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6 09:25:2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教案
教材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學生新接觸的內容,掌握這個知識對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掌握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是從靜態的前、后、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為數學概念則是第一次和學生見面。因此本課教學應從大量感性、直觀的生活實例入手,讓學生在以往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知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征,然后通過觀察思考,操作驗證的學習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為今后學習平行線和推導基本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等幾何知識作鋪墊。
對象分析:
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只是不知道這兩個專門術語,也不會有意識地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教學應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景中引導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特點,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本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他們觀察圖形的平移常常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的觀察,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并能正確判斷圖形的這兩種變換。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
2、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初步滲透變換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在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的基礎上會區別這兩種現象。
2、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并能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難點:
1、能正確判斷方格紙上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2、在方格紙上按要求畫出簡單平面圖形平移后的圖形。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平移”和“旋轉”的卡片,學生實驗用的方格紙,小房子紙片,學生畫圖用的練習紙。房子移動的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1、師:同學們,今天有很多老師來跟我們一起上課,你看他們多關心我們呀!那上課之前我們應該向他們干嗎呀?那現在聽老師的口令:向后轉,問好。
生:老師好!
2、師:多么熱情的問候啊。那剛才你們都做了那些運動呢?
生:向后轉……
師:其實,人的生命就在于運動,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也都在運動,只是運動的方式不同,下面請大家欣賞幾個物體運動時的畫面,大家邊看邊思考:它們是怎樣運動的?同時呢,大家一起模仿物體運動時的樣子,準備好你們的小手!
3、教師:請看大屏幕。(出示圖片)。
學生用手模仿。
4、師:非常好,從剛才同學們運動的小手中老師看到了你們學習的激情。
提問:它們的運動一樣嗎?(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那請同學們根據運動方式的不同,將它們分類。先互相說說。
學生同桌交流討論。
5、請學生說分類的結果,并說說分類的理由,建立平移和旋轉的表象。
師:你為什么這樣分類?
生:把纜車、電梯、窗戶分為一類,因為它們都是直直的運動的,而飛機的螺旋槳、風車是旋轉的。
生:我們把轉動的東西分為一類……
師:大家跟這位同學一樣嗎?(一樣)你們觀察真仔細!那請大家把掌聲送給這位同學,同時也送給你自己。
6、教師小結:像剛才這些直直的、平平的移動是平移現象(出示卡片“平移”);而像飛機的螺旋槳、風車、旋轉椅這樣轉動的現象是旋轉現象(出示卡片“旋轉”)。
7、讀課題:平移和旋轉。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按照運動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類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觀察、對比等思維過程,能對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了解得更深刻,初步形成了比較清晰的表象。】
7、師:聽說大家的模仿能力都很強,那你們能分別示范一個平移和旋轉的運動嗎?可以借助其他事物。
(請孩子們靜靜地想一想物體平移的時候是怎么動的,旋轉的時候又是怎么動的。)
8、想好的同學站起來做一個平移的動作。學生出來展示時,其他學生觀察歸納平移的特征:物體平移后,它自己的方向和大小都是沒有改變的。
學生示范平移運動。
提問:物體平移后,它的方向和大小有沒有變化?
生:沒有變化。
9、再示范旋轉的運動。
師:那物體旋轉時,又有什么特點?
生:圍著一個點在轉動……
10、師:你們真會學習,那下面來判斷哪些現象是平移的,哪些是旋轉的?你們有信心嗎?(做練習十的第三題)
師: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希望你們用語言和手勢很快的告訴老師。小手準備好了嗎?
11、真不錯,那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是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呢?舉例說說。
生:火車、上升時的火箭、左右移動的門……是平移現象,方向盤、水龍頭……是旋轉現象?!驹O計意圖:讓學生做一個表示平移和旋轉的動作,實際上是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讓他們用獨創的形體語言來表示這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征,從中獲得積極的體驗,充分感知這兩種運動方式。通過操作、判斷和發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幫助學生更深刻、更準確地理解概念,并能正確地區分幾何空間中的這兩個數學概念的特征,從而突破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困難。
二、動手操作,驗證猜想。
老師今天帶來了兩位朋友,紅螞蟻和黑螞蟻,它們也在運動。請看大屏幕。
(1)引入小故事:《螞蟻搬家》(視頻課件,師:它們在房子的一前一后搬房子。)
(2)請學生猜想:哪只螞蟻走的路長一點?
生:……
師:為什么數紅(黑)螞蟻走的格數?
師:真會動腦筋,也就是找出它的對應點。
師:那老師又有疑問了:房子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幾格呢?你怎么想的?
讓學生在黑板上演示。
①引導學生找平移前后的對應點。
②小組合作完成,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猜想。
③學生匯報驗證方法和結果。(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
④回顧數方格的方法,優化學習方法。讓學生直觀地感知小房子的平移過程。
(5)小結:由于平移的過程中,圖形中每個點都向同一個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所以要知道圖形平移了幾格,只要找出對應點,數一數兩點之間有幾格就行了。
【設計意圖:用小故事引入,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通過操作驗證,讓學生知道物體平移的過程中,它的每個點走過的距離都是一樣的。知道物體平移了幾格,可以抓住特征點,數一數兩個對應點之間有幾格就行了。讓學生大膽猜想,并親身動手驗證猜想,目的是避免學生誤認為兩幅圖之間的距離就是平移的距離?!?/p>
三、實踐體驗,鞏固提高。
1、課本第43頁練習十的第1題。
(1)師:仔細觀察,說說是哪只船?你是怎樣找的
生:平移的方向。
生:找一個對應點,數移動的格數。
……
(2)師:其它兩只為什么不是?
生:一個是移動的方向和距離都錯,另一個是移動的距離錯。
小結:我們在對物體平移時要注意移動的方向和距離,而距離就要通過對應點來確定。
2、(課本第43頁練習十的第2題。)畫出小梯形向上平移3格后的圖。一學生出來投影展評。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畫在這個位置?
生:向上,找到一個點,
生:數方格找到其他對應點。再把每個點按原來的樣子連接起來。
3、畫出小梯形向左平移8格后的圖。一學生出來投影展評。
師:你是怎么想的?為什么要畫在這個位置?
生:……
學生獨立動手畫一畫,投影評價。
小結:我們要畫出平移后的物體時,先確定好每個點平移后的位置,再把每個點按原來的樣子連接起來。
4、(課本第44頁練習十的第4題。)下面那些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把它們圖上顏色。
(1)師:那些魚可以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
(2)師:為什么其他的不能通過平移與小魚重合?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親手去移一移,再一次落實讓學生感知平移的過程。通過判斷物體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格和動手畫一畫,鞏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發展學生的平面空間變換觀念?!?/p>
五、自我評價,總結內化。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自己學得怎么樣?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一個反思和回顧的平臺,讓學生學會把握知識的要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傾聽中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為今后改進課堂教學獲取更多的信息?!?/p>
教師整節課的總結:確實,平移和旋轉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也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例如美術家,利用平移和旋轉畫出了美麗的圖案;舞蹈家,利用平移和旋轉跳出了優美的舞蹈;工程師,利用平移和旋轉創造了許多偉大的奇跡。
這是一個講述一個小姑娘用七色花的故事。
一個小姑娘叫珍妮,一位老婆婆給她一朵七色花,每個花瓣可以許一個愿望。珍妮許了許多愿望,有玩具、花瓶、到北極探險……但是,她沒有找到快樂。最后,她幫助了一個瘸腿的男孩,男孩的腿好了,他們一起玩得很開心。珍妮非常善良,如果她不幫助男孩,那么他不快樂,自己也就不會快樂了。我們要幫助別人,別人快樂了,自己也就快樂了。
《七色花》這本書為二年級下冊必讀書目,本書選入了蘇聯作家瓦.卡達耶夫的《七色花》、薩·馬爾夏克的《十二個月》、俄國作家普希金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每個故事前編有“閱讀指導”,引導學生熟悉內容,初步了解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書中的三個蘇聯童話有著活靈活現的形象、扣人心弦的情節、耐人尋味的故事,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以及濃厚的魔幻色彩,極大地發展了孩子們的審美趣味。
《七色花》作者為蘇聯作家瓦·卡達耶夫,該故事于1948年拍成同名動畫片。瓦·卡達耶夫(1897—1986),蘇聯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時間呀,前進!》《團的兒子》等。他的童話《七色花》(1940)多次再版,受到廣大兒童和家長的喜愛,成了童話中的經典作品。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故事。
故事情節(簡單明朗,卻趣味盎然,引人入勝)。
故事的主要內容,故事的主人公珍妮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了一朵可以實現愿望的七色花。為了試試七色花靈不靈,使用了黃色花瓣,讓她帶著面包圈回家;第二次是打碎了媽媽的花瓶怕挨吵,使用紅花瓣讓花瓶完完整整地對在一起;第三次是給小伙伴們較勁,使用藍花瓣到北極,第四次是北極太冷了,為了馬上回到院子里使用了綠色花瓣;第五次是羨慕別人的玩具,用橙色花瓣叫世界上所有的玩具都歸自己;結果所有玩具都朝珍妮家走來造成了混亂,珍妮只好使用了第六片紫色花瓣讓玩具都趕快回到商店里去;前面六次許愿,珍妮都是為了自己,或者是為了彌補錯誤,或者是為了炫耀,或者是為了自己的私心。
當只剩最后一片花瓣時,珍妮把美好的希望給了跛腳的威嘉——讓威嘉健康起來。每一次愿望的實現,都預示著下一次許愿的來臨。故事的內容非常符合孩子的心理,書中的許多內容總會喚起讀者曾經熟悉的一幕:做錯事害怕被大人責罵、與看不起自己的伙伴較勁、渴望別人的玩具……好像我們就是書中的珍妮,非常引人入勝。
不是很多,按教案來。
案例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待教學的結果--某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應和教師的感受,解決了哪些問題,未解決哪些問題,有何遺憾、打算、設想等。
以“問題”為主線,有矛盾、沖突甚至“懸念”,能引起讀者興趣和深入思考。回答,春天來了,同學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了嗎?大家認真閱讀課文,看看細心的你還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
{!--PGC_VIDEO:{"vposter":"https://p3-sign.toutiaoimg.com/mosaic-legacy/666f00087b3f662cf81f~noop.image?x-expires=2003414818&x-signature=8GkaU7uTmsEvz%2F3IxGdrxAReYJ0%3D","vid":"9156d095553b4d71897776edd9d627cf","type":"UGC","upload_id":"9156d095553b4d71897776edd9d627cf"}--}
小學語文名師課堂:《美麗的武夷山》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教學視頻加教學設計執教教師:吳楠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
本課參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榮獲教育部優課獎項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字,會寫7個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4.感受武夷山山水的奇秀美麗,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感情,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難點:
理解游武夷山“入詩入畫”的感覺。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初識武夷山。1.同學們,又到了我們課前語言訓練的時間啦!大家掌聲歡迎生1!
傳說古代的長壽老翁彭祖居住在此山修行,與他一起修行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一名鏗武,一名鏗夷。彭祖880歲的時候,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囑咐兩個兒子要為百姓造福,于是他們開山挖河。人們為了紀念鏗武和鏗夷,就各取其名字中的一個字,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名錄》。真是見多識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武夷山”。
2.板書課題,齊讀。
二、整體感知,學習字詞。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2.學習詞語:
(1)帶讀詞語:險峻、古樸、通過、風景、爬山、入詩入畫。
(2)武夷山福建省西北部練習說一句完整的話。
三、整體把握,理清脈絡。詞語咱們學的都很不錯,相信接下來的課文學習也會十分精彩!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都寫了武夷山的哪些景物?小聲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到最能概括山特點的詞語把它圈出來。
2.交流匯報。
(1)板書:山水
(2)山的特點:奇特險峻過渡:從哪句話看出山的奇特?(生1找)
四、深入閱讀,體會特點。(一)想象讀,感受山奇特險峻之美。1.奇特
(1)請你讀出三十六峰的奇特。
三十六峰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生4,師引導朗讀。)誰能像剛才幾位同學一樣,讀出完整的一句話。(聽了你的朗讀,老師眼前好像真的出現了這些造型奇特的山峰)齊讀試著把它背下來?。ㄌ袅耍。?/p>
(2)武夷山的三十六峰可不是指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三十六座造型各異山峰的總稱。除了文中的山峰,老師又請來了一些,快來一起欣賞,請你們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這些山峰都像什么?(觀察準確,想象才能合理)
先散著說像。。。;難度加大,說一句完整的話,誰來試試?(先同桌之間說一說,再找生2說一說)
(2)只有大王峰險嗎?從哪知道的?“最險”。
(3)大王峰有多險呢?
○1出示補充資料大王峰海拔530米,有一百多層樓高。上寬下窄,四周懸崖峭壁,僅南壁有一條直上直下的裂縫,寬僅一尺多,中間鑿石階,可順石階而上。裂縫越高越窄,有的地方游客需要手足并用而過。明代徐霞客稱大王峰這條路是武夷山三大險境之一。
○2把你對資料的理解讀出來。生1生2評價(“最險”)評價到位,相信讀的也會很棒!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讀?。ū常╇y度增加!
3.回讀二段,體會寫法。聽了你們的讀書,老師也想跟著大家一起朗讀!你們為我選擇要讀的句子,但是一定要有理由!
師生合作朗讀:師:武夷山造型奇特,山勢險峻。生:。。。。引導學生體會第一句概括介紹,第二句話具體寫。
(二)欣賞讀,體會九曲溪清澈平靜之美。
(1)剛剛抓住山的兩個特點來學習,你會用這種方式學習么?學習單
(2)生1展示(找的準確,畫的完整)
把你的答案說給同桌聽并評價,出現問題及時改正!
(3)誰再來展示?
生2
請你為大家讀一讀(為你點贊?。?/p>
(4)一起把對九曲溪的喜愛讀出來!
(三)個性讀,體驗悠閑和諧之美。來到武夷山游覽,我們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樸的竹筏上游覽如畫般美景。
1.現在咱們就乘坐竹筏,請先認真觀察下列詞語出現的速度,模仿著把它們讀出來:認識疊詞:緩緩、徐徐(真是會用心觀察、體會的孩子?。┑?段中還有一些這樣的詞語,能像生1那樣把詞語讀出來么?生1讀
2.標紅“入詩入畫”。帶著這“入詩入畫”的感覺,讀最后一段。(找2生)相機畫圖。聽著同學們入情入境的朗讀,老師也不禁想到一句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蹦氵€能想起哪些詩句?
五、寫字指導書寫“最”(書寫正確;美觀)六、升華情感,拓展學習。做個小導游,回家向爸爸媽媽介紹武夷山,要說出武夷山的特點。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