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12:40:1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敢于質疑、敢于創新,這樣的課堂才能達到開發創新的目的。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定向。教師要創設有價值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從新舊知識的契合點和現有的發展水平出發,創設最近的發展區,激起學生認知沖突,使之形成憤悱心態。這時,老師要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定向,并揭示課題。例如:教學沿海版小學數學六年制教材第七冊《怎樣求近似數》導入新知時,我用屏幕先出示復習題:
1、把下面各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
2、想一想,你是怎樣把一個整萬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由于學生對舊知識掌握比較熟練,因此,快而準確地完成了改寫數,還正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接著,我又用屏幕出示了準備題:請說出畫橫線上的數是一個什么數?
1、我們四(4)班有55人。
2、在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四會市有38萬人。這時,學生看到問題后,思維十分活躍,紛紛舉手發言。一位學生站起來說:“55人是一個準確數。”我趁機追問:“在我們教室里,哪些是準確數?”這位學生指著教室天花板上的4支光管、5臺風扇……這些都是準確數。另一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還有補充,教室里的7行桌椅、兩只門、兩塊黑板……這些都是一個準確數?!边@時,課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學們把贊揚的目光投向這位同學。這樣,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明白了“準確數”的含義。于是,我再請另一位學生回答,他說:“38萬人是一個近似數?!蔽依^續發問:“不多不少,剛好是38萬人嗎?”這樣一問,引起了全體學生的注意。經過討論,大家達成了共識,一致認為“38萬人”是一個大概數,它可能會超過38萬人,也可能不足38萬人,從而使學生悟出了象這樣的數就是近似數。在這個時候,我對學生說:“在日常生活中,對一些較大的數目,一般不必說出它的準確數,只需要說出它的近似數就可以了?!边@樣,我巧妙地引出了新知,揭示了課題——《怎樣求近似數》。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從舊知走向新知,從而達到定向的目的。
二、創設條件,激勵自主探究交流。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智慧自動作發端,活動是連接主客體的橋梁。”他認為把活動原則實施教學過程,就應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動眼,多種感官參與探索發現。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創設有利條件,多給學生提供一些獨立探究和創造機會,精心設計一些能誘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問題,讓學生從單純的模仿學習發展到靈活創新。
例如在教學沿海版小學數學六年制教材第七冊《季度和旬的認識》時,我就放手讓學生獨立去自學相關的內容,并要求學生把課文內容重點的語句用筆畫一畫、點一點、圈一圈、記一記。并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看書,你知道了什么?”同學們圍繞這一問題紛紛發表自己看書的感受,有的說:“通過看書,我知道了一年有四個季度,其中第一、二季度是上半年,第三、四季度是下半年,即一年可以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庇械恼f:“通過看書,我知道了一個月分為上、中、下三旬。其中,1日至10日是上旬;11日至20日是中旬;21日至月底是下旬?!庇械恼f:“通過看書,我發現了每個季度都有三個月,上、下半年都有6個月。”還有的說:“通過看書,我還發現了上旬、中旬的天數是固定不變的,都是10天,而下旬天數卻不固定的”……。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不用老師作任何的提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積極探究交流,獲得了一系列的重點知識和重要發現。采取這樣的教學手段,學生既掌握了新知識,又很好地發展了他們的智慧和自學能力,還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欲望。
三、開發創新潛能,培養創新精神。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先天就具有好奇性,具有未知領域的探究性。若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主動獲取知識,并領悟其中所蘊含的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創新意識。對知識要加以概括,對學生主動創新精神加以激勵。
例如在教學《季度和旬的認識》,進行了“知識大比拼”這個環節練習時,我要求學生圍繞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知識活動。一位學生站起來問:“今天是幾月幾日?屬于哪一個旬?”并指名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接著,又有一位學生站起來提問Х同學:“你是幾月幾日生日的?屬于哪一個旬?”還有一位學生站起來提問Н同學:“你知道‘六一兒童節’在哪一個旬?……”通過這樣有意義的,并貼近生活的趣味問題,不但能吸引學生的好奇心,發揮學生的個人智慧,而且還充分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后在課結中,我要求學生充當“小老師”,以老師的身份進行小結:“今節課你學會了……,從而使你明白了……?!睂W生看到這樣有趣而民主的話題——自己能充當“小老師”的身份非同一般。個個毫不客氣地搶著歸納、匯報。他們不但能準確地說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要點,還顯示出來的是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新精神。這樣充滿情趣的課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創新意識,他們在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初步創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
現在的提法:會講、會做、會教、會做思想工作。
過去的提法:會指揮、會示范、會糾正、會講解。消防安全,關乎你我,不能忽視,防火意識至關重要。
消防安全里的四懂四會是在三懂三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四懂指的是:懂得崗位火災的危險性、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懂得撲救火災的方法、懂得逃生路線。四會指的是:會使用消防器材、會報火警、會撲救初起火災、會組織疏散逃生
要在家中放置幾個滅火器,特別是在離門口不遠的地方,并且要牢記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家里放置電器的地方要日常保持干燥,不要讓電器或插座靠近水源,也不能超負荷使用電器。
多留意安全通道和出口的位置,保持安全通道的暢通,不在安全通道或出口處堆積雜物或停放車輛。
四會教學法是:會聽、會看、會想、會說,詳細內容如下:
1、會聽: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想邊記憶,抓住要點。不僅要認真聽老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并能聽出別人發言中的問題。
2、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首先要給學生觀察權,不要以教師好心的“講”取代學生的“看”。凡學生通過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東西,教師一定不講或少講。會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學中要提供充分的觀察材料吸引學生看。
3、會想:課堂上要培養學生肯動腦子想問題,除了靠教師啟發外,還要“促”,促使他們動腦子。要求學生,老師每發一問,人人都要立即思考,準備回答。
4、會說:聽、看、想,要通過“說”這一點來突破。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要說就得去想。課堂上要學生盡量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
(1)劃線公路調頭場地的設置.在適當寬度的道路或場地上標明道路的邊線,路幅寬度為汽車軸距的兩倍(解放CA1091型汽車要多加0.1m),
(2)操作要領。汽車進入場地后,應緊靠道路的右側緩緩而行,當到達適當位t后應立即停車.停車后車輛與道路邊線的橫向距離約為1m左右。
1)第一次前進:打開左轉向燈,掛低速擋起步,起步后應迅速將方向盤向左轉動并達極限位t,使汽車慢慢駛向場地道路的左側邊線。當左前輪距邊線約0.80m左右時,應迅速向右回轉方向并立即停車。
2)第一次后倒:后倒時應采用假設中心線倒車法,先觀察后倒路線并考慮車位情況,然后掛倒擋起步.起步后應迅速向右轉動方向盤并達極限位置,讓車輛緩緩后例,同時正確判斷車輛在路面上的相對位置。一般當駕駛員的位置接近路面中間位里時,應立即向左回轉方向盤(此時左后輪距道路
邊線約Im左右)并停車.也可以借助于后視鏡來觀察后輪距邊線的距離來確定回轉方向的時機。
3)第二次前進:汽車起步后,應迅速向左轉動方向盤并至極限位置,讓車輛緩慢前進。待右前輪接近左側邊線時(約0.80m左右),迅速向右回轉方向盤.并立即停車.
4)第二次后倒:車輛起步后迅速向右轉足方向盤,使車尾右拐后倒.當判斷第三次前進能順利通過時,可迅速向左回轉方向并立即停車.
5)第三次前進:汽車起步后,仍需向左轉足方向盤,以保證右前輪不壓邊線,待接近駛入正常路線后,再回轉方向盤,關閉轉向燈。
汽配英才網小楊提供答案
是的,基本的體能訓練都是要的
不能帶軍訓,最基本的是要求作為一名教官具備“會講、會做、會教、會做思想工作”的素質。通過一系列的隊列教學,不僅僅提高了自身的隊列素養,更是培養的自己的組訓實訓能力。在有限的軍訓時間里,如何高效的施訓,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需要每天合理的計劃,以及每次訓練結束之后詳細的反思存在的不足以及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面對一群稚氣的臉龐下面青春的叛逆、張揚、積極、自尊……自然而然會出現很多問題,諸如訓練中的冒泡青年、消極訓練、自我要求松散、集體觀念淡薄……作為一名教官,必然要合理的利用時間,或是訓練過程中,或是訓練的間隙,對整個連隊經常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對于個別人也要合情合理的進行教育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在訓練中進步、成長,提高整個連隊的集體素質。
軍訓半個月下來,四會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強化了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了自身的隊列素質水平,大大改善了做思想工作的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