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5 21:14:03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您好,教案名稱:不要光腳到處跑
適用年齡:3-6歲
教學目標:
1.認識危險行為,學會避免危險。
2.學會正確的行動方式,保護自己的安全。
3.培養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內容:
1.認識危險行為
2.如何避免危險
3.正確的行動方式
4.培養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課件PPT
2.安全提示卡片
3.安全繪本
4.安全游戲道具
教學過程:
Step1:引入
教師拿出一雙光腳的腳模,問孩子們這是什么,孩子們回答是腳。教師再問孩子們在哪些地方可以光腳,孩子們回答在沙灘、草地等場所可以光腳。教師告訴孩子們,雖然在沙灘、草地等場所可以光腳,但在其他地方卻不可以,因為光腳容易受傷。
Step2:認識危險行為
教師出示幾張圖片,讓孩子們看一看,問孩子們這些人在做什么,孩子們會回答他們在玩耍、奔跑、爬山等。教師再問孩子們這些行為有哪些危險,孩子們會回答可能會摔倒受傷、滑倒等。教師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都是危險的行為,要注意避免。
Step3:如何避免危險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提示卡片,讓孩子們看一看,例如“不要隨便摸陌生人的東西”、“過馬路要看信號燈”等。教師告訴孩子們,這些都是我們遇到危險時要注意的事項,要時刻牢記。
Step4:正確的行動方式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繪本,讓孩子們看一看,例如《小熊過馬路》等。教師讓孩子們看一看這些故事中的小動物們是如何做的,告訴孩子們正確的行動方式,例如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能亂跑等。
Step5:培養安全意識
教師出示一些安全游戲道具,例如安全帽、護膝等。教師讓孩子們試戴一下這些道具,告訴孩子們這些道具可以保護我們的安全,讓孩子們培養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Step6:結束
教師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讓孩子們回答今天學到了什么,再強調一下不要光腳到處跑的危險性,讓孩子們時刻關注自己的安全。
教學評估:
教師觀察孩子們的學習情況和參與度,通過互動問答、繪本閱讀等方式檢測孩子們對于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課程,孩子們學會了避免危險的方法和正確的行動方式,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對于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孩子們年齡較小,需要通過更加生動、有趣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安全知識。同時,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們也能夠關注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共同為孩子們的安全保駕護航。
活動目標:
1、學會拉拉鏈的正確方法,小心夾到手和下巴
2、能用拉拉鏈兒歌提醒自己拉好拉鏈活動準備:光盤,兒歌,有拉鏈的衣服活動過程:1、請一位會拉拉鏈的幼兒示范2、說一說是怎么樣拉的
3、老師講一個小故事,《夾到了,好疼呀》
4、請幼兒說一說,怎樣做才不會被夾到?慢慢拉,拉到上面要抬頭,不玩拉鏈等。
5、看光盤,學兒歌。插到底,往上拉,慢慢拉,別夾到。6、每名幼兒用自己的衣服實際操作。分析:設計中的“老師講的故事《夾到了,好疼呀》”,我請班中的一名小朋友講了她被夾的感受,因為前幾天這名幼兒被拉鏈夾到手,都疼哭了。小朋友當時也知道這件事,講身邊的真事使幼兒更能理解。教學目標:感知黑夜和黑影并不可怕,有晚上獨自睡覺的愿望。
教學重點:走出害怕黑暗的恐懼,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難點:獨自進入“黑屋子”中體驗黑。
教學目標:
1、了解擁擠可能引發危險,知道盡量遠離人多擁擠的場所。
2、在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不慌亂,學會能用正確的方式保護自己。
教學過程:
1、播放媒體教學資源或直接出示圖片,了解生活中人多擁擠的地方。教師提問:在這樣人多擁擠的地方會用什么危險。
2、看幼兒用書第16---17頁,引導幼兒了解人多擁擠的地方存在危險。教師提問:在圖畫中都看到了什么?他們這樣做對嗎?有什么危險?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小結:人多擁擠的地方盡量不去,如果遇到擁擠的人群,要讓爸爸媽媽抱著或拉緊大人的手;人多的時候不要慌亂,慢慢跟著人群走,千萬不要在人群中擠,要靠著墻壁或或抱緊大的柱子;在人群中走動,遇到臺階或樓梯時,盡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在走動的人群中,一定不要蹲下提鞋或撿東西。
3、組織游戲《小球出瓶》,理解擁擠的危險和遵守秩序的重要。教師出示內裝小球的瓶子,每個小球上都栓有細線搭在瓶口。請幼兒分組玩“拉小球”游戲。先請一組幼兒一起拉線,看誰能把小球拉出來,反復進行幾次。發現小球無法拉出來之后,再請幼兒一個接一個的拉小球,小球會很快被拉出來。
1.教孩子了解滑步車。用坐墊和車把手做支撐點把滑步車翻轉過來,讓孩子滾動車輪,以此了解滑步車的結構。
2.把滑步車的坐墊拆卸下來(為了不讓孩子直接的坐在坐墊上,讓孩子更好的熟悉滑步車),然后讓孩子牽著滑步車走走看,以熟悉滑步車是如何取得平衡并往前走。
3.把滑步車的坐墊拆卸下來(為了不讓孩子直接的坐在車座上更好的熟悉滑步車),然后讓孩子跨上滑步車、兩腳踩地,左右腳輪流推動車子前行。
4.家長、老師抓住孩子脖子后方的衣領處,就像提著一樣,再和孩子一起前行。
5.再讓孩子用雙腳推動地板,學會后,再讓孩子雙腳離地,就像鴨子劃水一樣前行。
6.然后讓孩子騎著滑步車大踏步前進,讓他明白步子更大點更用力點,前行速度可以更快,甚至可以抬起雙腳滑動幾米。
7.找個平緩的斜坡,如走道或坡度平緩的草地,讓孩子感受滑滑梯一樣的滑行樂趣;4歲以上且已經熟悉滑步車的操作進階挑戰的,可選擇公園里的土坡,練習腳力和鍛煉四肢,土坡滑行的刺激感更大更有趣。
教學目的
1.了解麥子百科知識;
2.了解麥子的繪畫特點;
3.感知水粉畫和黑色卡紙相結合的繪畫效果;
4.學習美麗的顏色搭配。
教學準備
水彩筆、水粉顏料、黑色卡紙、白色高光筆、黑色勾線筆(粗細)、雙面膠、剪刀、固體膠棒。
教學引導
麥子,單子葉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莖稈中空,有節。葉長披針形。穗狀花序稱"麥穗",小穗兩側扁平,有芒或無芒。穎果即麥粒。按播種期分冬小麥和春小麥。
麥子,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飼料,麥稈可用于編織等。
引導圖片
展示圖片的同時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讓孩子回憶過去見到的他們了解的樣子。然后引導孩子一起觀察圖片。回憶觀察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進行示范加深孩子的印象。待孩子熱情高漲的時候開始繪畫。
課程示范
第一步:在黑色卡紙上繪畫出小麥的麥粒。
第二步:添加其他的小麥注意位置要有高有低。
第三步:繼續添加其他的小麥等來豐富畫面,并注意位置關系。
第四步:添加小麥的莖部讓畫面更有層次感。
第五步:運用綠色繪畫出小麥的葉子部分豐富畫面的層次感。
第六步:運用白色的卡紙將邊緣刷上白色顏料拓印出小麥的麥芒部分。
第七步:運用綠色細頭勾邊筆繪畫出小麥葉子上的紋路。
第八步:添加彩色的小花進行點染。
第九步:拍撒白色的點點豐富畫面。
第十步:添加小昆蟲等使畫面更加生動。最后調整畫面,作品整體完成。
設計意圖:這首詩歌短小精悍,讀起來朗朗上口。詩歌用生動形象的小動物形象,用擬人的手法,用對話的形式告訴了孩子們,遇到事情和困難要自己去嘗試、積極的面對,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因為中班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如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生活自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在突飛猛進地發展,他們更需要外界的精神支持和鼓勵,讓他們獨立、放手的去嘗試,為大班各方面能力
進一步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
本此活動教學方法是:一是結合中班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以故事方式,引導幼兒猜想詩歌內容,進而導入詩歌名稱;二是運用圖譜兒歌展現詩歌結構,讓幼兒很快熟悉詩歌內容;三是組織幼兒分組朗誦模仿不同角色對話,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四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遷移并提升生活經驗,明白不依賴成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嘗試,也可以獨立學會本領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角色對話,初步模仿不同角色的語氣,體驗兒童詩的情趣。
2.知道遇到事情要自己獨立的嘗試才能獲得成功。
活動準備:
詩歌圖譜(小猴、小鴨、小鷹、果樹、池塘、大山)、配樂詩、山、池塘、樹的場景布置,小猴、小鴨、小鷹、猴媽媽、鴨媽媽、鷹媽媽的胸飾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譜引入詩歌名稱,猜想詩歌內容。(老師和孩子的互動中可以用詩歌中的語言回應幼兒)
師: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樹上的果子熟了,小猴子和媽媽來到果樹下,小猴想吃果子,他會對媽媽怎樣說?(對了,小猴說“媽媽我要吃果子)媽媽會怎么回答(媽媽說:樹上多著呢,自己去摘吧)?這樣,小猴學會了什么本領?(暗示,爬樹)
師:天氣真好,鴨媽媽帶著小鴨來到池塘邊,小鴨想洗澡,它會對媽媽怎么說呢?猜猜媽媽又會怎么說(媽媽是這樣說的)?這樣,小鴨子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鷹媽媽帶著小鷹大山下,小鷹想知道山那邊有些什么,它會怎么問媽媽的?媽媽會帶它去還是讓它自己去?(對了,媽媽說。。。),這樣,小鷹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老師把這幾個故事編成一首詩歌,名字叫《自己去吧》,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學習朗誦詩歌。
1.完整欣賞詩歌,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里有哪些小動物?他們都學會了什么本領/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動物寶寶們是怎樣對媽媽說的?(讓幼兒帶著目的欣賞)。
2.再次欣賞詩歌,引導幼兒掌握動物媽媽和寶寶們的語言。
以游戲的形式學習動物媽媽和寶寶的對話。(老師分別出示小猴子、小鴨子、小鷹圖片與幼兒互動)
(1)學習動物寶寶對話。游戲一“看誰學得對”
指導語:你聽清了動物寶寶對媽媽說的話嗎?大家來玩游戲“看誰學得對”,你們來當小動物,老師當媽媽,我指著哪只小動物,你就變成這個小動物,還要用詩歌里的話對媽媽說。(這一環節老師可提示幼兒)
小猴說。。。。,小鴨說。。。。小鷹說。。。。。
(2)學習動物媽媽對話。游戲二“我來當媽媽”。
指導語:你們太棒了,如果請你來當媽媽會嗎?
幼兒當媽媽,教師當動物寶寶,在互動中完整欣賞詩歌。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