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時間:2024-02-06 18:33:12來源:本站整理點擊:
1、教師上課放的不夠開。
2、教學環節過渡不夠自然。
3、朗讀過程中,對每次朗讀應提出不同的要求。
4、教師語言不夠精煉。
5、對與多媒體課件環節的相接不夠熟練。
改進措施
1,多聽優秀教師的的課。
2、注重基本功的訓練。
3、上課前要吃透教材。
4、多看優秀視頻,學習先進經驗。
5、多和優秀教師交流,提高課堂效率
活動目標
1閱讀《我的幸運一天》,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張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風格。
2表演故事情節,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意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和感受。
活動準備
《我的幸運一天》大書一本,狐貍頭飾一個,《動物狂歡節》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欣賞閱讀
1教師出示大圖書,引入課題,激起幼兒閱讀的愿望。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掀開遮在書上的布)。
師:你們看到過這么大的書嗎?
2閱讀前和幼兒交流,提出閱讀要求。
師:這是一本故事書,里面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一會兒我們一起來看,看完后你覺得哪里特別有意思,特別好玩,就提出來和小朋友一起交流和討論,好嗎?
3和幼兒共同欣賞閱讀。
教師以生動的角色語言,并借助精彩的畫面讓幼兒感受故事情節。
(環節點評:這一環節中有兩個突出的地方,一是把書完整地展示給孩子,從封面到封底。不加教師的任何引導性、提問性語言,這樣可以讓孩子完整地感受作品。二是借助教師生動的角色語言和精彩的畫面,刺激幼兒的視覺和聽覺神經,把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傳遞給孩子,使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以達到更好地融入作品和感受情節的目的。)
4與幼兒共同討論、交流、經驗。
師:你認為這是誰的幸運一天?為什么?
師:你喜歡書中的哪一頁?為什么喜歡?
(環節點評:這個環節好比是藝術畫中的“留白”?!澳阆矚g書中的哪一頁?為什么喜歡?”拋出這樣的問題,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生成的空間,孩子可以自由地和別人分享他的感受和經驗。教師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回答,也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經驗。這一環節對于教師是個挑戰,因為教師事先無法預料到孩子會怎樣回答,會是怎樣的反應,只能憑自己的去組織這個過程。)
5簡要向幼兒介紹作者和譯者,讓幼兒以掌聲感謝他們。
師:這本書是一位叫的日本女藝術家寫的。她把這本書送給所有喜歡看圖畫書的小朋友。還有一位叫的,把這本書翻譯成,讓我們小朋友能看懂,謝謝他們。(鼓掌)
二、游戲互動
1表演故事中的一段情節,進一步理解和感受。
一位教師扮演狐貍敲門,一位教師扮演,根據故事中的對話和情節。在的音樂聲中表演按摩。
2和幼兒一起討論剛才的表演,進一步明確按摩的要求和順序。
師:剛才我們表演了書中的哪一段?先按摩哪里,再按摩哪里,最后按摩哪里?是怎么說的?狐貍是怎么做的?
3幼兒互相分角色表演故事情節,感受幽默和快樂。
一組幼兒扮演,一組幼兒扮演狐貍,互相表演按摩情節。
教師適當地進行語言提示,如:小豬要求狐貍重一點,狐貍越來越累的樣子。
(環節點評:孩子們在歡樂幽默的音樂中體驗愉悅,而且把角色都扮演得淋漓盡致,包括小豬的語言,狐貍累的神態、動作,直到最后倒下來都表現了出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三、結束活動
狐貍按摩累了倒下了,教師帶著小豬拿上小甜餅輕輕地離開。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室的圖書角里放置小書,讓幼兒自由閱讀。
2表演區里增加關于《我的幸運一天》的故事表演道具。供幼兒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1突顯文學作品的審美功能。本次活動以感受作品為重點,整個活動圍繞幼兒感受而展開。無論是硬環境(圖書、音樂),還是軟環境(教師的語言、神態),處處洋溢著作品的內外美,讓幼兒視聽結合,多次感受。
2與幼兒平等地交流。每個環節中,無論是提問,還是與幼兒的交流,教師始終與幼兒處在同一地平線上,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回答,而且每一次的提問都出自于雙方自然的對話,使整節活動少了教師機械講授,多了輕松與自然。
3提問中拓展幼兒的思維。在設計提問時。教師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讓他們大膽表述自己內心的感受。這也是新《綱要》精神的體現: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引起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2.通過畫螺旋曲線使幼兒加強對筆的控制力。
3.鼓勵幼兒大膽用螺旋曲線進行添畫并涂色。
活動準備:
1.創意繪本、油畫棒人手一份。
2.教學VCD、繪畫范例大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請幼兒觀看動畫片,引導幼兒說一說:小蝸牛喜歡和爸爸一起散步,散步的時候能遇上好多的朋友。小朋友,請你說說他們都碰上了誰?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請幼兒將書翻到“蝸牛的殼”這一頁,說說這幅畫上是誰?一共幾個?他們在做什么?蝸牛少了什么?
教師情景提示:小蝸牛的房子怎么不見了,他都快急哭了,讓我們把小蝸牛的房子添上,好吧?
3.教師邊念歌謠邊在繪畫大圖上示范蝸牛殼的畫法。
歌謠
蝸牛殼圓又圓,里面的線兒轉圈圈;
小小房子真好看,我把顏色填一填。
4.請幼兒在自己的書上添畫蝸牛殼,并對畫好的蝸牛殼用油畫棒涂色,老師巡回指導。
5.請幼兒互相展示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游戲:快樂的小蝸牛。
提示: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三只小蝸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房子。他們的房子都很漂亮,他們非常高興,又在一起快樂的唱歌跳舞了。讓我們來扮演快樂的小蝸牛,手拉手跳舞,好嗎?
一,教學目標,教幼兒??要拿不屬于自己的物晶,教幼兒愛護樹木,愛護環境。
二,教學準備,電腦,教具。
三,教學過程,1,給小朋友放小豬門前的蘋果樹的視頻。2,提問,為什么小豬不摘蘋果樹上的蘋果呢?小朋友思考后回答,因為蘋果不是小豬的。3,教育引導孩子,我們要象小豬那樣,不拿別人的物品。蘋果結滿蘋果多么漂亮,小朋友要愛護樹木和環境。
識字教學中,王老師能形音義統一,以形為主;認讀寫結合,以認為主。為讓學生會正確地認識所學的生字,教學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生字的字音、字形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探求規律,掌握方法。
字音的正確認讀,讓學生關注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問題,注意小學生難以讀準的三拼音節,辨析容易混淆的同音字。
字形的識記,讓學生仔細觀察字形結構,合作交流,在老師的點撥引導下歸納識記方法。
學小猴蕩秋千教案是一篇優質課教案,首先,從教學目的上來說,老師就規定了這節課,讓大家學習游戲活動,學小猴蕩秋千,并且注意這些活動的安全內容講課分析,老師把薛小猴蕩秋千這個游戲活動的方法,步驟一級,在每一個動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各種安全問題,在黑板上,一條一條列出來,給孩子們進行了講解分析,要求孩子們在做這項活動的時候,嚴格按照程序杜絕安全事故發生,并且能夠完成整個游戲活動的過程,課堂反饋對于做的比較好的組老師進行表揚對于做的不好的組讓他們進行更正,最后都能完成這項游戲活動
我在小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這節美術課,當時是讓同學如何在有限的工具內把一張正方形的卡紙剪成最圓(具體什么工具不記得了,只記得有直尺和筆)。
最后美術老師公布的答案是用直尺和筆在正方形上畫對角線找出中心點,然后用筆插在中心點上將正方形旋轉起來就形成了最圓的圓。那節課至今還印象深刻的說~~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搖籃網〗 版權所有 備案號:滇ICP備2022004586號-57
聲明: 本站文章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 如有異議 請與本站聯系 本站為非贏利性網站 不接受任何贊助和廣告 侵權刪除 478923@qq.com