩子開始數數。然后成人可以給孩子示范一下,如何用食指去按物品一個一個的點數。他們會用眼睛看,嘴里會數出聲來,有時一邊用手點數還一邊會點頭。這樣他們就不容易數錯。
有的時候孩子會出現手口不一致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他們在數二的時候,可能手指還停留在第一個物品上。這需要花時間去訓練他們手口一致的點數。開始數的時候他們會很慢,到后面孩子熟練了,就會加快一點速度了。
二、孩子的數學認知是建立在具體的實物上的。
孩子借助的是直觀的物品,這可以幫助他們理解數量。三歲的孩子,他們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我們都要給孩子準備一些實物讓孩子去看,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地記憶。比如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畫筆、紙杯、水果等等。孩子對一些直觀的物品會更感興趣。
三、孩子認識數學還需要有策略。
如果把三四個物品放在一堆的時候,孩子有可能沒看清就會重數或者是漏數。老師會示范把孩子沒有數過的放一邊,數過的物品放在一邊。這樣,他們在下次數數的時候就記住了,會學老師把數過的放一起,把沒數過的放一起。
我上面給大家講到的,只是在一般情況下孩子是從3歲開始認數字的。您的寶寶現在才兩歲半,是根本不用擔心的。父母不要把數學內容簡單的認為就是數數。其實數學領域是包括很多方面的:
1.能夠感知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長短等特點。成人可以用一些物體讓孩子去觀察和感知。如:放一個大球和一個小球讓孩子去感知大小。放一本書和一疊書讓孩子感知多少。
2.感知物體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
可以讓孩子在生活當中去觀察,有哪些物品是這些形狀。可以讓孩子去分辨,這個物品是什么形狀。讓孩子觀察自己的家里,有哪些是圓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正文形等等。
3.讓孩子去感知數字。
讓孩子知道生活當中到處都是充滿數字的。比如汽車的車牌上有數字:在馬路上紅綠燈旁,會有倒計時的數字;鐘表上會有數字;超市里會有標簽等等。雖然有些數字孩子還不認識,但是他們能夠去感知這些數字。
4.對序數的認識。
序數指的是在對一些物品進行排列后,讓孩子找出某個物品排在第幾位。序數可以從走左到右數,還可以從右到左數。
5.一些空間方位的認識。
這些空間方位包括:上、下、左、右、里、外等等。這些空間方位的認識要等孩子在六歲左右才能掌握。
在數學領域當中,包括這么多內容,所以,父母千萬不要簡單的認為數學就是數數。孩子年齡小,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現在發展并不好。如果父母總是焦慮孩子很笨,學不好,那么孩子會感到自己真的很笨。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
我個人并不主張讓寶寶太早去學數數,除非寶寶自己對數字產生了興趣。大人可以教寶寶一些簡單的數字。但要注意是,不要讓寶寶去死記一個數字??梢院蛯殞氉鲆恍┛鞓返淖R字游戲。在游戲當中讓寶寶記住這個數字,增加一些趣味性??傊?,還是多與寶寶玩游戲吧!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等寶寶的大腦發育到一定程度時,他們很快就學會了。
我是大賽爸爸,關注我,育兒路上與您同行。
8個零
一億后面是8個零。1、一億的最高數為是億位,屬于億級。2、億級下面的數位分別是萬級(千萬位、百萬位、十萬位和萬位)、個級(千位、百位、十位和個位)。3、這里一共有8個數位,因此一億后面是8個零
阿拉伯數字的由來是什么呢?
阿拉伯數字是當今國際上使用最廣泛的數字,它包括0,1,2,3,4,5,6,7,8,9共十個計數符號。
但是,這些阿拉伯數字的來由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嗎?
答案是:非也!阿拉伯數字并不是由阿拉伯人發明的,也不是古印度人發明的,而是來源于中國的漢字文化!
阿拉伯數字是來由于中國古文化在經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世界的過程中,由中國漢字中的數字漢字演化而來的。
絲綢之路是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通道,中國古代的數學文化就是經過絲綢之路,中轉于古印度,印度與歐洲之間隔著一個阿拉伯,阿拉伯人從印度人那里學來了這些數學文化,后來,阿拉伯人又把這種知識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里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采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意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采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西方的歐洲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就把這些數字叫成了“阿拉伯數字”,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較接近而已,而阿拉伯數字的原型種子都來源于中國的漢字數字文化,其中經過了多次的演變過程。
中國漢字中的基本數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〇。
(注:中國數字還包括算籌符號和商碼等。商碼即蘇州碼子,也叫草碼,花碼、番仔碼等,蘇州碼子脫胎于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算籌,也是唯一還在被使用的算籌系統?;ùa由南宋時期從算籌分化,同算籌一樣,花碼是一種進位制計數系統,它與算籌不同的是:算籌通常用在數學和工程上,花碼則通常用在商業領域里,因為蘇州碼子容易學習,書寫便捷,一串數字能連筆寫出(阿拉伯數字就不能),而且寫法如同算珠,可以配合算盤使用,所以曾經廣泛使用于商業中,在賬簿和發票等均有使用。
現在這種數字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幾近絕跡,但在港澳地區的街市、舊式茶餐廳及中藥房偶而仍然可見。在中國舊時的一些公文、契約、帳表、官帖、私鈔、當票中,以及背書等所有涉及經濟方面帶有數字的文檔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特殊的組合數碼,而且廣泛的運用于政治、經濟、軍事、商業、工業及百姓生活等各個領域。)。
2002年,國際數學史學會在北京給新加坡國立大學數學系教授溫麗容女士頒發了“凱尼斯·梅數學史杰出貢獻獎”。(國際數學家大會作為全球數學界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素有國際數學“奧運會”之稱。)
溫麗容女士是一位華裔數學家,長期從事中國數學史研究,為研究中國數學史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北京召開的國際數學史大會上,她發表了在榮獲凱尼斯·梅獎之后的致謝演講,題為《中國古代的數學及其對世界數學的影響》。藍麗蓉教授通過多年研究認定,所謂“印度-阿拉伯數字”實際源于中國籌算。她在出版的專著《雪泥鴻爪溯數源》里系統闡述了新說,新說不只史料扎實、邏輯嚴絲合縫。她于2002年宣布,早在公元前475年,中國人就發明了數字1—9及其表示方法,也就是說,中國發明數字比其他民族要早一千年。這個觀點打破了長期以來的學術領域和教科書中的西方數學科學的傳統觀念:“阿拉伯和印度發明了現代算術”。
早在公元前475年,中國的大部分人如小販、學者與官員等,都已經用排列竹子的方式表現數字1—9。再者,大家本來都以為“0”這個數字,是印度人在公元600年發現的;但事實上,中國古人把竹簽排成一個四方形,就相當于“0”……藍麗蓉查閱了繁雜的中國古籍,由此得出結論,在5世紀和9世紀,中國的這個竹簽計數法通過絲綢之路而傳播出去。阿拉伯人最早在公元825年才寫出一本有關數字的書,但中國在公元前700年就已經有一本關于竹簽計數法的《九章算術》書了。
阿拉伯數字之所以通行世界,關鍵在于它這個數字系統的內核、運行機制是源自中國,屬于十進制并且是十進位值制的。這是問題的實質和要點,在《中國古代科學》一書中,李約瑟寫道:“黃河領域比世界其他各地更早開始使用十進制,并用空位表示零,于是出現了十進制計量法?!瘪R克思在他的《數學手稿》一書中稱十進位記數法為“最妙的發明之一”。如果沒有優越的十進制、十進位值制內核和運行機制,阿拉伯數字是不可能所向披靡,馳騁世界的。
不過,考察印度數字的字形,以及后來的阿拉伯地區的數字字形、歐洲數字的字形,一個新的結論必然產生:情況并不止于中國數字把十進制、十進位值制傳給印度等地那樣簡單。中國數字給予后者的,不光是數字的內核、內容,還有數字的外在表現形式——字形,本文通過嚴格比對數字字形的歷史變化軌跡,讓大家見識一下中國文化中的漢字數字是怎么具體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的。
“阿拉伯數字”的外貌長相暗藏了其不凡的中國漢字數字的出生之謎。
粗略一看,1234567890的字形外貌“長”得并不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〇。但是,這欺騙不了眼光特別銳利之人,看出來1是一豎立起來,2是二的連筆,3是三的連筆……7是七的倒寫,現今還是有人在寫7時,也不忘在中間來上一橫……中國古代早就有過表0的空心圓〇和實心圓●……
長話短說,短話圖說,下面的“證據”圖表,就很清楚地證明了中國漢字中的數字字形是怎么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的脈絡過程的:
綜上圖表可見,從大的方面、本質的意義上看,印度數字是以中國數字為母版的,印度數字不只全盤接受了中國數字的十進制、十進位值制,而且,連同中國數字的外在字形的表現方式都全盤“抄襲”過去:在或取中國數字整字,或拆取中國數字零件后,印度片區的人對所取進行了本土化過程,形成印度數字。印度數字的一些字形傳到阿拉伯世界被接受,又續傳到歐洲,遂成“阿拉伯數字”。
中國漢字文化中的數字字形具體又是怎樣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的?這個字形演變的過程雖然很漫長,演化也很復雜,但也可以簡要地在我們的思維中“秒變”出來。
下面就是中國漢字中的數字字形“具體演化”成為阿拉伯數字的口訣和過程示意圖:
(一)中國漢字之一、二、三的字形具體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1、2、3的書寫口訣與過程圖:
(二)中國漢字之四、五的字形具體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4、5的書寫口訣與過程圖:
(三)中國漢字之六、七的字形具體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6、7的書寫口訣與過程圖:
(四)中國漢字之八、九、〇的字形具體演變成為阿拉伯數字8、9、0的書寫口訣與過程圖:
中科院院士、數學家吳文俊先生在《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一文所指出的那樣,“西方的大多數數學史家,除了言必稱希臘以外,對于東方的數學,則歪曲歷史,制造了不少巴比倫神話和印度神話,把中國數學的輝煌成就盡量貶低,甚至視而不見,一筆抹煞”。
對于這些西方文化和學術殖民主義的謬論,國內學者不敢加以批駁,反而要么亦步亦趨、鸚鵡學舌,跟著叫嚷著“言必稱希臘”,要么不吱聲,這主要是由于中國近代“全盤西化”演變以來所導致“對祖國古代數學一無所知”。從某些最新的研究顯示,這些只不過是西方為了配合其建構地理大發現以來的資本主義發展史和西方中心論的需要,而臆想和編造出來的世界偽史的一部分。
自晚清時代的“洋務運動”以來,我們這幾代人的知識體系,大多數都來于自被西方文化和學術入侵與殖民的“教育體制”的學校的教材課本所“教育傳授”(洗-腦),因此,無論是中國學校的學生、教師、教授,還是社會上的專家、學者等,特別是那些“學術精英”和公知們,其民族虛無主義的表現都非常嚴重,真是數典忘祖!
文藝復興時期中學西漸,啟發歐洲人破除了神學至尊的愚昧思想。吳文俊院士指出“微積分的發明乃是中國數學式戰勝了希臘式數學的產物?!鄙踔量梢哉f,“近代數學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國的數學,而非希臘的數學,決定數學發展進程的主要是中國的數學而非希臘的數學?!?/p>
(注:古希臘文明也是西方人偽造出來殖民世界人民和“套路”世界的,具體詳見歷史學家諸玄識先生所著《虛構的西方古代文明史》)
那些被西方故意顛倒了的歷史,我們中國人必須自己再次顛倒回來,找到真相,發現真知,這需要文化自信!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古代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些文化通過和平友好的交往方式不斷地傳播到周邊國家,并且逐步走向世界,為亞洲和世界的文明進步與和諧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是世界文明之源,這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底氣,因為我們有厚實的文化底氣,所以我們才更有文化的自信。
為什么阿拉伯數字會流行于數學科學和世界?
因為這套被西方“抄襲”的數字符號系統的內核和運行機制的本源來自中國文化,因為有了是“中國芯”,所以才有科學和數學的生命力,只是被“包裝”成了好像是阿拉伯數字而已!
阿拉伯數字其實是由中國漢字中的數字符號對應演變而來的!
這是科學的底氣,也是中國文化的底氣!還是人類文明的底氣!
excel里面第一位數字為0,輸不進去是因為excel自動識別了數字的數值,按照如下步驟即可輸入第一位數字為0的數字:
1、首先在excel單元格中輸入“012”。
2、單擊回車鍵后,可以看到“012”變成“12”了。
3、右擊“012”的單元格,在彈窗中點擊設置單元格格式。
4、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文本,再點擊確定。
5、再輸入“012”時,即可成功將第一位數字0輸進去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